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普金科楊帆對話賈康:互聯網金融如何創新發展?
「互聯網金融」已連續四年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與往年不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著重強調了要防控風險:「當前系統性風險總體可控,但對不良資產、債券違約、影子銀行、互聯網金融等累積風險要高度警惕。」
不僅如此,眾多全國兩會代表委員也表示,互聯網金融的專項整治已進入新階段,在這一階段,將會有更多的平檯面臨清理整頓,如何在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基礎上,保障投資者利益,將成為監管層關注的核心。
在這樣的態勢下,我們如何看待互聯網金融的創新,監管層應該如何更好地平衡監管與鼓勵發展之間的關係,徵信體系如何進一步健全?日前,中國網政協頻道特邀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賈康,凡普金科創始合伙人&愛錢進首席執行官楊帆一起就這些熱點話題進行了深入討論,以期在互聯網金融走過野蠻生長階段後,為行業在監管的指引下實現創新發展和風險防控積聚正能量。
技術創新:金融科技是傳統金融發展的必然
在互聯網金融經歷了萌芽、野蠻生長、監管持續落地之後,關於互聯網金融、金融科技與傳統金融的關係,業界基本上已經達成共識:互聯網金融的出現,並非要顛覆傳統金融,而是傳統金融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必然產物。
賈康也更傾向於對互聯網金融的廣義理解:「凡是金融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的都可以納入到互聯網金融的範疇;當前主要的潮流不是互聯網金融要顛覆傳統金融,而是互聯網金融如何與傳統金融更好地互相滲透和融合,實現共贏。」以普惠金融為例,雲計算、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的應用,正在打破傳統金融供給的邊界,讓更多的小微企業不再遭遇融資難等問題,這正是傳統金融一直尋求解決,卻遲遲沒有真正實現突破性進展的地方。
事實上,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已經深入到各行各業和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聯網技術與金融行業的融合只是其中之一。畢竟,對於用戶來說,傳統金融服務獲取的便捷性、個性化等都或多或少受到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而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則很好地解決了這些難題。
在楊帆看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一是互聯網技術與傳統金融產品的結合,使這些金融產品脫離了過去線下網點的限制;二是互聯網技術與金融更加深入的融合,將產生更多的化學反應。「如今,隨著監管的陸續出台,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第一階段已經過去,第二階段才剛剛開始。」楊帆強調。
在互聯網金融的第二階段,楊帆認為,海量數據與金融行為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探尋它們之間的關聯,並根據這種關聯為用戶提供金融服務將成為核心所在。過去,金融機構在提供金融服務時往往會要求個人提供許多證明文件等;如今,除了這些傳統的信息外,人們在互聯網上活動的軌跡和行為數據也已經被記錄下來,藉助這些數據的分析,將徹底改變傳統金融服務的模式。
以凡普金科為例,公司目前正在致力收集散落在互聯網上的各類信息,並通過機器學習、人工智慧的方式,努力尋找海量數據與人們金融行為之間的關聯,創新金融服務。
「未來的世界一定是由技術創新所改變的,這一頁才剛剛掀起。」楊帆表示,「同時,技術創新的空間也需要制度創新來創造,在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的共同推動下,我們一定可以做到世界一流水平。」
制度創新:底線監管原則為創新留下更大空間
自2013年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全面爆發以來,關於行業的監管就一直在推進和調整。據統計,從2013年至2016年四年間所頒布的監管政策數量分別為1、5、9和15條,互聯網金融監管的不斷加碼也為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保障,但如何更好地平衡行業的規範和發展依然是一個重要課題。
對此,賈康表示,制度創新要給技術創新提供保障,制度的供給如果不符合科研規律,就不能充分調動人們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的積極性。事實上,與金融相關的監管一定是嚴監管,從目前互聯網金融領域監管政策的制訂看,制度的持續創新也在為行業創造新的發展空間和機遇。
作為行業從業者,楊帆更傾向於底線監管的方式,也就是說監管層把行業的底線規定好,讓市場去決定企業的去留,這樣做既能為創新留出空間,又能把控住關鍵的風險。對此,賈康也非常贊同,不過他也表示,底線監管一定是動態的,並伴隨著行業的發展不斷調整,由粗到細逐漸優化、分階段推進,以便更好地對風險進行把控。
不管怎樣,2017年對於互聯網金融行業監管來說都將是一個新的起點。目前,金融行業普遍面臨去槓桿壓力,國家對金融業的監管正在進一步加強,並明確要求要防控風險。這一方面意味著互聯網金融的監管將不斷趨緊,行業秩序將進一步得到規範,以便更好地服務於實體經濟,另一方面也意味著洗牌大潮將會席捲整個行業。
楊帆也表示,一個真正成熟的行業最終所形成的格局,可能只有幾十家企業,對於互聯網金融行業來說,也會經歷從現在的數千家到幾十家這樣一個過程,這必然會帶來全行業的洗牌,同時也會給監管政策的制訂帶來很大的挑戰。
徵信體系建設將成為防控互聯網金融風險的利器
由於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的時間較短,自身風險防控能力較弱,信用評估、風險定價和風險管理等方面都不完善。比如,由於行業機構間缺乏數據溝通和交流,行業的信用風險持續增加;同時,線下風控的盡職調查也增加了互聯網金融平台的運營成本,間接提高了企業的融資成本。因此,徵信體系建設正在成為互聯網金融持續健康發展的一個重要保障。
在賈康和楊帆的對話中,徵信體系建設過程中加強規範體系和市場機制相融合得到兩人的一致贊同。賈康表示:「我認為,比較合理的做法就是政府來管理整體架構並履行監管規則,同時調動企業的積極性,將徵信體系與企業手中的海量數據相對接,在數據使用上以符合經濟規律的方式進行交易,這樣才能形成合力,實現共贏。」
楊帆也表示,市場化的徵信體系建設才能讓徵信市場更加活躍、讓徵信服務更加完善。目前,很多互聯網金融機構都投入大量精力自己開展徵信體系建設,以更好地識別信用風險和欺詐風險,但這樣一來就大大增加了平台的運營成本。如果有一個較為健全的徵信體系,互聯網金融平台相應的風險就會大大降低,這同時也意味著服務費和利率的降低,從而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推動普惠金融發展。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對互聯網金融行業風險防控的加強,相應的監管政策也會持續落地,互聯網金融行業將整體進入洗牌階段。不過,這也將有助於行業秩序的進一步規範,使金融更好地服務於實體經濟。最終,那些規範經營、持續創新的優質平台也將脫穎而出,屆時,互聯網金融才能真正進入成熟發展階段,並在推動金融體系進步乃至中國經濟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本文為科技新媒體「常言道」(微信公眾號:changyandao1)出品,作者丁常彥。原創作品,歡迎轉載,轉載或引用請註明作者及來源。
推薦閱讀:
※這些理財,千萬別再碰!
※絕大多數人不知道這招,教你易賺難賠
※引進全球領先的信用評級模型,有利網風控值得放心嗎?
※盤點中國證券史上曾經的超級投資機遇:下一個超級風口在哪兒
TAG:互联网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