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有哪些患有孤獨症,但康復的很好,也有所成就的人?

據我所知,美國在研究孤獨症方面比較深入,也摸索出了各種康復訓練的方法。但國內在該症的研究,診斷,訓練都不夠好,深有體會啊,差點被一個醫生耽誤,細思極恐。

訓練得當,很多孩子可以恢復的很好,也有很多孩子在某一方面會很優秀。我想知道,該怎麼挖掘,培養。另外,這類孩子為什麼連上學都困難呢?國外的經驗,什麼時候能借鑒一下?


1. 不太清楚你具體想問的問題是標題的問題還是補充內容的問題;

2. 這個話題比較大。如果想幫助你的孩子我建議你可以看一些自閉症操作的相關書籍,或者在知網上面找一找相關文章看。國內的學術界並不是沒有在學美國,而是很多其他的因素導致學的這些東西沒辦法成為應用科學。國內不做學術在做應用的人,真正夠得上專業的簡直鳳毛麟角,無法服務這個龐大的人口。

3. 康復這個詞的本身就是毫無意義的,自閉症不存在「康復」,因為這個自閉症無法復原。你能做的最大的事情就是幫助孩子最大化的獲得他想要的生活。這不叫康復,也不叫訓練。這叫無限制的進步。

4. 有所成就也是非常狹隘的概念,你所認為的有所成就是什麼意思呢?這是很難定義的東西。如果一個自閉症伴智力發育障礙的孩子,我覺得他如果能夠習得一些能力有一份工作,哪怕是圖書館或者超市理貨,我都覺得非常有成就。成就不是拿別人來當作你的標杆尺碼,成就的含義還是要看孩子他自己本身能夠最大化的有哪些能力。

5. 上學難的問題是,如果孩子認知夠,無行為問題,可以上學;如果孩子認知夠但行為問題嚴重,學校不收,因為會影響其他通同學和老師;如果孩子認知和行為能力都欠佳學校根本不可能收的,會推薦你去特殊學校,也在九年義務教育內。


強烈推薦你去以琳自閉症論壇看看,目前國內最大的自閉症家長交流論壇,03年成立的,裡面有一個子板塊:「我家寶貝進步啦」,裡面各種星兒的日常記錄,有很多都是從03年開始記錄到今天,在我看來,裡面有太多有所成就的星兒,有考清華北大的、有結婚生子的,有能夠獨立生活和工作的,從文字記錄的行間,會讓你有一種置身於自閉症干預真人秀的錯覺,既可以學習很多干預方法,也可以激勵自己,基本上裡面的每個孩子走到今天,所達到的成績,都是一種奇蹟。每當沒動力的時候,我都會去以琳,品這一碗雞湯。


謝邀,國內的自閉症領域正在快速發展。最近北師大通過了應用行為分析師的培訓。雖然體系尚未成熟,中國也沒年有很多組織或科研人員來美國參觀學習。所以希望還是很高的。


你要看幾樣因素

1. 自閉症的嚴重程度。自閉症也分程度,輕微的可以透過各種訓練,最好可以做到,外行看正常,內行也要瞄。但如果是中度,甚至嚴重的,訓練只能幫助,要做到外行看正常是比中彩票還難。

2. 有沒有相伴的其他障礙。很多自閉症患者也會有智力障礙,多動症,讀寫障礙等等不同的問題。有其他障礙的會比沒障礙的差上好多。

3. 家庭支援。也就是家人能否配合復康訓練。我有病人家人完全不理,也有病人家人照顧得很好。和你說,孩子出來是兩個人


謝謝邀請。

至於外國怎樣,我沒親自去過,也僅僅是在報道中看到過,所以並沒有發言權。

我就講我這裡的三個孩子吧,成就之類的不敢說有。但,一個上了大學,一個讀了高中,目前高二,鋼琴十級,在香港國際鋼琴大賽中獲獎銀獎。

第三個是十一年,未能離開機構,仍然在做康復訓練。剛開始是無語言無自理能力還有攻擊行為的最嚴重的孤獨症孩子。

但是他現在畫的數字油畫,特別的漂亮。現在有基礎邏輯思維,會調皮搗蛋了,會做很多家務,最難的是有主動交流願望,有客人會主動打招呼,會表達自己的感情比如:我喜歡誰,我想誰了。等等。

這三個孩子到底哪個算是有成就?大概都不算吧,但前兩個是高功能孤獨症,後面這個是嚴重的孤獨症。那麼他們的康復和教育哪一個是最成功的呢?

