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一水隔,XX兩洲間』dendendon(砸聖像):聖像破壞派(1)
壓力太大了,抽點時間出來更新一篇文章。
最近每天都哭我局的要美麗。
啊絕望感放辣椒。
我哭哭。
草。
好吧這一期我們暫時不講高級高加索,回到君堡(一瞬硬漢)
---------------------------------------------------------------------------------------------------------------------------
上一期我們大致提到了亞美尼亞痛苦不堪的中世紀,以及其如何一轉攻勢從阿拉伯人手裡奪回了自己的主權。
nnnn可能某些讀者會局的很奇怪,為什麼我專欄主題是東羅馬,在這裡卻花了幾期不斷的講高加索(並且還沒講完)。的確,屋脊一般的亞美尼亞高原與高加索山離東羅馬世界的中心有著一段不近不遠的距離,其命運則是與兩海之交的新羅馬緊密相連。這便是我們這一期要講的。
nnnn時間倒回到亞美尼亞被阿拉伯人干爛的時候。我們知道這時候的東帝國由於北部邊疆被侵蝕、整個黎凡特與埃及徹徹底底淪陷而元氣大傷,亞美尼亞本地的親羅馬勢力馬米貢家也被徹底根除,其後代遁入北部的伊比利亞與羅馬帝國境內。
nnnn不管後世穆斯林修史的時候多麼想把自己美化成「解放者」「弔民伐罪者」,當時帝國東部的居民並沒有太多感到這些善意。哈里發國攻破大馬士革之後的條約固然對於基督徒來說條件寬厚,但是這個條約對於穆斯林來說就是張廢紙,起碼根本沒有阻止哈立德大舉追殺按照合約從大馬士革撤出的羅馬老弱殘兵。
nn
(今日大馬士革)
穆斯林對於黎凡特與亞美尼亞的政府帶來了一個直接的後果,那就是大批大批的亞美尼亞人、敘利亞人、東方希臘人流離失所,四處逃竄。東羅馬帝國這時候作為並沒有淪陷的「解放區」,自然也承擔起了避難所的作用。於是東部前線的邊民們迅速湧入小亞細亞內部,更有甚者直接走到了希臘與巴爾幹,在愛琴海與黑海沿岸定居了下來。新的移民按理說有機會刺激帝國內部的經濟發展並且填充小亞細亞內部的空虛,不過他們卻又掀起了一波新的內部動亂。
nnnn今日的東方基督教世界教派繁多。亞美尼亞人大部分信仰合性論的亞美尼亞使徒教會,喬治亞人信奉正教會,而敘利亞、黎巴嫩地區則是各種基督教小教派的聚集地。敘利亞地區最大的基督教教會是東正教的安條克牧首區,除此之外還有合性論的敘利亞正教等。黎巴嫩的基督教則大多與羅馬教宗達成了共融,成為了東方禮天主教之中一支有著不錯影響力的教會:馬龍禮天主教會。除此之外,這裡還有無數其他我們甚至聽都沒聽說過的小教派,例如曼達教派(一支諾斯替宗教)等。如果時間往前面倒回一千五百年,這裡的情況和今日相差無幾,甚至還要更加複雜。之前的多次神學辯論與大公會議導致合性論教會與正統大公教會的分離,而黎凡特地區特有的各種宗教傳統又在這些小教會之上滋生。在東方根深蒂固的宗教傳統與思想之中,反對正教會的思想開始泛濫。
nn(聖像)
眾所周知,東羅馬禮儀的正教會/天主教會有一套非常神聖且瑰麗的體系,稱之為「聖像」Icon. 基督Khristos,聖母Theotokos,與聖人Agios的形象被畫在可以活動的木板之上,並且被賦予嚴格的神學理論意義以及正當性。(後面這一點很重要,因為不是所有的聖人畫、聖母像都可以被稱之為Icon,必須要嚴格的按照教會的規定一板一眼的來描繪)這種傳統長期存在於受希臘風影響的基督教禮儀之中,例如東羅馬禮,亞美尼亞禮,科普特禮等。這種行為在正教徒看來天經地義,但是在一些教徒眼中完完全全是在打偶像崇拜的擦邊球。而在帝國東部的教會之中,類似的思潮並不佔劣勢。隨著基督教政權在東部前線的失敗,這些信奉不同教義的基督徒大肆湧進了帝國主幹部分(這其中大量大量是亞美尼亞人與敘利亞人中的異端),並且由於整個帝國的頹勢,不光是這些對聖像敬禮不友好的基督徒,就連核心行省的人們也開始懷疑他們的主拋棄了他們,並且不約而同的將矛頭對準了聖像這一看似褻聖的宗教傳統。
nnnn於是,在公元717年,一位支持聖像破壞的皇帝在君士坦丁堡登基。利奧三世「伊掃利亞人」或是「敘利亞人」(Leonnho Isavros),其本人出生於亞美尼亞與敘利亞交界之處的科馬格尼(Commagene),從小在邊區接收到了來自於各種反對聖像人士的影響,自然對這種性質說不清道不明的敬禮行為抱有很大的敵意,這種敵意在其上任之後進一步加深。利奧三世,作為一個極其狂熱的基督徒,曾經強行要求帝國中的猶太人接受洗禮(並且成功了),這種宗教狂熱同樣也會反映在他對待聖像敬禮之上。
