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淺談馬赫迪起義

19世紀是既是帝國主義不斷發展壯大的時代,也是各殖民地人民覺醒不斷抗爭的時期。例如在北非的蘇丹,就爆發了舉世聞名的馬赫迪起義。

埃及對蘇丹的覬覦

埃及總督阿里為征服蘇丹於1821年遣其子伊斯梅爾率師南征。初戰告捷,凱歌頻奏,埃及順利佔領蘇丹全境。然而,在埃及軍隊順利推進的另一面,是蘇丹人民的不斷抗爭。征服者伊斯梅爾就在兩年後被抵抗軍殺死於返會埃及的途中。

只不過,此時的蘇丹人民所面對的是被後世稱為「明君」的埃及總督阿里。蘇丹的抵抗並不能掩蓋自身實力與埃及軍力的巨大差距,更不能動搖阿里統治蘇丹的決心。

彼時的埃及所面臨的地緣環境及其惡劣——總督阿里既希望實現埃及的最終獨立,擺脫奧斯曼土耳其皇帝的控制,同時,也要面對英法等西方列強對埃及的殖民化進程。在多重外部壓力下,阿里除了在埃及推行改革之外,對蘇丹的擴張也成為他增強埃及實力的重要一步。

然而,埃及對蘇丹的統治並不等同於對蘇丹的妥善治理。埃及只是將蘇丹看作是可供掠奪的殖民地罷了。奴隸、黃金、人頭稅是埃及最想要的東西。有資料顯示僅在1839年,埃及就從蘇丹捕獲了20人充作黑奴。長期持續的奴隸貿易對蘇丹本土的生產力破壞極大,也招致了蘇丹人民對埃及統治的憤怒。

與此同時,埃及統治者將沉重的賦稅扣在蘇丹人民的頭上,使他們根本喘不過氣來。奴隸貿易在19世紀70年代後,因英國的介入而逐漸收斂,但是人頭稅的抽成,卻越發沉重。以至於在馬赫迪本人亦將人頭稅視為惡政之首。

在起義的布告中寫道,「他們不斷搶走你們的人,將他們帶鐐加銬,俘虜你們的妻兒,屠殺安拉保佑下的生靈。凡此種種,都是為了獲取人頭稅。儘管安拉及其使者並沒有指令他們收人頭稅,但你們不論老幼都無一倖免。」

開羅的非洲黑奴,攝於1864年

來源:Histclo

馬赫迪起義

埃及的殘暴統治無疑激起了蘇丹民眾的極力反抗。後世著名的馬赫迪起義無非是蘇丹人民不斷反抗侵略的延續罷了。自1822年起,蘇丹反抗埃及佔領軍的起義與暴動就不曾斷過。比較著名的有1823年於傑濟臘地區由達弗拉爾與伍德領導的稅收鬥爭。

1834年,在馬哈斯地區由馬克·巴黑特領導的起義。1865年由卡薩拉駐軍中的蘇丹籍士兵引發的反埃及兵變。以及其它一系列大小不一的抵抗運動,可以說,蘇丹人民的反殖民反入侵的運動一天都沒有斷過。

1881年的馬赫迪起義之所以著名,一方面是因為它的規模大,時間長。另一方面也是蘇丹人民起義過程中少有的勝利時刻。而馬赫迪其人,則自是另一段傳奇。

穆罕默德·艾哈邁德·馬赫迪肖像

穆罕默德·艾哈邁德·馬赫迪於1844年生於蘇丹北部地區尼羅河內漢納底格島上。七歲時,隨同伴一起學習《古蘭經》起,便醉心於伊斯蘭教法的學習。成年後,追隨素有名望的伊斯蘭教法學家穆罕默德·海爾為師,傾心鑽研。

而後又不斷遊學,歷訪各地的伊斯蘭名家。同時,他在途中也目睹了埃及對蘇丹的殘暴統治,對埃及官吏對蘇丹民眾的殘酷剝削,官場腐敗,以及各地的暴政憤恨不已。

1871年,馬赫迪來到喀土穆南部約150公里的阿巴島。他開辦學堂,修建清真寺,宣講伊斯蘭經典。他號召蘇丹穆斯林遵循《古蘭經》和《聖訓》,為安拉進行聖戰,以實現蘇丹人民的自由與尊嚴,建立蘇丹伊斯蘭民族政府。

不久,應者雲集而響應,迥然將阿巴島變為了反抗埃及統治的前沿陣地。其巨大的影響力當然也引起了埃及統治者的警覺。1881年,埃及駐蘇丹總督決意派兵抓捕馬赫迪。這一舉動也成為了馬赫迪起義的導火索。

