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過了清明
這個清明節,是我過得最為頹廢的一個了,現在想起來,依舊是渾渾噩噩,全然沒有完整的記憶,如夢一般地從眼前晃過去了。這三天,我亦放任了自己,不做飯,一直吃外賣,晚上熬夜,中午起床,也不出門,更不看書寫作,甚至事情也不做一點,完完整整地放棄了自己似的。
讀詞時,讀到了辛棄疾的詞,有句是「野棠花落,又匆匆過了,清明時節」,想來和我此刻的情景是頗為相似的。於是也寫了一首絕句,《丁酉清明》:野棠花落過清明,多少悶煩自此生。莫問明年何處是,東風便是我生平。以此來訴說訴說我的心情吧!
現在我發現想要快樂是越來越難了,也沒有什麼很確切的原因,更沒有從快樂到不快樂的明確界線,就是突然想到,覺得並沒有什麼事情值得快樂的了。這個清明恰巧讓我知道了這點,這篇文章都是清明過後一天寫的,以此想必知道我在這個清明節的頹廢,竟然是像吸大煙的人,提筆的力氣和心緒都沒有,倒也沒有難過或者不開心的事情,總之就是平平淡淡,無驚無喜的。大概真有收拾心情入中年的況味。
今日讀書,看到梁實秋寫的周作人,周作人居住的地方,一開始叫苦雨齋,後來改為苦茶庵,極是冷清的。我有時候在想,我的心情和周作人倒是很像,對什麼都冷漠著,心裡卻冷峭,又有點對世事的妥協,所以裝作很平淡的樣子,誰知道不是為了避免麻煩呢?當然這麼說恐怕有給自己臉上貼金的意思,但是時不時地真有這種感覺罷了。
我故鄉的清明是不大過的,上墳上亮的事情,在正月十四的上元節時就做好了,清明反倒失去了它的功用,但是也有人家在清明節這日,給先人的墳上掛一掛紙幡,有心的人,再給墳堆修整修整,添添土。在南方的清明節,正是春風溫軟的時候,這時候外出,山間田裡,很有踏春的意味。不過這是我小時候的記憶了,最近好多年,大概有七八年了吧,我都沒在故鄉過過清明節,因為那時候總是出來了的,是很遙遠的事情了。
說到清明節,記得看張岱的文章,好像是《陶庵夢憶》,上面有寫江南人家清明出遊的盛況,那總之是上墳的意味淡,踏春的意味濃了。
我也覺得清明節這三個字很好聽,拆開來看都平平無奇,合在一起就了不得了,入詩詞的話,沒有什麼可比這三個字好用了,也沒哪個節日構造起來的意境有清明節這三個字構造起來的意境軟綿深遠。本來想著這個清明節外出的,不是出北京,起碼也要去玉淵潭公園看看櫻花啦,去天壇走走啊,再不濟也可以踩著單車去轉轉北京春意初盛的街頭啊,誰知一天都沒出門去,無聊透了。
偶爾也在想,今年的清明在北京過了,明年的呢?時序匆匆,人也匆匆啊!
2017/4/5於北京
新書《我知道你會來,所以我等》
京東:http://item.jd.com/12126454.html噹噹:http://product.dangdang.com/24185133.html亞馬遜:https://www.amazon.cn/mn/detailApp/ref=asc_df_B06X18Z1W72592841/?asin=B06X18Z1W7&tag=douban-23&creative=2384&creativeASIN=B06X18Z1W7&linkCode=df0
推薦閱讀:
※這個清明節,為了忘卻的紀念!
※為什麼中國的鬼節(亡魂節)比如清明、七月十五等的人晚上夜深一些都躲在屋子裡不敢出去,而美國的萬聖節等這種類似的節日他們卻狂歡不止呢?這是社會差異么?還是歷史問題?
※清明節提問:你家還有祖墳嗎?還有家譜嗎?
※「清明時節雨紛紛」的幾率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