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空手道中的中段直拳的發力有沒有不同之處,如極真會和小林流。?

在視頻中發現感覺好像這兩個流派的正拳的發力好像不一樣啊,小林流的腰胯活動很明顯,而極真會的好像不一樣,請問兩者之間有啥不同么,求大神指點一下


謝師兄邀。

單下直拳的感覺,一個是雙手持球旋轉軀幹發力向前拋出,但是到球要離開手的那一刻不讓它離開。一個是「讓球飛吧」。

雙手持重物試一下,第一種特別彆扭。你會感覺肚子,側腹,屁股很難受,整個下半身都處在非常用力的狀態。

這是把小林流發力的鍛煉效果給放大之後你會得到的反饋。你可以根據這個來探知自己在練習直拳的時候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哪些肌肉上。

這個放大的方法也同樣適用於其他場合。

如果你練小林流,你想強化自己單下直拳的發力能力,你可以手持重物這麼練。

但是,反過來,空擊是否可以強化你手持重物旋轉軀幹發力的能力?極難。

「讓球飛吧」極真會單下直拳發力爽快,不用憋著,很舒服。

單下直拳空擊的鍛煉效果是否有差異?我覺得幾乎沒有,甚至極真會的打起來更爽。

未完,有空繼續答。


謝邀~

極真體系的空手我沒有系統練習過,所以發力如何我也不好說,僅以我自己的練習心得講一下發力的技巧,僅供參考。

我們先看一下這個圖。

在我的觀察中,空手道的發力流程大致有這兩個差別,一個是像左邊那樣嚴格地蹬地、轉腰、送肩、出手,跟多級火箭似的從下往上節節加力。另一個是像右邊這樣,主要感受就是通過軀幹(小林流這邊主要是胯)的動作,同時向上和向下發力,就如同炮彈一樣,火藥在炮彈內部爆炸,向前使彈頭飛出,向後作用在彈殼底座上。

左邊這種發力的感覺是明顯地力從地起,暢快地把力量送出去,和智男兄說的「讓球飛」的感受一致。右邊這種從中心開始向兩端散開的發力,則因為人不可能像炮彈一樣彈殼彈頭分離,會感受到明顯的肢體拉扯,需要一些技巧來抵消這個感覺,這就和智男說的「不讓球飛」一致,抵抗拉扯的這些肌肉其實特別需要注意,它們和出拳息息相關,感受到這點的話就能體會到自己具體在用什麼部位打拳,練得也就更明白些。

極真會是不是上面講的左圖發力我不敢妄言,但小林流的主要發力方式給我的感覺是右邊這種。一些資料里提到小林流的特點有「由內而外發力」,指的大致就是這種從胯(丹田)把力量由內而外炸開的感覺。

左邊這種發力會有明顯的轉腰送肩,在步伐較低較大的時候更能體會到,它的好處是能最大化利用姿勢結構上的優勢,由此增大拳重,攻擊距離也會相對更遠些。但發力距離較長,發力鏈配合度不夠(練習水平不夠)或者體能下降時很容易因發力時間過長而變成推的感覺。有些人練習度不夠的情況下,打空時容易把自己向前送出去失去平衡。

右邊這種則一般在小步伐時方便用出來,好處是這種發力有脈衝的感覺,發力距離短,發力過程急促短小,由此增加了拳速,但這個打法體能消耗大,距離相對較短,並且體能衰退後很容易發力動作變形,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一些練習度不夠的朋友因為沒有向前頂的感覺,剛開始真正擊打物體時容易自己首先站不穩往後倒。

上面所講的是啟動和空擊時的感受,實際擊打物體時身體如何應對衝擊,小林流這邊也主要有兩種技巧,一種我們國內喜歡稱為寸勁(Chinkuchi),另一種則叫鞭勁(Muchimi)。

寸勁的情況是這樣的,打到目標後追求最大體重壓入的效果,拳打到目標時,身體主動抵抗反彈力,這種方式有很大的碰撞感,對方被完全命中時,要麼硬吃一拳,要麼被打退,總之攻擊方有種寸步不讓的霸道,給人的感覺非常強硬。

鞭勁在國內空手道界已經被當作是我們小林流的一個典型標誌了,它是以一股脈衝的方式把力量打透,接觸時間短,並且不抵抗反彈力,這裡就涉及到一個特殊技巧:回胯卸力。這個動作會讓胯部動作更加誇張和顯眼。

