上天入海,看我幾大招鎖定非法捕撈
第一步:識別船隻身份信息
海上調研不到一個月,「希望」號已經在海上遇到了200多艘工業漁船。說是「遇到」,很多時候其實距離非常遠,那要怎麼知道這艘漁船的具體信息呢?我們用到的第一個工具就是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簡稱AIS。
「希望」號上的雷達裝置,屏幕右側密密麻麻的信息都來自於AIS。? Pierre Gleizes / Greenpeace簡單來說,AIS由基站和船載設備組成,通過GPS將漁船的各類信息推送給海上航行的船隻。用《七龍珠》打個比方,AIS就像是「希望」號上的「戰力探測器」,藉助AIS系統和雷達,我們可以收集到過往船隻的位置、速度、航向等信息,進而可以確定船隻的國別、類型、長度等。
AIS最初的作用是幫助海上航行的船隻了解周圍的船隻情況,以便與對方取得聯繫或者及時避讓,以保障船舶安全。對我們來說,AIS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船隻信息,並判斷其是否是我們的調研對象,再通過更有針對性的觀察,我們就可以判斷其行為是否合法合規。
那怎麼判斷呢?舉個例子,在調研期間,我們就曾觀察到一艘船在當地小漁船專屬海域航行。通過AIS系統的幫助,我們確定這是一艘土耳其籍的工業漁船,並且正在這一海域捕撈作業,跟小漁民搶資源。顯然,這就是一個明確的非法捕撈行為。
第二步:360°無死角觀察漁船行為
在明確調研對象之後,我們還會對漁船做更細緻的觀察,我稱之為「上天入海」式的觀察。
所謂「上天」,是指無人機和直升機。這兩個工具可以幫助我們從「上帝視角」觀察和記錄漁船在海上的作業情況。
「希望」號調研期間,幾乎每天都會出動直升機在海面上巡航。直升機可以在短時間內「掃描」整個海域,在發現調研目標之後再通知「希望」號前往特定的位置,這就大大提升了調研的工作效率。之前講過益豐8-10號漁船的非法行為,就是通過直升機巡航發現的。
巡航結束的直升機正在船員的指引下在「希望」號甲板上降落。? Pierre Gleizes / Greenpeace
相比大塊頭的直升機,我負責操作的無人機就靈活得多。在海上操作無人機可比想像中難多了,如果無人機飛出一定範圍,實時同傳圖像在茫茫大海中沒有參照物,是很容易飛丟的。直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生這樣的「悲劇」。無人機作為人眼視線的延伸,幫助我們記錄了不少珍貴的漁船作業影像資料。
無人機拍攝中國漁船作業情況結束,平安返回「希望」號。? Pierre Gleizes / Greenpeace
所謂「入海」,指的是「希望」號配備的水下無人潛水器(Remote Operated Vehicle),簡稱ROV。ROV就像一個自帶潛水功能的超大號GoPro,通過它就可以觀察海面以下的情況。不僅如此,這次在西非,ROV還意外幫助「希望」號解決了一次航行故障。
綠色和平調研船上的ROV在水下「行走」和拍攝,機器人既視感?? Gavin Newman / Greenpeace
西非海域有超過700艘大型工業漁船和數不清的小漁船,這些漁船帶走了豐厚的漁獲,同時留下了大量的垃圾。其中最可怕的要數散落在海中的廢棄漁網。這些漁網不僅難以降解,還有可能掛住來往船隻的引擎,從而造成機械故障。「希望」號就在航行中不幸被一隻廢棄的漁網纏住了螺旋槳,通過ROV進行水下勘測後,才由潛水員及時排除了故障。
不僅影響船隻航行,廢棄的漁網也會纏繞途經的海鳥? Pierre Gleizes / Greenpeace
第三步:遠看不夠,還要近距離地看
為了更仔細地觀察和記錄漁船在海上的作業情況,我們會嘗試儘可能近距離地接近我們的觀察目標,甚至嘗試跟目標直接溝通。這時候,快艇就派上了大用場。
「希望」號一共有5艘快艇,其中有兩艘小艇最常用。我最常乘坐的是其中一艘「又黑又壯」的快艇,我們叫它Rhino「犀牛」。
「希望」號在海上發現一隻疑似被兼捕的海豚屍體,我的同事乘坐「犀牛」近距離觀察和記錄。? Liu Bolei / Greenpeace
「希望」號上裝備的快艇雖小,卻五臟俱全、功能性十足。在氣候條件良好的情況下,這些快艇的航行速度可以達到航速30-40節(約55-74公里/小時),是大多數漁船全速前進速度的2-3倍。艇上配有多頻段無線電與「希望」號時刻保持聯絡,也備有GPS系統和衛星電話,保證小艇上即使離開「希望」號的無線電範圍,也能及時與「希望」號取得聯繫。
有了快艇的幫助,我們就能儘可能快速地接近調研對象,甚至追蹤非法捕撈行為;同時快艇也讓我們在海上的活動更加靈活,提供了更多的視角去觀察和記錄海上發生的一切。
我乘坐「犀牛」號小艇在海上採集被工業漁船丟棄的海魚樣本。? Pierre Gleizes / Greenpeace
其實還有一步:即使再進步,最關鍵的還是人
46年前,綠色和平的第一艘船「彩虹勇士」號前往Amchitka島阻止核試驗,那時候船上可沒有這些技術手段,憑藉的更多是一腔保衛環境的熱忱之心。46年後,有了技術的加持,「希望」號的海上調研已經變得更加高效:調研一個月以來,我們已經在海上遇到了近250艘工業漁船,並對他們的海上作業進行了詳細的數據和影像記錄,這些資料都將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西非海域的漁業情況,以及如何才能更好的保護這片海域的資源。
但不管技術手段如何進步,在第一線見證環境問題,以直接行動帶來積極改變,都將是綠色和平不變的使命。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