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了先帝眼鏡,如見先帝本人
你初看美國超級英雄,會發現他們頗多有眼無珠。比如蝙蝠俠,比如蜘蛛俠,就露一眼白,沒有瞳孔。這手法最初是1936年《幻影俠》所創,作者李-法爾克說道靈感來自希臘雕像:雕塑沒瞳孔,神性便流溢。於是後來《蝙蝠俠》編劇比爾-芬格就決定了:讓蝙蝠俠有眼無珠,說是蝙蝠俠戴了特殊眼鏡。這舉措也不壞:一來讓人物神秘,二來省作者畫工,三理由更怪異:蝙蝠俠眼鏡里自帶顯示屏,可以顯示敵方戰鬥力三維之類。後來鳥山明《七龍珠》里,弗利薩一夥兒也有這樣眼鏡般的戰鬥力測試器,於是谷歌眼鏡,也在這麼玩兒:說來說去,神秘眼鏡,護著眼睛,還帶高科技,多棒!
近些年黑框眼鏡流行,大眾普遍解讀,認為戴這東西顯得深邃文藝。其實黑框眼鏡實為早期理工科宅男標準配置,簡直帶標籤化傾向,這不《生活大爆炸》里當家極客萊納德就戴一副么?之所以這兩年流行開來,是因為一來戴黑框眼睛不脫學生氣,顯得活潑可愛,二來近些年科技大發展,無數矽谷科技明星,都戴眼鏡,顯得「聰明是最新的性感」,所以大家都戴起來了……早年間,超人克拉克-肯特時代,就沒這麼寵愛知識分子,所以超人平時就戴個黑框眼鏡,顯得溫吞上班族,掩蓋一身足以拯救地球的肌肉,也沒有引來美女們爭相追問「呀,你不是蘋果谷歌facebook高層的誰誰誰吧……」
因為在老年代,黑框眼鏡沒成為標籤前,就是最典型的:動物角或玳瑁製作的傳統眼鏡,實在是最好的偽裝。這玩意一旦成了「單純+文弱+書獃子」的標籤,就不可逆啦:凡是大佬歸隱江湖,都要戴眼鏡遮蓋身份;凡是戴眼鏡的女生,都會被貼上知性標籤,所以日系漫畫里,眼睛娘抬手扶眼鏡的動作才能讓愛好清純姑娘的少男失魂落魄,火辣的眼鏡娘尤其撩人,因為有種對比反差效果在——而且可能一扶眼鏡,就顯出「姐姐我其實是偽裝的,另外有一重個性」,比如《海賊王》CP9的大卧底卡莉法。
每逢校園電影里美女丑小鴨變天鵝,決定性的變化基本就是摘掉眼鏡、開始化妝,如此云云。所以「跌破眼鏡」才會那麼有畫面感,因為默認戴眼鏡的都是知識分子,能把見多識廣的他們給嚇一跳,實是不戴眼鏡一族的大娛樂……
眼鏡說來很簡單:形式萬千,無非是把一透鏡擱在眼睛前方,眼睛不好的拿來保護視力,眼睛柔弱的拿來保護眼睛,真沒毛病的就拿來裝飾。用凸透鏡擱眼睛前看東西,古已有之,古埃及就流行。到羅馬時代,尼祿皇帝的導師塞內卡先生就研究清了:目光透過球體或注水的玻璃壺,就能放大或小或模糊的文字——可見那時候,羅馬學者已經知道,拿個大球體來當眼鏡了。當然尼祿皇帝奢華,才不會那麼小家子氣。他老人家在斗獸場看角鬥士表演,近了怕濺一身血,遠了怕看不見,就使一個祖母綠,當凸透鏡看——祖母綠眼鏡,想起來真真奢侈。
