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蹲,到底是廢膝蓋還是養膝蓋?
靜蹲,到底是廢膝蓋還是養膝蓋?
nn
最近遇到了好多膝關節問題的患者,但是無一例外,他們的大夫都會說:「回去加強加強膝關節周圍的力量,做一做靜蹲吧!」,於是乎,大夫教給了大家一個常見的靜蹲動作,但其中的原理好多朋友並不太清楚,只是覺得,只要能蹲著就好,並不在意動作的質量。
nn那麼,靜蹲有什麼好處呢?它的標準姿勢應該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這些小問題。
nn膝關節受力的生物力學分析
nn
在膝關節屈曲的過程中,隨著角度的變化,韌帶和關節內的受力也會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化(深蹲時最專業的膝關節生物力學受力分析 ),為此,我們在康復訓練中會根據剪切力和效果量的對比,來評價收益與風險的比值,進而確定訓練安排。
nn靜蹲的益處
nn靜蹲可以增加腿部整體的肌肉力量和耐力,對於肌肉質量、膝關節穩定性的提高也大有裨益,在靜蹲的過程中,由於腰背部靠牆分散了膝關節內部的部分壓力,故對膝關節的受力也沒有扎馬步那麼大,可以說是一個較為常規的動作。另外,由於髕骨輕微的撞擊髕股關節面,會刺激關節腔產生更多的滑液,給關節軟骨以潤滑、營養的作用。所以,靜蹲是一個「養膝蓋」的動作,並不像大家理解的那樣「廢膝蓋」。
靜蹲的正確打開方式
nn雙腿打開與肩同寬,腳尖朝前,下蹲時膝的運動方向與腳尖是同一方向,膝盡量不要超過您的腳尖,小腿的長軸垂直於地面。腰背部和頭枕部靠緊牆面,雙手抱於胸前,保持均勻呼吸,對於一般不太嚴重的患者,可以採用30度、60度、90度三種不同的蹲法,來逐一強化各個角度下的關節受力和肌肉力量,每次1-2分鐘,每天3-6組為宜。
nn這裡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膝關節問題所採用的下蹲角度有所差異。如果是嚴重髕骨軟化的患者,過大的角度(>90度)可能會增加髕股關節面的壓力;如果是早期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後的患者,30度左右卻是韌帶張力最大的位置;如果是半月板問題的患者,靜蹲的時間不宜過長。
常見錯誤動作:
nn
1.下腰部、骶骨部位離開牆面
nn
這可能會出現代償性的發力模式,做起來會覺得更加輕鬆;此時有部分小夥伴膝關節過於向前甚至超過了腳尖,膝關節的壓力瞬間加大;腰部的前突使得腰椎的後側壓力增加,腰部可能出現不適。
2.頭部和上背部離開牆面
nn此時一般多見於小夥伴們快要堅持不住、咬牙切齒的情況下,此時如果過度彎曲頸部和上背部,胸廓處於一種蜷縮的狀態,不利於充分的換氣,再加上咬牙堅持的憋氣現象,可能會導致大腦暫時的供氧不足,出現頭暈的現象。
nn靜蹲動作雖易,但是想要真正達到效果,需要不斷調整訓練計劃,評估個體的風險和收益,才可以事半功倍喲。
推薦閱讀:
※自我角度訓練與浩指導親自掰腿的對比,親愛的叉友,只要方法對了,你可以的
※關於訓練前滾泡沫軸的看法?
※常年伏案學習,感覺斜方肌異常緊張,甚至有時候感到有異常的酸痛,類似使用中頻的感覺,怎麼處理?
※運動康復的現狀與未來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