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母親

《朗讀者》自從開播就受到了極大的關注。上周末,著名演員斯琴高娃老師滿含深情地朗誦了作家賈平凹先生的《寫給母親》,又把節目推上了一個高潮。不僅僅是她本人,連主持人董卿都難以抑制淚水,在舞台上與高娃老師相擁而泣。微博上更是有許多明星都轉發了這段視頻,並且留言關於「母親」的內容。我的票圈裡也不少朋友點贊轉發。

斯琴高娃為母親朗讀,董卿淚流滿面_騰訊視頻

每次聽到或者讀到關於描寫母親的文字,總讓我們潸然淚下。心理學家對這一現象尤為好奇——為什麼我們對母親的情感如此深厚。

這得從一項非常有名的跨文化心理學研究說起。文化心理學家一直對自我情有獨鍾(我們究竟如何看待自己)。學界大牛馬庫斯(Markus)和北山忍(Kitayama)是這一領域的先驅巨擘。他們發現,西方(主要是指北美+歐洲)文化下的個體屬於「獨立我」(independent self)——會將自己和他人區分地比較清楚,所謂「你是你,我是我」;東亞文化下的個體則屬於「依存我」(interdependent self),強調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強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二者的差異可以集中體現在自我參照效應中。(這裡我們再簡單解釋一下自我參照效應:如果記憶的材料與自己有關,那麼通常會記得更好。)

順著這個思路,研究者做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研究。他們講中國被試分成四種條件:自我組、母親組、魯迅組和語義組。結果發現,自我組和母親組的記憶效果沒有顯著差異且都高於魯迅組和語義組。這說明我們的自我中包含了母親的成分。然而,西方被試做類似的實驗卻發現了差異化的結果。研究發現,西方被試中自我組的記憶效果是優於母親組的。這說明,他(她)們的自我中並沒有包含母親的成分,是獨立的。

用兩個圖來說明這種關係:

這是西方人的自我——很顯然,彼此獨立。

這是東亞人的自我——與重要他人都相互依存,重疊。

(圖片均采自 劉新明,朱瀅(2002)記憶的自我參照效應. 心理科學進展,10(2):121-126)

看來,不同的文化對我們的自我表徵確實影響很大。不過,別急,更加令人激動的在後面。神經科學家發現MPFC(medial prefrontal cortext;內側前額葉皮質)與自我相關。當我們在自我參照任務中時,遇到與自我有關的刺激,這部分腦區總是會有更強的激活。研究者進行了一項跨文化的腦科學研究,請被試在三種條件下進行人格特徵描述辭彙的判斷:自我組、母親組和公共人物組(中國:前總理朱鎔基;西方:前總統柯林頓)。結果發現,無論中美被試,MPFC和ACC(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前扣帶回)在自我組都有更強的激活(對比他人組);然而,只有在中國被試中發現了母親組的MPFC的激活,而西方被試則沒有。原來,文化對大腦的影響在這裡!

值得一提的是,這項研究被譽為是一個文化神經科學的經典研究之一,被引達400多次!

這或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釋我們在文章開頭提出的問題——原來,母親已經深深地融入了我們的自我當中,她是自我的一部分。自然,這份感情非同一般;這就難怪人們會唱《世上只有媽媽好》了!

參考文獻

Markus,nH.R., Kitayama, S., (1991). Culture and the self: implication for cognition,nemotion and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nReview. 98, 224–253

Zhu, Y.,nZhang, L., 2002.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self-reference effect. Sci.nChina, Ser. C 45, 120–128.

Zhu, Y.,nZhang, L., Fan, J., & Han, S.,(2006). Neural basis of cultural influence onnself-representation. NeuroImage, 34(2007)1310-1316.


推薦閱讀:

西班牙大學已經被中國人佔領?
JPSP-ASC 新主編
如何言簡意賅回答外國熊孩子「中國人會吃人肉嗎?」這類的問題?
外國人是真的喜歡中餐嗎?
有哪些電影或小說反映了跨文化家庭的中西文化差異?

TAG:社会心理学 | 跨文化 | 朗读者综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