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都去雄安「搶房」,雷軍卻去印度畫了個圈

導語:政府在冀中畫了一個圈,「雄安新區」頓時成為熱議的焦點。政策公布之後,成千上萬的炒房團,組隊湧入雄安新區。有老闆手提400萬現金買樓,更有土豪砸7200萬拿下8層。同樣是特區,1979年深圳特區成立,無數人失眠,想著是如何去大幹一場;2017年雄安特區成立,無數人又失眠了,想著怎麼去炒一套房。在製造業領域,被雷軍稱為最艱難的16年過完之後,小米開始奔走印度。當大家都去雄安搶房時,我們來看看雷軍去了印度七天都幹了些什麼。

愚人節已過,每天在社交媒體同步行程的雷布斯已經3天沒有更新了,其為期一周的訪印行程結束。從Twitter和微博上莫迪總理、雷軍和馬努(Manu小米印度負責人)之間的互動可以看到莫迪對小米建廠的肯定與支持。

從接受總理會見到與小米印度同事直播合影、與馬努游校園,雷軍此行足見對印度市場的重視。除了印度的人口紅利外,該市場對小米手機的積極反饋是引起小米重視更為重要的因素——2016年小米印度全年收入超過10億美元。IDC印度市場去年第四季度數據顯示,小米在整個印度市場上已經排名第二,在電商領域居第一。

深耕細作是小米印度成功的關鍵。

政府倡導印度製造,小米連建兩個工廠,現90%的小米手機可在印度生產,同時解決5000個就業崗位;

雷軍與我國駐印大使會面、同總理玩自拍、贈送印度財政部部長紀念版紅米4A作為禮物,可見小米印度的「高層路線」走的相當不錯。

印度有很強的民族意識,小米在發布紅米4i時取意「For India」瞬間俘獲印度用戶的心,而近期「Mi from India」的廣告,讓很多印度人以為小米是印度手機;

印度非城市地區居民線上購買能力弱但市場廣大,小米就與Just Buy Live和富士康旗下的InnoConn合作,拓展分銷渠道,增加其在小城市和鄉鎮中的銷售;

小米計劃在印度推出線下體驗店

深耕細作後,印度市場交出來的成績可圈可點卻並不能讓雷軍輕鬆。2016年在國內堪稱「米黑年」,估值暴跌的傳聞不斷、手機銷量勢頭受阻、高端品牌戰略遲遲未能實現,此時此刻「出海」「國際化」成了小米不容推遲的下一步打法。而從小米2017年頻頻出手的舉措中也不難感受到雷軍的焦慮。

2月20日,小米宣布進入巴基斯坦市場。最初上架的三款小米手機分別為:小米Max、紅米Note 4以及紅米4A,未來還將銷售小米手環2。

2月22日,小米在迪拜舉行發布會,攜手代理商TASK FZCO在中東市場正式亮相,將在中東和北非分銷小米手機。3月小米將在阿聯酋發售小米MIX,紅米Note 4和紅米4A三款手機。

3月15日,小米與越南市場的服務提供商Digiworld Corporation達成分銷合作,正式進軍越南市場。

至此,筆者不禁擔憂,兩會期間談到全球化擴展問題時還坦言「全球化急不得,一急裡面就全是坑」的雷軍,從其目前的打法中並未看出不急的節奏。三年前走出國際戰略第一步卻並未達到預期的小米,在三年後做好走出國際化第二步的準備了么?

專利儲備

自出生就伴隨著「抄襲」標籤的小米,在談到國際化時專利問題更是其繞不過去的坎。據小米總裁林斌接受採訪時透露,小米2012年之前擁有35項專利,2012年申請了257項,2013年申請了643項。手握不足1000項專利就敢邁向國際市場,竺道(公眾號:zhudao_review)不得不佩服雷布斯的大膽。

專利不足也是造成小米國際化停滯的重要原因。2014年12月5日,愛立信在印度市場起訴小米「涉嫌侵犯愛立信8項專利」,案件持續半年左右,最終小米通過搭載高通晶元得以繼續在印度銷售手機,不至全軍覆沒。

這一事件也引起雷軍對專利的重視,截至2015年10月30日,小米專利申請總數超過6000件,2015年小米發明專利申請達3738項。數據顯示,小米的專利總數為7171件,其中92.55%是發明專利。

