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早上忽然想吃面 這就開出了一百公里……
周末早上睜開眼忽然想吃面,要不去常熟吧,一直想嘗嘗當地的蕈油麵,嗖地一下我們就出發。
朋友說:你去趟常熟,感覺像去常熟路(上海市中心知名馬路)一樣……可不就是一腳油門的事情么?蕈油麵
開到常吉麵館的時候,我們剛剛好趕上了鬧猛的午市。這家麵館以蕈油麵而出名,蕈,念xun(音訓),是一種野生菌。這幾枚黑不溜秋的就是松樹蕈了,遵循著自然界「長得丑的往往好吃」的法則,它有著跟外表不相稱的柔軟,體內蘊含著超乎尋常菌菇的鮮。
略微遺憾的是,這裡用氣味濃郁的菜籽油來做油封,有點奪了菌菇天然的香。
為了不枉長途奔襲而來,我們又點了店裡最貴的野山蕈油麵,感覺像加強版的蘑菇,卻吃不出高明之處,後來我問帳台的老爺爺,他倒也坦率,說現在到哪兒去找這麼多野生的蕈啊,要不是人工種植的,要不就是從雲南來的。
行吧,再加個脆鱔澆頭。
脆鱔是常熟名物,我之前寫過上海新閘路上一家「脆鱔面」,既然到了發源地,總歸要吃一下。將鱔魚油炸再配以香料,就成了常熟人的脆鱔,傳統上各家都有自己的香料配方,這裡畢竟是老店,滷汁調得十分老道,吃起來鬆脆鮮香,但是18塊錢才這麼幾粒黃鱔,實在不過癮。一碗面下肚,先墊個底,繼續吃下一家。
吃心貼士:常熟人也喜歡來這兒吃面,門前停車位緊張,不要亂停,警察叔叔也來吃面的。春筍春肝
走進含暉麵館便覺得春意盎然,這裡新增了許多時令澆頭,菜牌看著喜人。
因為常熟人認為春天的豬肝毒性比較小,所以春季最宜補肝,還索性把豬肝喚作「春肝」。
蔥爆春肝:
油燜春筍,一碗嫩筍、炒得粗獷,吃得春心蕩漾。
說起來常熟是蘇州下轄的縣級市,但卻沒有繼承多少蘇式面的細巧傳統,反倒更接近淮揚一帶的家常麵條風格。
含暉麵館的兩大招牌是三鮮面和酸菜魚面,用的都是肉絲菜湯的底子,加了許多雜燴的澆頭,沒什麼來由,倒也熱鬧。
吃心貼士:這家麵館有個混亂的叫號系統,所有人都擠在廚房口,阿姨喊破喉嚨,食客等得辛苦,用餐高峰請做好戰鬥準備。
松樹蕈
兩碗面下肚,半飽,到興福寺散步。
興福寺是常熟古剎,唐代詩人曾在此吟出名詩: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初春時節,桃花綻放。不過我們可不是來求桃花運的,而是專程來吃面的,因為此地正是松樹蕈油麵的發源地。傳說興福寺的松樹下長的蕈鮮美異常,起初寺里的和尚摘了野菌做蕈油麵當素齋,後來就漸漸成為了常熟的當家美味。
如今,寺外的虞山腳下,滿山坡都是麵館,氣氛相當感人。
最大的兩家可謂相愛相殺:望岳樓和老麵館,各自說自己正宗,招牌里隱隱帶著火藥味。我們倒沒有深究,隨意挑了家落座。
三百年的板栗樹下,嘗一碗松樹蕈油麵,滋味只是平常,略帶景點餐廳式的粗糙,這大概就好比跑到南翔去吃小籠包的感覺吧。烘山芋五塊錢一斤,賣山芋的阿姨豪爽,說:「山芋是山東的,人也是山東的!」
剝開來是紅心的,又香又甜,最佳餐後甜品。上海滿大街都是網紅,似乎很難找到烘山芋了。當地的綠茶,10塊一杯,我們就在山裡喝茶聊天,聊到日落西山,進城吃飯。
虞山蜿蜒入城,所以常熟有「十里青山半入城」的說法。
蒸菜 鱔絲 豆腐得意樓是城中頗有名氣的館子,我們到的時候還沒到飯點,員工們正聚攏在美國隊長的盾牌下吃飯。
盾牌旁還掛著一塊「常熟蒸菜示範店」的稱號,服務員倒是自謙:那些都是虛名啦,我們老闆以前是常熟評彈團的團長和電影公司老總,很有名的文化人……果然我看店裡有許多懷舊元素的混搭,幾樣上海產的老物件像是從片場里走出來的。蒸菜,是常熟當地的特色菜式,傳說是古代八仙從天宮食府帶到民間的菜式,老菜譜里有翡翠金磚、招財進寶、神仙草雞、南腿鴨方……
其實蒸菜更類似江南一帶的全家福,跟浦東的老八樣也頗為相像:鹹肉爆魚、蛋餃肉皮,幾款土菜拼得挺有模樣。蚌肉炒青菜,農家菜手勢。
江南各地都有響油鱔絲,常熟的做法跟蘇式和上海的完全不一樣,不講究響油和胡椒,而是直接用洋蔥炒,還挺洋氣的。
蕈油豆腐是本地名菜,還是沾了興福寺松樹的光,這裡用的是「鳳凰豆腐」,據說用了古法來做,滷水味道頗重。
貼士:得意樓主人有個性,價錢在當地偏貴。
水芹 桂花 糯米
回上海前還能再吃一頓,我們在常熟百年老店王四酒家和本地人氣餐廳大方元里糾結了一下,選擇了後者。
這裡會做一些大型餐廳的菜式,兩道大菜:天目湖魚頭是店裡主推的菜,但其實這已經吃到溧陽了,揭蓋投香菜,魚頭夠大,魚丸里澱粉加得不多,還帶著小刺。花雕雞,花雕干燒雞雞一個鐘頭,我之前寫過在王思聰的酒店裡吃的一道神仙雞(點擊可見)。常熟朱家弄宅基一帶出一種上乘的芹菜,叫「弄里芹菜」,這裡出的就是簡單的澆汁水芹,醬油調得不好。豆苗茶饊倒是很有意思的菜,茶饊比淮安吃到的更細巧,酥脆可人,豆苗是當下流行的生食小蔬菜,搭配毫不違合。甜品雙輝:甜品的食材用的都是常熟的好物產啊!桂花板栗羹,遺憾勾芡勾成了一碗糨糊。常熟的糯米特別好,上海的點心大王王家沙用的糯米就是常熟出的,本地特產一種「鴨血糯米」,米粒殷紅如鴨血,晚清光緒帝師、常熟人翁同龢每年秋後將血糯、香粳、四黃雞及桂花栗子作為貢品上獻朝廷。本地用血糯加豬油和白糖炒出來,再撒一把松子,肥潤香甜,作為常熟一日的完美收尾。更多美食與生活,歡迎關注微信「一片吃心」 或者 微博「吃心一片兒」!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