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支付行業的涅槃重生
01-29
2014 年的一篇預言帖《不做支付的巨頭,不是好的生態系統》,在 2015 年得到驗證。2015 年的一篇預言帖《未來一年,中國的移動支付市場會是什麼樣》,在 2016 年幾乎全面命中。其中「大量支付公司被戰略投資或者被兼并收購」這一觀點被多次驗證:美團收購錢袋寶,唯品會收購浙江貝付;,滴滴將全資收購持牌機構一九付的消息甚囂塵上。很多人慫恿我說 2016 年要不要再寫一篇,看看 2017 年會怎樣?在 2016 年 9 月的一個周末,一篇從 2017 年一直到 2019 年的預言文章出爐了。但在最後一刻我還是放棄公布出來,當時的心態是既然看得這麼准,幹嘛提前告訴別人呢?悶聲發大財不是更好嗎?但隨著時間步入 2017 年,我內心卻有一絲絲擔憂。各種跡象表明,2016 年那篇密而不發的文章里擔憂的事情,比想像中到來的更快。所以這篇文章的標題《2017 年,支付行業的涅槃重生》,並不是危言聳聽,to live or to die,it is not a question already。
以下的文字寫於 2016 年的 9 月。
微信從 IM 和社交切入支付如此成功,讓人感嘆跨界競爭的威力和可怕之處:挑戰你的是不同維度的打擊,而你無力還擊。但什麼是真正意義上的跨界似乎又沒有人說的清楚。我一直以來都信奉一個觀點:以行業劃分界限的工業時代分工體系是有缺陷的。雖然社會越發展,分工越精細,垂直行業越來越多,但大家能夠去競爭的東西始終是有限的,比如消費者的購買力、時間、注意力和認知度。所以看上去很多的「跨界競爭」在本質上並不跨界,因為它們在一開始就在競爭同樣的東西,只不過在行業劃分的時候被刻意分屬到不同行業罷了。所以體育產業跟娛樂產業是可以競爭的。周末是去看 NBA 比賽,還是去看好萊塢大片,對於大多數美國人就是一次消費和時間的選擇題。所以外賣行業跟速食行業是可以競爭的。大家叫外賣多了,吃速食麵和各種零食的訴求就少了。所以當一家美國 VR 公司喊出口號要幹掉旅遊行業的時候,我並不意外。行業之間的競爭也是一樣,大家都在競爭有限的人才和有限的資本的青睞。當一個行業越有前途(錢途),資本就會進入,同時人才也會到來。於是這個行業就越發強大高速發展,產生了很好的回報,接著更多的資本進入,更多的人才加盟,擁有螺旋上升循環的勢能。80 年代的計算機時代,90 年代的互聯網時代,都是這樣的例子。相反的例子是,一個行業如果無法讓資本獲得回報,無法讓人才獲得發展,就會失去他們,從而留下更少的資本和更劣幣的從業者,讓這個行業舉步維艱搖搖欲墜。這又進一步降低這個行業對資本和人才的吸引力,於是惡性循環就開始了。所以一個行業可以大力發展,是需要有主導者制定更加繁榮的生態策略,需要有足夠多的利潤去支撐資本和人才的回報。而這些,在即將到來的 2017 年的支付行業,我是有點隱隱擔心的。如果以手續費為主要商業模式的話,支付行業已經從一個薄利行業到了一個微利行業。在歐美基本 3% 左右的手續費,在中國整整少了一個數量級,最低可以到 0.1%。即使這樣,拼低價搶客戶的行為還在瘋狂繼續。一個沒有利潤的行業是絕對沒法創新的,我指的是積極意義上合規合法的創新。
也許很快就有人要反駁我說:「不對,中國這幾年移動支付的發展領先全世界,怎麼能說沒有創新呢」?原因很簡單,這個行業最大的創新力量不是來自於這個行業本身的盈利模式,而是攜帶其他行業戰利品的「價格補償」的降維打擊。所以可以看到的未來是,做社交的入場,做電商的入場,做手機的入場,做物流的入場,做零售的入場,做金融的入場。每一家背後都有很好的現金流業務,不差這千分之幾的手續費空間。於是,一個行業的規則,商業模式,生態系統基本被顛覆。很有可能有一天,支付圈聚會,基本是各行各業的人都有,支付更多是一個技術載體,而不是一個行業生態。再看看美國,銀行、卡組織、支付處理商、支付網關、收單機構、代理服務商,這是一個非常完整的行業版圖。3% 左右的手續費盈利空間,使得產業鏈上的每一環都可以坐擁豐厚的利潤。雖然有幾大巨頭競爭,但依然維持著行業的體面和健康。相反,很難想像 Google,Facebook,Mircosoft,Uber 各自擁有一家支付公司排排坐的場景。如果不出現大的政策層面的變化,2017 年過後,支付將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底層技術,各行各業都擁有的標配,任何有機會染指生態系統的公司都不會錯過的領域。行業的邊界就此打破。1. 由於手續費會持續走低,原有的商業模式也會坍塌,交易金額的意義會讓位於交易筆數,而筆數代表著用戶數和頻次,這也預示著支付最終會成為一個全新流量入口,基於流量思維的商業模式會成為主流。2. 而從流量思維展開看,「線上」 、「線下」的叫法也將進入歷史,未來是屬於全渠道的。
3. 再當全渠道普及到一定階段,電子貨幣就將大行其道,移動支付徹底消滅銀行卡和現金也會指日可待。4. 可以預見幾個主流的支付公司會進一步下沉為基礎設施,生態系統將孕育出更多垂直的新機會。5. 由中國引領的移動支付浪場最終也將席捲全世界,成為中國模式和技術走出去的旗幟。「支付的背後,是一個人的生活,而人們支付的每一分錢,都是向理想生活投出的選票」。2017 年,我們會不會見證一個行業的涅槃重生,我們拭目以待。
Ping++ 是企業信賴的聚合支付系統,提供專業的支付系統設計及解決方案,網站:www.pingxx.com 微信公眾號:@PingPlusPlus。
推薦閱讀:
※「收單第三方機構繞過銀聯」是怎麼做到的?在獲得收單資格的最初,收單機構不就必須接入銀聯繫統嗎?
※個人能申請支付介面嗎?
※第三方支付興起的這三年,銀聯是這樣生存的
※支付、清算、結算,究竟有何區別?
※有哪些匿名轉錢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