但這一數字與華為(全球累計獲得專利授權50,377件、連續兩年申請數量位於榜首),聯想(2000多項專利的所有權以及2.1萬項專利的交叉許可授權)的專利數還差得遠。那怕考慮到小米是一家年輕的公司,無法用專利累積量做橫向對比,其每年申請的專利數量也要遠低於中興、華為、OPPO等手機廠商。

專利問題上,小米在不斷申請的同時,通過與高通和微軟的專利交叉授權和購買英特爾、微軟專利,專利數也在不斷上升。但這能否真正解決出海中的「專利坑」,想必答案是否定的。這或也是小米遲遲未在歐美等專利體系健全的市場上線核心產品的原因。

人才儲備

作為一家中國本土企業,小米的國際化進程必然需要具備國際化背景的人才。2013年10月,畢業於MIT的矽谷大牛,時任Android產品管理副總裁的雨果·巴拉(Hugo Barra)加入小米,任小米全球副總裁負責國際化業務。在當時,雨果被視為小米的「國際代言人」。而在今年初雨果離職後,由2014年加入小米的馬努接任全球副總裁一職,負責小米在印度的運營,同時與小米高級副總裁王翔展開合作。

雷軍與馬努在印度合影

目前看起來雨果的職位有人頂替,馬努在雷軍此次訪印中所展現出的公關能力也值得肯定。但雨果自帶的矽谷明星效應卻是雷軍+馬努也無法實現的。從這一角度看,雨果的離職對小米進入歐美市場的進程可以說是一個打擊。

雷軍在Manu家吃飯

這也是近段時間以來小米離職的第三位高管,國內側副總裁陳彤跳槽鳳凰網和一點資訊,副總裁張金玲離職加盟百度。大家都說不要妖魔化互聯網高管的離職,但高層的頻繁變動確實會對公司的發展造成影響。在中國出海企業中聯想的國際化人才戰略一直為業內稱道,反觀小米,儲備更多地國際化人才或是其當務之急。

市場儲備

兩會上雷軍提到做國際化要有10年到20年的長期打算,小米三年前由於比較著急,遇到了各種苦難,損失也比較慘重。在這個過程中,意識到做全球化市場需要長時間的積累,要組建隊伍了解每個國家的實際情況,包括政策環境、競爭環節,如果沒有兩三年的時間,進入一個國家迅速成功幾乎是不可能的。

可在印尼、俄羅斯、非洲市場尚未取得穩定成果時就火速在中東、巴基斯坦、越南等市場推行產品上線,這不得不讓人懷疑小米對市場的深耕程度。在人力和資源都有限的情況下,無法全力突破某一市場而選擇多點多打,這一做法的風險性讓人擔憂。

實際上,擴張的快慢也是相對企業而非市場而言。2014年,小米先後進軍7個市場遭遇失敗。同年,華為榮耀6在短時間內上線海外14國,首批產品就刷新了中國手機在歐洲的最快銷售記錄。在德國、法國、德國、荷蘭等地最熱門的電商平台榮登同檔位最暢銷手機榜第一名。那麼今天,小米是否具備同時開拓多個市場的能力,此處存疑。

經過三年,小米在成長也在摸索,更重要的是從以往的經驗中吸取教訓。比如大力投入過卻因政策原因不得不退出的巴西市場;上線小米商城未發布智能手機卻已遭詬病的美英德法市場。可見,深耕市場是小米國際化進程中的必經之路,在印度市場取得的成功就是最好的佐證。

國內智能機市場廝殺成一片紅海時,海外成為國內手機廠商們都在搏的下一個出路。這一過程中快固然好,但當自身實力無法匹配卻硬要插旗佔山時,旗子就很難插得穩。比起走得快,6歲的小米可能更需要走得穩。


推薦閱讀:

2017印度發生了這些驚為天人的大事
不可思議的印度(一)我在「印度的上海」孟買翻了一萬道白眼
支付銀行能幫莫迪總理實現無現金社會願景嗎?
這是否是印度低通脹的模式轉換?
那,把這個給你,可以么?

TAG:印度 | 小米科技 | 雷军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