13世紀中,後世號稱「萬能博士」、13歲就進牛津的天才羅吉爾-培根先生,遍覽阿拉伯史冊,紀錄下了一種透鏡:這玩意用於光學折射,可以改善視力……當然,他老人家後來因為研究鍊金術,被教會關了小黑屋,但他這個發現,還是造福了同時代人類:自那之後,歐洲人開始使放大鏡裝在框里,用來看書。你可以想像那時候,歐洲人讀書多不易:印刷術還待谷騰堡端上桌面,燭光幽微,大家視力又不好,還得舉著個鏡子看,想眼睛不被折騰瞎都難。
一般公認是1268年,第一副現代意義的眼鏡產在了義大利,這才結束了歐洲讀書人的艱苦日子。之後,這玩意在阿拉伯世界迅速發展——本來嘛,鏡子這東西初出於巴比倫和埃及,後來黎巴嫩人改良出了玻璃抹鉛的工藝,是最現代的鏡子,可見阿拉伯人天生跟玻璃的玩意兒有緣——然後迅速往東流傳。
到明朝,中國也已經有眼鏡了。那時還挺新鮮,大家都會說說:
《方州雜錄》說道:「如錢大者,形雲母而質甚薄,以金鑲輪,紐之合則為一,歧則為二,老人目皆不辨細書,張此物於雙目,字大加倍。」這麼看,這眼鏡還挺奢華:黃金鑲輪,可以摺疊,妙哉。萬曆朝的田藝蘅《留青日札》說一個東西,「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筆畫信明。中用綾絹聯之,縛於腦後。人皆不識,舉以問余。余日:『此叆叇也。』」說明是個用布帶綁腦後的眼鏡,很像現在的潛水鏡固定法。至於叆叇二字,讀成「愛戴」,其實是阿拉伯文眼鏡alunwainat的諧音。
美國開國大元勛之一富蘭克林,發痴似的愛搞發明。他老人家自己同時被老花和近視所苦,於是發明了雙光眼鏡。到後來英國天文學家喬治-艾里爵士,除了不消心確立了格林威治在本初子午線上這事,還發明了散光眼鏡——那時候他老人家才24歲,真乃年少早慧。
眼鏡片的功能齊全了,免不了又得斟酌材質。早年間,製作眼鏡片,使的是水晶:這隻有豪富用得起;玻璃當然好,但重而脆,一摔就碎;於是樹脂鏡片、聚碳酸酯鏡片漸起。鏡框除了金屬,便是玳瑁。玳瑁之於眼框,便似軟木之於瓶塞、海泡石之於煙斗似的,屬於天造地設:本身是角質和骨質,韌性好,可切割,加熱可以塑型,妙在有油脂光澤,看著高貴典雅有讀書人范兒。當然科技發展,天曉得未來還有多少材質可供選擇。比如明朝時所謂的黃金鏡框,在歐洲貴族圈也不稀罕。
當然也有特例:你眼睛視力不算好,但又沒到不戴眼鏡就睜眼瞎的地步;你想戴個金框眼鏡顯富貴,又嫌鏡框重,還想顯示你眼睛好看,怎麼辦呢?
