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著眼睛都能喝出來的茶為什麼捏住鼻子就不行了?
紅茶、綠茶、白茶、黑茶、烏龍茶,
泡好一字排開,
閉上眼睛喝。
試試看,十有八九你能喝得出區別。
捏住鼻子再喝喝看。
是不是好像都一樣了呢?
沒有了香氣,
什麼茶喝起來好像都是一個味兒。
茶葉的品質主要受風土、品種和工藝三者影響,按照製作工藝可大致分為六大茶。我們之所以能夠分辨出不同的茶類,主要就是因為不同的工藝(風土和品種也有影響,但以工藝為主導)能夠形成不同的香氣成分。
正常品飲時,我們同時感受茶葉的香氣和滋味,這時候我們很容易分辨出不同的茶類(比如紅茶和綠茶)。如果捏住鼻子喝,感受到的區別就不是那麼大。這是因為捏住鼻子就感受不到茶葉的香氣。
不同茶類在香氣組成上差異十分大,比如綠茶的香氣成分以芳樟醇等醇醛類化合物為主,能夠給人綠色植物、清鮮的感覺;紅茶以醇類和酯類化合物為主,以甜香為風格特徵;烏龍茶以橙花叔醇等醇類化合物為主,以花果香為特徵;黑茶以甲氧基苯類和烯醛類化合物做主,表現出陳年和倉儲的風味。
紅茶和烏龍茶中有300多種香氣物質,而綠茶中只有200多種。簡單來說就是由於物質組成、比例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風味,不同的風味帶給人的感受也是不一樣的。我們通過平時喝茶積累的經驗在大腦中構成記憶資料庫,所以即使不喝,當聞到茶葉香氣時也能夠判斷出不同的茶類。那滋味是不是就不重要了呢?根據Discrimination of Chinese Teas with Different Fermentation Degrees by Stepwise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S-LDA) of the Chemical Compounds這篇研究我們可以知道,通過茶葉中的滋味物質(也就是不通過聞)也可以分辨出不同的茶類。只是分辨滋味對於人類來說更為困難,需要受到專業系統的訓練。無論什麼茶,構成滋味物質的都是以兒茶素為主的多酚類、氨基酸、糖類、生物鹼、有機酸等。這些物質雖然在不同茶類中比例不同,但物質構成基本一致。
更何況評判茶葉的好壞並不僅僅在於香氣,還在於香氣、滋味和口感帶來的複合體驗。這就涉及到茶葉的主要滋味:苦、甜、酸、鮮是否平衡;口感:澀、回甘、醇厚度、順滑度等是否飽滿以及能否持續。
老茶人都說岩茶是喝「水」的,也就是更為注重滋味和口感,而並非完全在於香氣。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對於岩茶的嗜好通常是後天習得而非天生。也就是為什麼清香型的烏龍茶更容易被剛接觸茶葉的人群喜歡。
如果在喝的時候突然放開捏住的鼻子,香氣就會噴涌而出。試試看,這種體驗很奇妙。
一句話概括中心思想:
不同茶葉香氣的組成、比例都不同,差異大;
滋味成分的組成近似、比例不同,差異小。
PS:
味覺
目前得到學術界公認的味覺有酸、甜、苦、咸四種,以及由日本學者提出的鮮味也基本得到認可。引起這些味覺的是一些特定的物質,在口腔中也能夠找到相應的味覺受體,並且這些受體只存在於口腔中。
引起酸味的物質:氫離子
引起甜味的物質:小分子糖類、遊離氨基酸
引起苦味的物質:生物鹼、皂苷、酚類
引起鹹味的物質:鹼金屬離子,比如鈉離子
引起鮮味的物質:遊離氨基酸
而澀和辣就不是味覺而是一種感覺。澀是一種粗糙和收斂的感覺,通常由單寧和酚類物質引起。
比如,碰到柿霜皮膚會有繃緊的感覺,辣則是一種痛覺。
小編有一次用熱水洗手的時候發現手指異常地痛,想著是不是白天做實驗的時候碰著什麼腐蝕性的藥品了。後來想了很久才想起來原來是幫舍友洗辣椒沒有戴手套就扣辣椒籽,殘留在手指上的辣椒素經熱水加速血液循環就痛起來了。這個經歷,想必很多人都有。
同時,想要成為一種味覺還必需具有生物進化意義上的作用。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