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港文化遺產連載】之二十七 基督教堂
n n西方基督教傳統上分為舊教、新教及東正教,國內一般稱舊教為天主教,像西班牙、法國等為傳統天主教國家,新教稱為耶穌教,而國內一般將新教稱為基督教,英美等國為新教國家,而俄羅斯等東歐國家則是信奉東正教。貴港地處廣西,晚清時代的廣西為法國勢力範圍,故在西方宗教上,貴港是受到天主教的影響最為深刻,本系列之貴港文化遺產之十 天主教堂遺存 里已作介紹,在此就不重複。到了清末及民初時代,廣西一地也不再是單純受法國勢力的影響,而成為英法勢力共同影響,在西方宗教上也體現出來,來自美國的基督教派浸信會從梧州溯江而上開始在各沿江城鎮進行傳道。
據民國《貴縣誌》記載:「基督教 舊派天主教清光緒初年傳入……新派耶穌教傳入稍後,民國十一年在城廂上柳社建福音堂,附設熙心學校教育盲童。各圩市設立教堂者計大圩自清季迄今設立天主堂三所福音堂一所(在郭東二里大圩泰安街)……木格圩宣道會木格分會民國初年設立,山東石龍圩福音堂民國十三年設立,東津信愛會福音堂民國二十二年設立,覃塘信愛會福音堂民國二十年設立」。涉及到基督教會的在貴縣誌中還有一條「中美浸愛**民國十二年縣人陳蕃誥等與美國教士合設借西街怡園為院址,贈醫藥以惠貧民,旋停辦」。
1990年《貴港市志》則記載得較為具體。民國年間基督教傳入貴縣。民國五年美籍華人施天恩、楊清華伉麗由梧州基督教宣道會來貴縣創建基督教信愛會,陪同前來的還有傳教士李三祥、黃勤基伉麗。初來時租私人房作為臨時教堂,後買下榕興街原林家祠堂作教堂,民國十四年拆毀祠堂,建立一幢四層樓作教堂,名為貴縣基督教信愛會福音堂,並以此為據點向貴港鄉鎮發展,先後在覃塘、東龍、大圩、木格、東津等地建立了教堂點。到民國三十年代,信奉者千人(跟天主教在貴港的信教人數相比確實是一個小枝叉,同時也沒有出現像整村整體皈依天主教的現象)。基督教跟天主教一樣,最初傳入貴港時都是以租民間私房作為臨時教堂用,然後再買地建永久教堂,所不同的是天主教堂創建在貴縣內城的中軸上,而基督教堂則在外城的東湖南畔將貴縣四大家族之首的林家祠堂原址上創建,都辦一些慈善事業,像貴港天主教辦了育嬰堂、幼兒園,而基督教也不例外,辦了專門收養盲眼兒童的熙心學校,1949年創建信愛小學,解放後由政府接管改名為榕興小學,再後來榕興小學改成貴城一中。
n n目前貴港基督教堂正在處於建設搬遷階段,新的基督教堂位於港北新區,由貴港基督教協會自籌資金600萬元進行建設。新教堂建成搬遷後,原教堂用地或將由東湖綜合整治建設方新疆某企業進行重新規劃,該新疆某企業會不會在原址建立貴港伊斯蘭教清真寺呢?(當然是E言在開玩笑!)
緊鄰東湖南岸邊上的貴港基督教信愛會福音堂教堂,前身為林家祠堂,於1925年創建為基督教堂。新基督教堂落成搬遷後,該址是成為貴港基督教堂遺址還是基督教堂舊址呢?
緊領著原貴城一中,前身是由基督教堂於1949年創建的信愛小學,解放後改榕興小學。今為縣東小學,貴港二大西方派別宗教在此摻合成一體:縣東小學原先是在貴港天主教堂主體上創建,前些年搬遷到今基督教曾經創辦的學校舊址上。西方宗教拋開政治上的爭端,從學校教育方面而言,對貴港留下的則是幾代人的小學母校之前身:天主教堂原址創建縣東小學(反帝小學),基督教則遺留下榕興小學(後身為貴城一中)。
【楊旭樂文/圖】
原文地址:貴港文化遺產之二十七 基督教堂 - 抓拍貴港 - 紅豆博客
推薦閱讀:
※【貴港文化遺產連載】之四十二 寶江
※壯族圖騰是什麼?
※廣西為什麼叫壯族自治區,我在首府南寧卻體會不到什麼壯鄉文化?
※吔屎啦怎麼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