從效果來說,最後這個孩子是進步最大的。畢竟前面兩個去了正常學校學習,就不再進行康復訓練和教育了。我相信對於他的能力來說,這已經是他的成就了。

孤獨症不該用我們正常人的世界的標準要求他們的,我們要用他們能力的提升程度來判斷吧還是!但願小星星們都成為有用的社會人。


其實恢復的好話跟程度關係是最大的。

高功能和阿斯伯格是可以在正常學校融合的,低功能的恐怕難了,即使在國外,也只能長期住機構。

自閉症家長對這一點感受恐怕最深刻,特別是孩子年齡大的家長,都深知:干預的結果好壞,最關鍵的是孩子本身的程度(最主要是智商,還有自閉嚴重程度)。

此外,寓教於樂的方式對自閉症兒童提升最大,簡單的說就是多跟同齡孩子玩,讓自閉症兒童在天性中學習。不過國內很多機構最大的問題是教學方式落伍,很多還是閉門造車,跟國外有一定差距。

最重要的一點。相對而言,發達國家都比較包容特殊人士,文化上消除了歧視,政策上有財政補貼支持,自閉症入學率比國內高,恢復情況普遍比國內好,這一點國內目前還比較落後,所以國內自閉症兒童融合存在很多問題,普遍恢復不好。

這個東西如果沒有整個社會的支持,靠個人和團體是推動不了進步的。


X國門薩亞斯伯格的聚會我參加了,大家都過的不錯,最後門薩聚會的演出里很多人都上台表演了(場面太大,我沒敢上)。我覺得年齡越大的越顯得淡定,越高深莫測。我向他們請教了不少關於開始工作了要注意什麼之類的問題,大家都有自己的經驗,還有一位,說話的時候一直看著我,讓我特別不自在。他應該也不愛看人眼睛啊,不知道他怎麼克服的,我都是以看眉毛,掃視,看鼻子之類的方法,他是真的看眼睛??


我成年後在外國被確診有為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現在在外國上大學讀計算機,我小學在國內上的,中學在國外。上學真的挺困難的,我是女孩但是沒發理解其他女孩的社交規則,害怕去學校但不好意思和別人說。小學時我各種逃/放棄感興趣的課外班因為我害怕和不認識的一大堆陌生小孩在一起,現在想起來很後悔。講真這個沒發康復,隨著年齡增長我學會了很多社交手段,但是跟人聊天還是一件非常非常累的事情。希望我的經歷能幫助到其他人。


恢復的好不好與小時候診斷的程度有很大關係,AS和高功能與重度自閉症無法比的,診斷為重度自閉症成人後是達不到診斷為As成人後一樣的水平的。還有恢復好的是那部分一些其他障礙輕微損傷原因造成的自閉症的表現,算不上真正自閉症,對情感理解很好。第一自身程度對干預影響最大,第二是後期干預方法,干預持續的時間,家庭人員的支持,以級社會周邊環境的支持,第一條起這決定性因素


感覺這是一個很宏大的題目啊。

自閉症恢復的程度顯然是和孩子本身自閉症的程度呈明顯正相關的。

目前我知道恢複比較好的是青島以琳創始人方靜老師的孩子,香港大學博士畢業,還在公司有一份工作。可是人家孩子是阿斯伯格啊,貌似3歲就認識上千字了。而拯救威力中的威力,最終不過是有一份超市裡的整理工作。可是人家威力小的時候是重度自閉啊,什麼都不會啊。究竟誰康復的更好,顯然沒有統一的評判標準。

至於成就,我等大部分人都是芸芸眾生中的普通一員,尚且沒有什麼成就,自閉症的孩子要求就不要這麼高了吧。


前段時間,單位來了一個女孩,十八歲,叫夢緣,被稱為「台灣鋼琴公主」,這孩子剛來和我面對面聊天時我還以為這是某一個台灣專家,直到看到她在樓下迎接每一個下課的孩子並逗他們開心時才知道原來說的自閉症少女是她,她對著小孩們不停的做鬼臉,高興的給他們說自己是大星星。

到了中午治療師們吃完飯都到教室準備聽夢緣演講時,她說什麼也不來,說是到了吃飯的時間了,這個時間就應該吃飯,沒有辦法,孩子媽媽給我們演講了,看了她很多視頻,夢緣小時候是診斷為重度自閉症,現在為阿斯伯格,孩子有音樂上的天賦,很多樂器都是自學,經常參加兩岸三地的障礙群體大會,也得到很多獎。孩子媽媽功不可沒,從幼兒園陪讀到高中,現在到處宣傳,希望中小學能接受這類孩子。

聽孩子媽媽的講述感覺這個單親媽媽的不容易,做治療師的我們也感慨萬千,我們現在做的是很特別,很了不起的事情,沒準,以後我們旁邊的孩子也能像夢緣恢復的這麼好。

夢緣現在台灣讀大一,不能家長陪伴,但是也給夢緣在學校找了同學幫忙,一周幫助夢緣兩個小時去熟悉校園。


國內不清楚 美國有個康兒。自閉症 現在快高中畢業了吧 可以參加校辯論隊


推薦閱讀:

阿斯伯格兒童語言發展情況如何?
各位AS們,人緣怎麼樣?
阿斯伯格不甘於總是被嘲笑欺負,怎麼辦?
我是北師大在讀研究生,現在實習班上有一個患有阿斯伯格綜合征的女孩,請問我應該從哪些方面幫助她?
成年阿斯伯格綜合征可能喜歡上一個人么?是什麼體驗?

TAG:自閉症 | 阿斯伯格綜合征AspergerSyndro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