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強查理大橋攻略:30組雕像30個故事(一)

來布拉格的遊客沒有一個會不到查理大橋來,它不僅是布拉格的地理中心,更是遊客心中的第一景點。我們在布拉格的幾天里,每天都會經過這裡,看日出日落、人來人往,仰望雄偉的聖維特教堂,俯瞰寬闊的伏爾塔瓦河。這座橋最早由查理四世出資建於1357年,取代了此前被洪水衝垮的朱迪思橋,是伏爾塔瓦河上現存最古老的橋。很長一段時間訛傳它由著名建築家彼得?帕爾萊勒設計,後來證實他只是部分參與。大橋主體由並不十分出名的捷克石匠或者說橋樑專家Oto設計,1402年建成。橋長515.76米,寬9.4-9.5米,共16個橋拱。起初就叫石橋或布拉格橋,直到1870年才更名為查理大橋。傳說查理四世請占星師確定了建橋的具體時辰,20世紀天文學家Zdeněk Horsky研究推測為1357年7月9日5點31分,按捷克書寫方式形成了有趣的1-3-5-7-9-7-5-3-1的奇數迴文。從17世紀末開始橋上陸續塑立起30組雕像,大多為巴洛克雕塑家完成,使這裡成為一個巨大的露天巴洛克雕塑展。

下面我按30組雕像從東到西,先南後北逐一介紹。東起南側第一組為聖伊華。奧地利雕塑家馬蒂亞斯?布勞恩(Matyá? Bernard Braun,1684-1738)1711年創作。它由查理大學法學院出資,刻畫的是律師的主保聖人聖伊華幫助老人、寡婦和兒童的情景。下方浮雕描繪他調解一對母子之間的糾紛。聖伊華(1253-1303)出生在法國,畢業於巴黎神學院,任宗教法庭律師,專為窮人辯護。他在自家建立孤兒院、醫院和救濟所,自己卻睡在地上,1303年不幸病逝,此後被教宗克肋孟六世封聖。

東起北側第一組為聖母瑪利亞和明谷的聖伯爾納鐸。德國雕塑家Matěj Václav J?ckel(1655-1738)1709年創作,奧塞克的西多會修道院出資。雕像中間是懷抱耶穌的聖母,她望著右下方的伯爾納鐸。聖母下方是天使舉著主教冠冕,左邊的天使托著與耶穌受難相關的聖物。聖伯爾納鐸(1090-1153)出生在法國,1112年加入新興的隱修會西多會,隨後帶領一批修士在法國北部山谷中創建了一座修道院,從此那裡被人們稱為「光明之谷」,簡稱明谷。其學生當選為教宗恩仁三世。當時聖伯爾納鐸寫了著名的《勸思考書》懇請教宗務必保持警醒。此書成為後任教宗的必讀之作,其中一句名言是「記住你不是君士坦丁大帝的繼承人,而是一個漁夫的繼承人。」

南側第二組為聖芭芭拉、聖瑪格麗特和聖伊麗莎白。德國雕塑家Jan Brokoff(1652-1718)和他的兒子Ferdinand Maxmilián Brokoff(1688-1731)創作於1707年。中間的聖芭芭拉是天主教十四救難聖人(源自14世紀黑死病時期)之一,克發燒、猝死。左邊的聖瑪格麗特於公元304年殉道,傳說她在獄中手持十字架擊退了撒旦變成的毒龍。右邊的聖伊麗莎白為聖母瑪利亞的表姐,施洗者聖約翰的母親。

北側第二組為聖母瑪利亞、聖多明我和聖托馬斯?阿奎那。Matěj Václav J?ckel創作於1708年。中間是頭戴皇冠懷抱耶穌的聖母瑪利亞站在月球上(無玷形象)。左邊是多明我會的創始人聖多明我(1170-1221)。右邊的聖托馬斯(1225-1247)是天主教著名神學家和哲學家,他有大量著作,尤其是對亞里士多德和《聖經》的注釋最為著名。

南側第三組為聖殤。捷克雕塑家Emanuel Max(1810-1901)1859年創作。左邊是聖母懷抱從十字架上卸下的耶穌,右邊是抹大拉的瑪利亞親吻耶穌的手,中間站立的是福音書作者聖約翰。此處最初為Jan Brokoff於1696年完成的聖殤雕像,也是當時大橋上的第一尊巴洛克風格的石頭雕像,1859年被移到佩特任山下的聖嘉祿醫院,同時以現在的雕像取代。

北側第三組為十字架和骷髏地。1361年查理四世統治時期這裡曾樹立過一個木質十字架,1419年被胡斯信徒破壞,1629年重新樹立的十字架又在三十年戰爭中被入侵的瑞典人所毀。現在看到的是1657年在德累斯頓購買的1629年製作的金屬十字架。十字架上的希伯來文為1696年添加,當時作為對一位當地猶太領袖的懲罰,他被要求出資製作這組稱讚基督的鍍金經文:「聖哉、聖哉、聖哉,萬軍之主」。1666年十字架兩旁曾各增加過一尊雕像,但它們在1861年被Emanuela Max創作的聖母瑪利亞(左)和福音書作者聖約翰(右)雕像所取代。

