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兩個基本問題(下)
金融的第二個基礎問題是,每個人、每個機構允許印多少錢?
上篇已經說了,印錢的許可權是終將控制不住的。所以假如每個人印錢的額度是他允許的、或者說能力所及的上限,無監管或監管不及的時候就是無上限——有本事賣出多少就印多少,可預期的結果就是市場上存在無限多的錢,成千上萬倍於現在的貨幣和商品的比例,也就是經濟崩潰——先例是科威特的信貸。因此必然的基礎關注點就是——當每個主體允許印錢的額度,嚴格控制在有限的範圍內,整個局面,會與現在的情形相差不遠。
印錢的本質是欠子孫的債。你可以說是欠未來的自己的債,假設每個人也是跟你一樣善良地打算著。同時總有一部分人,在他沒有來得及還債的時候,就已失去了還債的能力。有的死了,你可以怪罪他,但已無法再要求他什麼。所以,並非欠未來的自己的債,而是欠未來的所有人的債,包括未來長命的某些人自己。
假如這個償債機制,沒有依託在同倍增速的實體價值增長上,那麼到債務到期要清償時,勢必要通過再向到時的子孫後輩借更多的債。這樣,這個不斷開花擴枝的結構能夠持續進行下去的必要條件是「人口紅利」。其分辨的因素很簡單,假如金融的平均增長、平均薪酬顯著超過實體經濟,並且總量也接近或超過實體經濟,那麼就是必須未來來給現在買單。
同時,假如金融的平均增長、平均薪酬顯著超過實體經濟,並且總量也接近或超過實體經濟,還可以說明另一個問題——金融行業並沒有充分地服務實體經濟,而是在互相成為客戶,只是在互相賣錢、藉此印錢。這樣,金融的繁華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不助力於民眾的生活品質而成為所有人的負擔,吸收走更好的人力資源,卻創造著長期來看價值為負的成果。
房價為什麼漲得快?因為房地產有金融屬性。簡單來說,房不僅用來住,還是個投資品。炒房買來放著不住不租不裝修,過幾年轉手賣,就有翻番的收益。這個事實也在邀請更多的錢來搭上這條「快車道」。這只是零售,還有批發的開發商、政府和上下游產業。只是要看人口紅利、城市化夠維持這個模式多久。
所以房價短期瘋漲、長期穩漲的根本原因一是貨幣的供給增加了,二是房價崩盤的先例太少,民眾相信土地財政不會翻車。其中第一個原因的作用最大,而這並非僅是央行放水收水能夠決定,千奇百怪的金融機構——龐氏騙局爆雷前,其形象也是金融機構——每天賣錢印錢,也在助力貨幣增加這個過程。金融機構相互之間的串投、勾兌,如同透析機一條通路不流經人體,沒有在幫助經濟,而是在經濟體內種下漸漸脹大的癌瘤。
要想金融回歸本質,首先央行要在存款率越來越高、現金持有越來越少(感謝手機支付、科技進步和馬爸爸)的局面下,適當提高存款準備金率,保持總貨幣供應量符合商品交易周期的需要。其次要斬斷金融機構服務金融機構、錢不流向實體經濟、而是做白白損耗的「體外循環」的渠道——金融集團、混業經營,天生就讓金融業務滑入暗箱、脫離監管。因此,與其讓金融機構們無上限無底線的競爭,直到氣球吹爆,不如讓這些前仆後繼者們分流,去做些別的營生、生產真正的價值,讓金融從業者掙紮起來——禁絕金融投金融,是其中的一個根本手段。而這一句話的根本手段,需要很多個不同領域的更詳盡定義。比如,基金行業,就將遠離交易,而是必須只能去做實體投資。
去年 A 股有很多大玩家入場,強勢短線拉升然後獲利了結的故事,尤以恆大的聲勢為最。有人說美國股市八成都是機構投資者在玩,可我認為股市原本就該是給個人投資者施展的圍場——大玩家們,更該去投實體的項目、大項目,以及其自己的業務。要體現這個對大小玩家一視同仁、從而偏向於散戶、小股東利益的精神,可以實施nT+N ,即一支股票持倉越大,就要鎖倉越久,例如恆大那種幾十億的大單,就該鎖定至少三十個交易日才允許拋出,等同於「大非」的待遇。當然這還要把每個人在不同證券公司的帳戶合併起來計算,還有技術門檻。簡單的做法也有,就是不管你持倉多少,每天只允許賣一手(一百股),這樣誰也別孤注一擲玩短線,都老老實實分散投資、價值投資去吧。
金融在做大體量的過程中,發揮了不小的作用。如果沒有大體量,金融危機的時候,以那些國家一國之財,都玩不過一兩個海外高級玩家。而被索羅斯們血洗的國家,包括英國。可是伴隨著大體量,金融還帶來著「系統性風險」。不能跟美國比,美國的軍事實力確保其在世界各地「存在」,因此有槍杆子確保美元在各種貨幣體系中並存、以及強勢貨幣的地位,有全世界幫他們庫存現金。
系統性風險指,金融機構連成串的資不抵債。假如其中一家崩盤,因為金融投金融的格局存在,也因為借新還舊的本質在,所以會受影響的會是一串金融機構,及他們的客戶。要規避系統性風險,除了禁絕金融投金融,除了剋制市場上的資金供應,讓通脹溫和些外,還要根本上避免資不抵債出現。
要避免資不抵債,就是要限制每個金融機構「印錢」的數量,也即每個金融機構發行的任一種金融產品須有限額,其總額如果限定不超過其本身資產的一半,哪怕這產品再被打包、發行另一款金融產品,限額不高於前款產品的總面額的再一半。這樣就算被無節操地反覆賣,只要每次的額度都打對摺,等比級數和收斂下來,所有 N 款產品的總發行量不超過第一級產品發行方的資產。也就是有了真金白銀做「抵押」,來保證不會崩盤,從而投資者權益得到保障。
這個罕見的表述,換用易理解的表達,就是「存款準備金率 50% 、購房首付 50% 」。
寫到這裡,似乎我的理念很復古。凡是復古都難真正解決問題,因為局面已經在向前發展了。我自己也批判孔子、老子的復古。同時,限於水准,我只做了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有時會推翻定性分析的結論,這一點我有切身體會——我在值乎首答的題目,在專欄里快達成第四篇百贊成就了,就是一個定量分析推翻定性分析、或者說直覺結論的例子。不過對問題的剝皮,自信還是夠到位:
1、許可無限印錢將導致崩盤;
2、印錢的本質是欠未來所有人的債,包括長命的自己;
3、增長過快的印錢,將必須借新還舊來持續;
4、某些表象說明金融機構之間互相服務、來印更多的錢,沒有服務實體經濟;
5、房地產有金融屬性,房價漲的根本原因主要是貨幣供給增加,第二是百姓信賴土地財政;
6、禁絕金融投金融(包括房地產),才有健康的金融;
7、大機構炒短線靠監管無用,改規則才能避免;
8、大有大的意義,但要規避系統性風險,同時參照美國不妥;
9、每個機構允許印多少錢?以其資產為上限,避免資不抵債,可降低系統性風險發生的幾率。
nn 希望二三十年後,到我快退休年齡、孩子長大成人,在更新的科技和理念革新之下,我們在建設更好的金融體系、更舒心安心的經濟生活。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