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看古代文藝青年都在玩什麼|【南宋】劉松年(款)《十八學士圖》

7世紀的初唐,實在是中國歷史上最令人揚眉吐氣的一段時光,630年唐將李靖破突厥,唐太宗李世民被四夷君長推為「天可汗」,當日高祖李淵已退位為太上皇,仍在凌煙閣置酒慶賀,高祖自彈琵琶,太宗則當眾起舞,這種歡樂場面在中國歷史上可謂絕無僅有。大唐的文治武功,無不達其極。當時「東至於海,南及五嶺,皆外戶不閉,行旅不齎糧,取給於道路」,最為歷來史家所艷稱。

大唐的興盛固然有多種主觀與客觀上的原因,但有一點不可忽視,即在中國的歷代王朝中,唐代的知識分子政策極為優遇寬鬆,極大地調動了知識分子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唐太宗崛起於兵戈之間,他深知能在馬上得天下,但不能在馬上治天下,故在大唐王朝建立後,積極地羅致文士,隋朝在漢代以來已廢棄的九品中正制度的基礎上,設講士,明經二科以取士,唐朝更大力推行科舉制度。科舉制度使士人有憑個人才能得以晉陞的機會,所謂「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士人不必再像漢代那樣求推舉,不必再像南北朝那樣由門戶高低來決定一生的命運,個人才能已在某種程度上得到統治者的重視,因此,士人的潛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揮。

十八學士圖

南宋,劉松年(款)

手卷,絹本設色

44.5x693cm(畫芯尺寸)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據《舊唐書-褚亮傳》記載,唐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於宮城西開文學館,羅致四方文士,王府屬杜如晦、記室房玄齡、虞世南、文學褚亮、姚思廉、主簿李玄道、參軍蔡允恭、薛元敬、顏相時、咨議典簽蘇勖、天策府從事中郎于志寧、軍咨祭酒蘇世長、記室薛收、倉曹李守素、國子助教陸德明、孔穎達、信都蓋文達、宋州總管府戶曹許敬宗共十八人常討論政事、典籍,當時稱之為"十八學士"。後薛收死,補劉孝孫。此外,關於十八學士另有一說,即開元年間,唐玄宗於上陽宮食象亭,以張說、徐堅、賀知章、趙冬曦等為十八學士,命董萼繪像,以垂後世。不過一般言及十八學士,多以前說為是。

當時天下士夫,無不以入選為無上榮光。名之曰「十八學士登瀛洲」。瀛洲者,神仙之所居也,《史記-秦始皇本記》載:「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一登龍門,身價十倍。無怪乎當時的士人欽慕不已了。

此作品有印章數十方,畫卷後有歷代收藏鑒賞題跋。

《十八學士圖》畫卷描繪了宏闊的場景,或寫庭院通幽,湖石環襯,鮮花盛開,士人撫琴觀鶴於堂前,或界畫樓台遠近,層巒聳翠,曲水縈環。又有重樓疊閣,各抱地勢,廊腰曼回,亭橋卧波。樓閣、人物筆致細膩,樹石、溪山設色典麗妍雅。

皓皓乎若臨明月清風,盛宴賦詩於高台;

鬱郁乎若依亭遠眺,心存廟堂之高遠。

人物姿態豐富而生動:他們或潛心文治,或潑墨揮毫,或倚舷泛舟於水不揚波的漫漫江面,或嘯傲於溪山平遠之間。面對畫卷,人們不難於匆忙之外找出與古人相通的契合點,而這幅《十八學士圖》也就在人們驚嘆於它的高超技法表現的同時,也誘導人們經歷了一番審美的過程,並由此而得到心靈的感召。

開篇一位學士信步而來,身後的隨從包袱里裝的是什麼呢?古琴則太短,書箱又太長,棋盤也不用自備,應該就是拿來和大家一起觀賞的畫作吧。

果然,前面水榭內,倚欄閑坐的學士正在等他,身後那位已經開始揮毫落墨,旁邊兩位好友滿臉期待。也許十八學士中,「初唐四傑」之一虞世南和褚遂良之父褚亮這兩位書法家,還有「書傳竹帛,畫美丹青」的蘇勗就在這組人物中吧。

以畫開篇,讓人聯想到宋朝提倡繪畫的風氣。政府設立畫院機構,專門網羅、培養繪畫人才。酷愛繪畫的宋徽宗還將畫學納入科舉考試,分佛道、人物、山水、鳥獸、花竹、屋木六科,以詩詞做題目。如:

「野水無人渡」,「深山藏古寺。」

「蝴蝶夢中家萬里,杜鵑枝上月三更。」

讀書是私密的體驗,芭蕉、太湖石和大樹營造的空間狹小而安靜,兩位學士一個正在拈頁,一位捧書吟誦,自得其樂。

以屏風作隔,旁邊三人一組正在下圍棋,眼光全部緊盯著棋盤,正在思量著下一步該如何落子。喜歡這種殺伐謀略、考驗腦力的遊戲,沒準正是號稱「房謀杜斷」的名相房玄齡、杜如晦。

絲竹聲聲入耳,飲酒美食、觀賞歌舞也是雅集活動必不可少的內容。

最後一組人物正在撫琴。一人揣手端坐,低頭微笑,沉吟在美妙的琴聲中,另一人忍不住回首,顯然也是被琴音被吸引。

十八學士圖充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尚,所以畫面人物的衣著雖然還是唐人模樣,傢具器具卻處處流露出宋代的特徵。溫碗和酒注子、圓墩、抽屜櫥、高足坐具、表面鑲嵌石材的桌子都是典型的宋代器具。

整幅長卷是描摹得精妙入微的庭園景色,這正是劉松年擅長的界畫。界畫使用界筆、直尺劃線的技法,是中國繪畫很有特色的一個門類,主要用以描繪宮室、樓台、屋宇等,要求準確、細緻地再現所畫對象。

劉松年用琴棋書畫的人物雅事輔以工緻的樓台花石,把宋代文人士大夫的閒情逸緻描摹得絲絲入扣。琴棋書畫四藝是文人的精神寄託,琴棋書畫圖像也成為典型文人的符號、雅趣的象徵,歷代更迭下仍被傳承下來,反覆出現,是經典的中國元素、中國符合、中國美學的「源代碼」。

——劉松年——

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約1155-1218),南宋畫家

淳熙間(1174-1189)畫院學生,紹熙間(1190-1194)升畫院待詔

寧宗(1195-1224)時進《耕織圖》被朝廷看重,賜金帶

為「南宋四大家」之一

工山水、人物、界畫,師承李唐,畫風筆精墨妙,清麗嚴謹,設色典雅,界畫工緻

常畫西湖,多寫茂林修竹、山明水秀之西湖勝景

更多內容搜索關注 「每日一幅古畫」 微信公眾號

推薦閱讀:

跟小閑一起畫|萬聖節水彩小插畫
水彩畫入門第七期 色卡與水彩顏料的特性
如何解決臨摹能力高而創作作品很醜的狀態?
60天,專註而不放棄。我用畫筆填滿的不僅是畫布...

TAG:绘画 | 艺术 | 传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