1881年8月12日,嚴陣以待的起義軍在斬殺了前來抓捕馬赫迪的政府軍,亦成為了馬赫迪起義的正式開始。

在阿巴島的槍聲響起後,馬赫迪鑒於阿巴島地勢狹小,不利於起義軍的運動作戰及長期抗爭,將起義軍向蘇丹西部的卡迪爾山區轉移,建立根據地。1881年底,埃及當局向卡迪爾山區派重兵圍剿,接連被起義軍擊潰。至1882年9月,馬赫迪的起義軍已發展為一支15萬人的大軍。

身著典型馬赫迪起義服裝的蘇丹人,攝於1936年喀土穆

來源: G. Eric and Edith Matson Photograph Collection

隨著實力的增強,馬赫迪將戰略防禦轉向戰略進攻。在1883年初向蘇丹國內的第二大城市烏拜伊德進軍,並佔領之。此時馬赫迪的起義軍已經成為了蘇丹國內最強大的反抗力量,且風頭正盛,埃及駐蘇丹的軍隊對此毫無辦法。鑒於此,一直站在埃及總督背後的英國再也坐不住了。

英國的介入

英國對埃及的覬覦從19世紀早期就已經開始了,在阿里死後得以加速。英國在埃及最重要的利益便是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於1851年開始籌備,1859年正式動工,1869年正式通航,前後歷經10年。

這10年也是英國對埃及殖民進程與殖民程度不斷加深的10年。蘇伊士運河的開通,實際上已經剝奪了埃及的自主權,英國將其徹底併入殖民地只是時間的問題。

1882年是極其重要的一年,它是英國與埃及歷史的重要分界線。這一年代表了英國對埃及的正式統治。普通的代理人制度已經滿足不了英帝國擴張需要,唯有更直接的統治才是符合英帝國未來發展方向的道路。這也是英國資本主義發展的必然歸途——向帝國主義的轉型。

19世紀末期英國人正式對埃及實行統治

來源:Pinterest

蘇伊士運河開通後,埃及徹底淪為英國的殖民地。同時,亦繼承了埃及總督的遺產,將整個尼羅河流域視為英國的勢力範圍。此外,英國決心提出了名為「2C計劃」的國家戰略。

決心修建一條從開羅出發,至南非開普敦的鐵路,縱貫整個非洲。而蘇丹便是其計劃中的必要組成部分。而馬赫迪的起義軍則成為了其「2C」計劃的絆腳石。英國必欲除之而後快。

為了破滅起義軍,英國派遣希克斯率領一支由11000名士兵,14門火炮,500匹戰馬及用於後勤運輸的5500匹駱駝組成的遠征軍前往蘇丹,以期一戰定勝負。作為領兵之將的希克斯本人亦將此次軍事行動視為一場輕鬆的「旅行」,根本不把馬赫迪視為對手。

與希克斯的輕敵不同,馬赫迪本人對英國軍隊高度重視。在戰前採取了主動後撤,堅壁清野的戰略方針,使得希克斯的遠征軍在踏入蘇丹境內後就一直處於糧餉不足的狀態。

特別是希克斯的遠征軍進入蘇丹科爾多凡省正值蘇丹最乾旱的十月,根本找不到能夠供給萬人大軍的水源地。在持續的缺糧、缺水的狀態之下,希克斯的遠征軍實質上已經處於隨時崩潰的邊緣。

至11月,馬赫迪見希克斯軍隊士氣已降至極點,便於5日在希甘發動總攻,一舉擊殺希克斯,遠征軍已失敗告終。

遠征軍的戰敗,事實上已經預示著埃及在蘇丹統治的實質覆亡,只要拿下蘇丹首府喀土穆,馬赫迪就可以實現起義的勝利。然而,英國殖民者是不會甘願坐視蘇丹獨立的,隨後便派遣戈登前往蘇丹,再待新的遠征軍到來之前拖住起義軍。

英軍將領戈登

不過,馬赫迪亦非等閑,他把握機會,攜兵勢主動出擊,擊敗了東蘇丹地區由英軍司令貝克駐守的率領的3500人的部隊,接連佔領了紅海沿岸的糧倉陶卡爾和交通樞紐站辛卡特,切斷了薩瓦金至柏伯爾這條從紅海通往蘇丹內地的重要交通線。此時的蘇丹首府已經成為一座孤城,即便有戈登坐鎮也沒用。

