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tco的商業模式和借鑒 (雜談 丁敏 v2017.4.5)

Costco是一家會員制的精品超市,美國和加拿大有極高人氣。

一、核心指標

  • 周轉率是沃爾瑪 1.5倍

  • 運營費是沃爾瑪的一半

  • 凈利率增長10-15%,秒殺沃爾瑪3%

二、核心競爭力:

產品好價格低 + 會員制收費

1. 最低價格策略,同品質同品類最低價。毛利率10.9%,而沃爾瑪20%。沒折扣,就上架。例如強勢的可口可樂沒給折扣,乾脆推自營品牌。為了做到這點,只提供約4000個SKU(單品品類),品類數越低,管理成本越低 + 單品銷量越高,每個品類最多推2-3個爆款,最終議價能力明顯提高。

2. 強制會員制。必須先入會,不然無法結賬。普通會員55USD/年, 執行會員 110USD/年(並放現金2%)。美國3億人口中,5000萬是客戶,靠口碑+回頭率+認可度很高,續費率美國+加拿大91%,全球80%。每年會員費約2億美元增長,2016年25億會員費。此外,由於最低價策略,買多了以後,會員費肯定是節省回來的,是很划算的。

三、可以複製嗎?

護城河效應很強,很難抄襲。有學習者,後面都死了。

四、公司的定位

家庭採購顧問,是服務機構。

我作為Costco的客戶,切身感受是

1)好像真的是私人採購顧問一樣,隨便拿一款,都是爆款,是精挑細選過的,節約了我選擇+判斷的時間。而實際上,也沒多選擇,每個品類,只有1-2種可以選,甚至,沒的選,就1種。

2) 價格真的比其他家低,而且無須懷疑。有一次看到24盒裝的礦泉水,5塊加幣,便宜到以為標籤印錯了。

3)還玩出了宜家的感覺,結賬口基本的生活服務也有。包括照片列印+快餐+藥房等,感覺真的是家庭採購+服務顧問。

五、可以在中國抄襲嗎?

首先,有個大背景要注意,這種模式需要一個大的背景支持 - 中產階級的崛起,而且照搬照常到中國不一定合適。

及其,中國人沒有付會員費的習慣,這是傳統,一時半刻改不了。或者會員卡都會借來借去的,不給結賬還會鬧事+罵人。

家樂福+沃爾瑪等超市,在中國一二線城市的滲透率已經很高,甚至還有關店潮,這也是個問題。上海有山姆會員店,但沒火起來。原因不明。

結論:很難

六、還有東西可以借鑒嗎?

有時候啊,高大上的商業模式分析真不頂用。關鍵還是要能把事做好,能提供價值,讓客戶覺得很贊,下次還會再來,有美譽度。(Apple首席設計師Jony Ive說過:「好的產品是,本來就應該是這樣」)

七、眼見為實,上圖把,去年8月份拍的。開心的購物經歷

推薦閱讀:

TAG:好市多Costco | 商业模式 | 核心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