南側第四組為聖若瑟和耶穌。Emanuel Max的哥哥Josef Max(1804-1855)於1854年創作,為布拉格商人Josef Bergmann出資。雕像中耶穌的父親聖若瑟手持象徵純潔的百合花,腳踩在木工架上,身旁的小耶穌做出祈福的手勢。這裡最早原本是Jan Brokoff於1706年製作的同名雕像(當時正值約瑟夫一世執政),不幸的是該雕像於1848年毀於戰火。

北側第四組為聖安妮。Matěj Václav J?ckel創作於1707年,由布拉格新城的指揮官魯道夫伯爵出資。中間是耶穌的外祖母聖安妮抱著小耶穌,左下方是聖母瑪利亞。

南側第五組為聖方濟各??沙勿略。由出生在波西米亞的雕塑家Ferdinand Maxmilián Brokoff於1711年創作,查理大學神學院與哲學院共同出資。聖方濟各??沙勿略(1506-1552)是耶穌會的聯合創始人,也是首位前往南亞和東亞傳教的天主教徒。雕塑中他站在正中手舉十字架為左邊跪著的印度首領施洗。右邊的兩個男孩,後面手捧書本和法冠的正是以雕塑家本人為模特。前面的男孩捧著用貝殼盛著的施洗用水。下方托舉聖壇的四位人物分別為中國人、韃靼人、印度人和衣索比亞人。1890年洪水泛濫時雕像原作墜入河中。現在看到的是捷克雕塑家?eněk Vosmík(1860-1944)於1913年製作的複製品。

北側第五組為聖西里爾和美多德。捷克雕塑家Karel Dvo?ák創作於1928-1938年,由教育部出資。此處原為Ferdinand Maxmilián Brokoff於1711年創作的聖依納爵??羅耀拉雕像,1890年洪水泛濫時受損,現存於Lapidárium國家博物館。Karel Dvo?ák創作時正值共和國成立十周年,教育部不希望重新塑立不受歡迎的耶穌會創始人聖依納爵的雕像,因此選擇了最早將基督教帶到這裡的兩位聖人兄弟。左邊手捧聖經和教堂模型的是西里爾,右邊高舉右手的是美多德,下邊是摩拉維亞民眾。

南側第六組為聖克里斯多夫。Emanuel Max 1857年創作,由布拉格市長Vaňky出資。1720年?pork伯爵曾計劃請馬蒂亞斯??布勞恩製作查理六世雕像向國王致敬,無奈當時這個位置被守橋崗亭佔據。1784年洪水將崗亭和五名警察一起衝到河中,只有一人獲救,崗亭隨即取消。這尊雕像描述了傳說中聖克里斯多夫背耶穌過河的故事。克里斯多夫身強力壯,曾立誓要服侍世界上最強大的君王。他發現表面強大的魔鬼實際害怕十字架,因而認定耶穌基督才是最強者,於是專門在河邊背人過河,積德行善。一次他背一名男孩過河時發現這男孩體重驚人,便對孩子說「你重到有如世界背在我身上」。男孩應道:「你背負的不只是全世界,還包括它的創造者」,原來男孩正是耶穌假扮。

北側第六組為施洗者聖約翰。Josef Max創作於1855年。表現了施洗者聖約翰的獨自形象。這裡最早是Jan Brokoff於1706年創作的約翰為耶穌施洗的雕像,該雕像在1848年革命中被毀壞。

南側第七組為聖方濟各??波吉亞。Ferdinand Maxmilián Brokoff創作於1710年。聖方濟各??波吉亞(1510-1572)是西班牙耶穌會傳教士,曾前往南美洲傳教。在這組雕像中他位於中間,左邊是天使手持一面帶聖母像的橢圓板,右邊的天使托著聖體匣。下方基座上的骷髏頭是為紀念聖方濟各??波吉亞所在時期的皇后伊莎貝拉(1503-1539,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的皇后)。我們來的這天雕像被移走維護,此處只留下一塊說明牌,下面是我從網上找來的照片。

北側第七組為聖諾伯特、瓦茨拉夫和西吉斯蒙德。Josef Max於1853年創作,由斯特拉霍夫修道院出資。這裡最初為Jan Brokoff於1708年創作的雕像,因石頭材質問題而毀壞。現在的雕像由三個人物組成,中間手舉聖體匣的聖諾伯特(1082-1134)來自科隆選侯國,他創立了普雷蒙特雷修會。左邊舉旗的是聖瓦茨拉夫(907—935),右邊佩戴王冠和寶劍的是西吉斯蒙德(1368—1437)。

南側第八組為聖魯德米拉和聖瓦茨拉夫。馬蒂亞斯??布勞恩1720年創作,1784年才被放到這裡取代原有的Ottavio Mosto於1701年創作的聖瓦茨拉夫雕像。現在這尊雕像描繪了聖魯德米拉教孫子瓦茨拉夫讀書的情景。基座上的浮雕描繪了聖瓦茨拉夫被弟弟博列斯拉夫殺害的情景。

獲取更多原創遊記和旅遊攻略,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書蟲游世界

《世界美如斯之捷克篇》捷克遊記全文電子書;《捷克歷史與景點攻略》全文電子書
推薦閱讀:

山東省各地市都有哪些值得一逛的市縣級博物館或專題博物館?
三星堆 奇馬真假?用途?
陝西省各地市都有哪些值得一逛的市縣級博物館或專題博物館?
有沒有像「吃醋」這樣有典故有意思的俚語,辭彙?
為什麼有人說中國沒有哲學?

TAG:出境旅游 | 布拉格 | 人文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