在之前的那個圖中,擊打的目標是一個長木板,叫做「卷藁」,它有著很強的彈性,可以模擬人體軀幹的質感。在下面的圖裡,我們通過擊打卷藁的動作來看一下回胯的具體操作。

圖一

圖二

第一個圖裡是送胯把拳打透進目標,第二個圖裡則是在目標反彈的瞬間主動回胯卸力。在高窄的步伐下,人本身的姿勢結構抗衝擊能力並不是最強,很容易因為無法抵抗衝擊而失去平衡的,實際對打中的表現就是打人時自己容易被頂退了回去。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除了像寸勁那樣站定抵抗反彈以外,還有一個選項就是把這個反衝力給卸掉來保持平衡,鞭勁的回胯就是這第二種解決方案。因為不需要鎖定關節肌肉抗衝擊,一定程度上能夠保持動作和移動的靈活性,所以一些連續動作中比較容易出現這類發力,甚至可以以此發力做到不大幅度收拳的情況下單手連續攻擊,如同氣錘。

另一方面,主動回胯卸力,可以最大限度地把衝擊震蕩留在目標內而不是傳回自己身體,這樣更可能達到打悶對手、造成內傷的效果。這個過程可以想像一下撞鐘,如果木槌沒有及時和鍾脫離接觸,那鐘聲就不夠洪亮,因為震蕩給傳回木槌和撞鐘人了。在練習空擊和型時,甚至是在練習擊打卷藁時,為了放大體會回胯技巧,還會故意做得更明顯,所以顯得扭得更加厲害,這其實並不是真正應用時的樣子,實際情況中胯動短小而急促,目的不在於做出扭的樣子,而在於卸力和放鬆。

回過頭來,有朋友說極真會的一些前輩也會胯部彈抖發力打人,這點我觀摩過極真的比賽,也確實看到過。我覺得這倒不一定因為前輩們有小林流底子,而是因為體力充沛時想達到快速出拳的目的,有一定練習水平的人自然就會悟出和用上這種胯部彈抖的發力。為了某個確定的動作目的,身體會順應本能地去做相應的調整,通過一定密度的反覆試錯和強化練習,自然而然地就能整理出最佳的運動模式。所謂某流派的獨門發力技巧,它本質上只是把人體的某種本能和經驗進行提煉,並且加以強調,所以外流派有的人能做到類似的動作也是很正常的事呢。

最後,獻醜放一個我自己最近打的型(小林流拳士會公相君大),可以看到一些動作有明顯的回胯(便於連續動作和卸力,很符合大家認知的符號化的小林流),有一些動作則是沒有明顯回胯(便於抵抗衝擊和突入,可能類似大家見過的其他流派技巧)。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czNDA2NDM1Mg==.html?spm=a2h3j.8428770.3416059.1

小林流拳士會公相君大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czNDA2NDM1Mg==.html?spm=a2h3j.8428770.3416059.1

當然,我水平有限,還在練習之中,僅藉此說明一個流派的發力可能包含多種,兩個流派之間的發力可能有重疊的部分,並不一定非此即彼,以包容學習的眼光去看待外流派甚至其他武術的技術,可能更能有利於了解自己流派的特點。


居然拿極真跟小林流比,怎麼比啊。小林流是沖繩三大古流派之一。極真除了推胸半推式出拳還怎麼打? 或者哪個極真告訴我下我你們有多傳統?

事實就是現在的極真丟掉了傳統


至少在國內很多極真會的人也會這種彈胯的那種感覺的直拳的,這和第一批人大多有小林流的功底有關吧。


空手道的品勢套路!叫什麼名字


極真黑帶去參加小林流的講習會了,樓主你這是想挑撥離間?破壞我空手道界內部和諧?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人們對於套路和品勢、型的態度差異?
為什麼東亞的武術(長拳、空手道、跆拳道)幾乎全都是利用肢體末端進行攻擊的,而且相對來講距離很長,但是東南亞(泰拳、印尼的silat)多是利用膝肘等關節進行攻擊,而且近身短打偏多?
諸位怎麼看待某些極真空手道場在貼吧欺行霸市行為?

TAG:空手道 | 極真空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