nnnn利奧決定將他的宗教理念貫徹到全國上下。從公元726年開始,這位狂熱的基督徒皇帝頒布了一系列禁止聖像敬禮的敕令,企圖在全國範圍內停止這種「瀆聖的偶像崇拜」。聖像被毀壞,教堂被洗劫一空,甚至連聖索非亞也被弄的混亂不堪。支持聖像敬禮的神職人員被排擠,當時的君士坦丁堡牧首也因此引咎辭職。希臘與小亞細亞的群眾迅速發動暴亂,試圖將推行聖像破壞政策的官員趕走。利奧三世當機立斷,下令海軍嚴厲鎮壓希臘地區的叛亂。不久之後,羅馬的牧首(當時還並沒有與東方分裂)額我略三世召開了兩次會議強烈譴責了利奧的這一行為,利奧出於報復也收回了羅馬牧首在義大利南部的產業。
nn
(聖伊琳妮大教堂,聖像破壞派,名副其實的屁都沒有)
由於反抗的聲勢實在是太大,利奧三世不得不暫時終止這種極為暴力的行為。終於,在740年的時候,利奧三世頒布了一條命令宣布不對聖像敬禮者進行處罰。
nnnn不過如果你認為這就是聖像破壞運動的結束,你就太瞧不起這幫二五仔了。
nnnn------------------------------------------------------------------------------------------------------------------------------------
nn諤諤,回來。
nnnn利奧三世在頒布最後一條命令的同年就去見黑暗劍去了。接替他的是一位無比有活力的行政好手,君士坦丁五世。君士坦丁五世在歷史上的名聲很差,其主要原因是因為後世正教徒歷史作者們對他的野蠻行為深惡痛絕,,,君五的外號是「Kopronymos」,這個外號直譯過來是「狗屎二五仔」(千真萬確)。實際上君五的能力在當時還算是很不錯,不僅辦事情有效率,在軍隊中也有很大的威名。正如剛才暗示的,他也是一位堅定的聖像破壞者,而在他的統治下對於聖像敬禮者的迫害比利奧三世多一倍。
nn(利奧三世與他的兒子君五)
nn這時候,另一個亞美尼亞人的名字出現在了我們的眼中。利奧三世為了團結東部邊區民的上層,和其他的亞美尼亞人貴族結成了姻親關係,而利奧的一個女兒便嫁給了一位名叫阿爾塔瓦斯多斯(Artavasdos)的亞美尼亞將軍。這個名字你如果熟悉波斯語,一看就知道是Artavazd這個名字的變體。與其他的邊區民不同,阿爾塔瓦斯多斯對於聖像破壞一直都不是特別上心,更不要說狂熱的支持。在新皇就位,政局尚未穩定之時,阿爾塔瓦斯多斯決定擁兵自立。他放棄了之前的聖像破壞行為而轉投正統大公教會,這一行為也使得他在聖像敬拜者之中贏得了一絲信任。在這位軍頭跳反之時,君五剛剛從君堡出發踏上對阿拉伯人的又一波「王 道n征 途」。整個小亞的軍區都決定和正教徒一起跳反,到了最後就連君堡的牧首都跳起來反對皇帝,整個國家陷入一片混亂。君五最後花了大概一年半的時間把這幫叛亂者,普世牧首被拖出去遊街示眾,阿爾塔瓦斯多斯被刺瞎雙眼。
nn(阿爾塔瓦斯多斯的軍官印)nn這次君五叔叔可要徹徹底底的生氣了,拿起了他的竹刀準備對敬拜聖像的朴秀進行調教。這一次君五讓教會中的親信全部參與迫害聖像小廢物的活動之中,把全國從上到下弄的一團糟。君五在迫害聖像敬禮者的過程中沒收了大量田產、教會財富,並且為了羞辱頑固的修道士、修女們,他的手下時常下令把一個地區修道院里的男女修道士集合在一起,強迫他們結婚,否則直接虐待致死。(需要提到修道院成為了一個很大的政治勢力,並且強硬的堅持敬禮聖像)
nnnn但是單憑君五一個人的力量撼動不了聖像敬禮者的傳統,君五需要援軍。這位來自邊區的皇帝首先想到的便是他的同鄉--來自東部前線的羅馬人。在君五的默許與支持之下,大量大量支持聖像破壞的亞美尼亞人、敘利亞人定居在小亞沿岸、色雷斯、馬其頓,甚至君堡等地,這些人或被編入軍中,或被授予官職,成為了東帝國行政體系中舉足輕重的一個群體。這些群體在之後的歷史之中同樣會有很大的作用,不過我們現在按住不表。
nnnn君五的統治對於聖像敬禮者們來說簡直就是人間地獄,不過之後的事情仍然有轉機。
nnnn未完,夢裡更。
nnnnKS/ΚΣ
nnnn(暗示愛醬)
推薦閱讀:
※『談笑一水隔,賽艇兩洲間』族群萬華鏡(二)
※【翻譯】第一次十字軍:來自東方的召喚(節譯)
※拜占庭和歐洲用什麼語言溝通?
※『XX一水隔,XX兩洲間』蠻族記者跑得快(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