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出自巴爾扎克筆下:《歐也妮-葛朗台》里,巴黎來的貴公子夏爾,使一條金鏈子,把一個眼鏡掛在胸前口袋裡;走進人家裡,把眼鏡拈起夾鼻,橫掃全場一眼,又放下。這份兒驕傲、矜持、富貴、瀟洒,全在這個金鏈懸胸的眼鏡里了。19世紀風流子弟,都這麼玩耍。當然了,這玩意使不好也很糟糕。英國電影里,凡是拍維多利亞時期窮酸刻板老學究形象,總讓他們顫顫巍巍舉一個眼鏡,顯得可憐巴巴的。
末代皇帝溥儀,向以眼鏡形象見稱,簡直讓人想不起他不戴眼鏡的模樣。按他自己的說法,十五歲時,老師庄士敦發現他眼睛可能近視,建議請個外國眼科醫生看看,配眼鏡。結果這建議差點讓紫禁城炸了鍋:洋人要來看天子的眼珠子?眼鏡是老頭子戴的,怎麼能讓青春鼎盛的天子戴眼鏡?——結果就為了戴眼鏡,溥儀還國法家規,跟人掰扯了一溜夠,才獲得看清東西的機會。溥儀一輩子被人當傀儡,連眼鏡都做不了主。
其實清朝皇帝戴眼鏡,實屬尋常。兩廣總督給康熙皇帝獻了副水晶眼鏡,康熙賜了雍正,雍正自稱多虧父皇所賜眼鏡,這才變得「精明」,這不他老人家後來批奏摺格外勤勉,待人精明到近於刻薄,全拜這父皇眼鏡所賜,還來得及對內務府造辦處念叨「將水晶、茶晶、墨晶、玻璃眼鏡,每樣多做幾副,俱要上好的」,真是眼鏡狂魔。
乾隆承了父祖的洋愛好,也愛玩眼鏡;但他老人家視力好,眼鏡只是戴著玩,年到八十,還吹噓自己可以不戴眼鏡,照樣看東西。眾所周知,乾隆最是好大喜功,愛耍邪門。乾隆五十四年,江蘇揚州才子阮元時年二十五歲,進京考試;乾隆親自出題,試帖詩出了個鬼題目:「眼鏡」,限的還是個「他」韻,真是喪心病狂;幸而阮元聰明,一句「四目何須此,重瞳不用他」,輕輕切了眼鏡的題,又引了舜帝重瞳的典故,說乾隆也有重瞳,不用戴眼鏡,這奉承恰撓到了乾隆癢處,就此中了進士。其實如果咬文嚼字,則傳聞項羽也是重瞳,拿這個比乾隆,那可是大逆不道。
清宮裡眼鏡太多,偶爾也能賞人。比如唐魯孫先生說過個段子:
當年左宗棠在新疆,立了拓邊大功,兩宮皇太后大喜,要他面聖奏對。太監們貪財,跟左宗棠敲竹杠:要見太后:關節費三千兩白銀。左宗棠性情耿直,連曾國藩都不服氣,怎麼看得起閹豎?不肯出錢,眼看事兒要糟,李鴻章比較溫和,顧全大局,私下解囊,代他出了三千兩。
左宗棠終於見了太后們,奏對稱旨,慈安太后大為感動,想這位真是中興名臣,無可賞賜,於是賜下先帝咸豐戴過的墨晶眼鏡一副。沒想到太監們貪得無厭,捧旨頒賜眼鏡時,哼哼哈哈,意思是:咱家都把這先帝眼鏡拿來了,多不容易啊,您可不能隨意馬虎了。左宗棠大怒:老子在新疆縱橫天下,引得春風度玉關,怎麼肯吃這口鳥氣,什麼「先帝眼鏡」,不要了!又是李鴻章,顧全大局,出面跟太監們談,和和柔柔,把事兒平了,最後哄好了太監,買下了眼鏡,還只用了半價!
您覺得荒誕?非也。古代神話到現代遊戲,都相信「偉人用過的東西有神力」。什麼赫拉克勒斯用過的弓箭,大禹使過的定海神珍鐵,關聖用的青龍偃月刀,諸如此類。現在還有宅男對女神用過的私人物品垂涎三尺呢。古代帝王是聖人,先帝的眼鏡,那可是妙用無窮。而且如上所述,眼鏡這玩意,既能心明眼亮,顯出老夫我身經百戰洞察一切,又能保護自己,製造神秘感,收發自如,甚至還能起到如朕親臨之用呢。
所以古代忠臣啊,看一眼先帝眼鏡,就如見先帝本人了呢。
載於《世界上有趣的東西太多》。
推薦閱讀:
※妹子的胸摸起來是一種怎樣的感覺?
※南京大屠殺公祭日鏟史官催淚漫畫刷屏,作者:版權屬於全體中國人
※淺論湯因比《歷史研究》----由歷史研究說開去
※「公羊」的「常事不書」..經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