1885年1月26日,喀土穆城破,戈登戰死。馬赫迪起義已見到了最終勝利的曙光。

不過,對馬赫迪來說,雖然勝利唾手可得,但起義之戰略思考與戰術行動都消耗了他太多的精力。攻佔喀土穆的成功,亦使他的身體達至體力之極限。

就在攻佔喀土穆五個月後的1885年6月,41歲的馬赫迪病逝。其副手阿卜杜拉繼承其遺願,成為起義軍的首領。1885年9月,馬赫迪國家成立。

馬赫迪國家最強盛時的統治區域

來源:Wikipedia

馬赫迪國家的崩潰

在馬赫迪國家建國之後,一方面爭取了贏得了蘇丹的短暫獨立,另一方面起義軍高層也迅速腐化。事實上,馬赫迪國家並沒能建立一套新式的國家政權,其國家構建仍然延續著千年來的部族傳統與伊斯蘭經典的教義。

馬赫迪國家仍舊是一個封建主部族組成的鬆散聯盟,上層建築的維繫仍舊靠著聯姻這一古老的血親方式,其統治方式亦與埃及總督並無不同,對底層的抽稅仍舊沉重,領內叛亂不斷。

而且,對新興的馬赫迪國家最為嚴重的威脅,正是內部的分裂。在馬赫迪死後,起義軍內部圍繞著最高權力,發生了一系列的內訌。可以說馬赫迪國家在其成立的伊始,就埋下了滅亡的種子。

在馬赫迪國家內部不穩的同時,外部情況亦發生變化。法國在非洲的勢力不斷增強,並提出了橫斷非洲的「2S」計劃,要修建一條從索馬利亞至塞內加爾的鐵路。為實現這一計劃,必然途徑蘇丹,並會切斷英國的「2C」鐵路。

不僅如此,英國國內還傳來了法國決定出兵蘇丹的風聲。英法在非洲的競爭激化,迫使英國決心加快對蘇丹問題的解決。

1896年3月,英國發布進軍蘇丹的命令。時任的英國駐埃及軍隊總司令赫伯特基切率領一支2.5萬人的遠征軍,由北向南,並通過鋪設鐵路以解決後勤問題。同時,步步為營,穩紮穩打,已避免陷入游擊戰的困境。

時任的英國駐埃及軍隊總司令Horatio Herbrt Kitchener

所以,雖然英軍進軍速度慢,但一直沒能給馬赫迪軍找到漏洞。直至1898年4月,英軍才主動出擊在阿特巴拉河地區與馬赫迪軍作戰。馬赫迪軍怎是現代化國家的對手,一戰擊潰。

1898年9月,英軍向馬赫迪國首都發動進攻,隨即攻陷之。馬赫迪政權已不復存在。至1900年1月,英國在蘇丹西部山區掃清了馬赫迪軍殘部的抵抗勢力,標著著持續近20年之久的馬赫迪起義徹底終結。

總結

蘇丹的馬赫迪起義之所以能夠名垂青史,首先是「倖存者者偏差」的影響。因為馬赫迪的起義軍非但沒能被絞殺,反而可以連破埃及與英國軍隊,並「改朝換代」成立國家,得以成為一個成功的反殖民案例,即便它的成功是短暫的。

其次,馬赫迪的起義本身的多面性與複雜性,也是它足夠吸引人的原因之一。一方面,它是一場蘇丹人民反對殖民的運動。既反對北非本土的埃及統治,也反對統治埃及的英帝國的殖民,帶有反帝反殖民的性質。

另一方面,馬赫迪起義也可歸於伊斯蘭「聖戰」的範疇。不僅馬赫迪凝聚人心,號召反抗,用的是伊斯蘭教原理。而且,就連「馬赫迪」三個字本身,在阿語中的本意是「被引上正道之人」,在伊斯蘭教中有特殊含義,常被引申為「救世主」。

最近一次引用「馬赫迪」一詞,而爆發的著名事件是1979年發生在沙特的「佔領麥加大清真寺事件」。因此,馬赫迪起義也可以看作是伊斯蘭國家內部之間的衝突。

最後,馬赫迪起義的失敗亦有其必然性。馬赫迪國家的短暫成立,是趁著西方列強無暇顧及而造就的。當西方列強緩過神來,用現代化的軍事力量可輕易將其摧毀。同時,由於馬赫迪國家本身並無更先進的理論武器,以及與現代工業發展相適應的社會組織與動員體系。

用伊斯蘭作為理論武器雖然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完成了戰略動員,並在對抗埃及地方官時顯示出了極大的戰鬥力,但是,在面對更為先進的西方列強的軍隊面前則毫無辦法。這也顯示出19世紀動用伊斯蘭教的理論動員能力終究無法與現代化的工業相抗衡。

今日主筆 蔣旭棟

推薦閱讀:

伊朗聖城旅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
【與六國反目,堅決擊沉入侵者】卡達酋長國海上武裝力量簡介
土耳其為何出兵敘利亞?
如何看待庫爾德人的獨立之夢?

TAG: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