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國學
《毛主席語錄》是毛主席的語錄,是中國革命的語錄,想讀懂它,先要了解毛主席他革命的一生以及中國革命的歷程。同樣,《論語》是孔子的語錄,也是一部國學經典。所以,我們要讀懂《論語》,也要先了解孔子的生平事迹,同時還要對國學有一個基本的認識。
國學之熱,其由來久矣。然而,兄弟開始留心國學,並發現它所蘊藏的巨大價值,則是在讀了《南懷瑾講演錄》之後,當時我已經離開大學校園兩年了。這薄薄的一本書,是南懷瑾先生幾次講演的合集。在書中,老先生極力推崇國學,他說:「真的學問啊在中國文化之中,在古老的這個經典裡頭。」他認為,大至社會,小至家庭,諸般問題,我們都可以在中國傳統經典中找到答案。這一發現令四處碰壁陷入迷茫的我十分興奮,從那時起,兄弟便踏上了研究國學的漫漫征途。其實也不敢說是什麼研究,也就是「讀傳世經典,賞名家大作」罷了,充其量不過是拾前人之牙慧而已。古人云:「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生活里的困惑,若找到了解釋,兄弟拿出來與大家分享交流,若找不到,也拿出來向各位求教。我姑妄言之,各位姑妄聽之,縱無甚所得,亦可作茶餘飯後之一消譴耳。
什麼是國學呢?時至今日,雖說兄弟翻過幾本古書,認識幾個古人,可也不敢冒然對國學下一個定義。章太炎先生說:「國學很不容易講,有些也實在不能講,必須自己用心去讀去看。」但是,能不能講,暫且拋開,關於國學,兄弟至少可以作出以下兩點判斷:
一、國學是相對於西學而言的。
國學者,學問也。為什麼要在「學」字前面加上這個「國」字呢?這還有一段來歷,往事不堪回首,但不得不說。自古以來,學問沒有東西之分,亦無中外之別。學問就是華夏的學問,蠻夷是沒有學問的。正如孔子所言:
0305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為方便起見,本書中引自《論語》的話,前面均會標記四位數字。前兩位表示第幾篇,後兩位表示第幾章。如0305表示這是《論語》第三篇《八佾》中的第五章。
諸夏:夏,中國之人也。古代「中國」二字的含義與今天不同,「中」是專就地理位置而言,文化最為發達的中原諸國居於中心,四周為落後的蠻夷戎狄所圍繞,所以稱諸夏為中國。大概中原第一個統一的王朝以夏為號,所以用「夏」作為中原諸國的代稱,諸夏便是指中原諸國,常常與夷狄對舉。
夷狄:所謂「東夷西戎南蠻北狄」,均是指尚未開化的、文化相對落後的少數民族。
這些夷狄之國,男女雜處,父子相殘,雖然有個名義上的君主,不過蠻夷就是蠻夷,這不能改變他們沒有禮樂仁義、君不君臣不臣的事實。而我堂堂華夏乃禮儀之邦,即便沒有君主,也要比蠻夷之國強上百倍。此之謂「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用今天的話來說,沒有進入文明階段的社會,談不上有什麼學問。可到了大清國的末年,那是皇皇天朝已日暮途窮之際,洋人們來了,他們不但開著火輪船,拿著洋槍洋炮,還帶來了全新的學問,奇怪的思想。本來嘛,這些金髮碧眼的蠻夷,我們泱泱中華、禮儀之邦本不必將其放在眼裡!不過……後來情形我想各位耳熟能詳,什麼條約、賠款,什麼喪權、辱國,無須兄弟贅言。此時國人開始覺醒,洋人不但有先進的技術,而且還有他們自己的學問,他們自己的禮樂制度。洋人——我們以前視為蠻夷的洋人,是可以與華夏並立的。他們的學問,也就是西學,我們應該承認並加以研究,正如張之洞所提倡: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清室派遣幼童出洋留學,其前提便是承認西學的地位。
可接下來呢,大清國仍舊風雨飄搖,內憂不得解,外患不能除。那曾經有過康乾盛世的天朝上國,一再被洋人凌辱,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甲午海戰一敗塗地,八國聯軍進北京,皇太后和皇上倉皇逃出紫禁城,狼狽不堪。慈禧老佛爺可是一生跋扈,何曾吃過這個苦頭?即便洪、楊等人煽動愚民而建立的太平天國終被剿滅,即便洋務運動搞得風生水起,成就斐然,即便有李鴻章、張之洞等數位中興名臣,即便老佛爺、光緒帝都是意圖恢復,不想讓祖宗的基業毀在自己手裡……但大廈將傾之際,個人終歸無可奈何。到辛亥年鬧起了革命,南有孫文成立民國,聚攏人心,北有袁世凱賣主求榮,圖謀不軌。而攝政王載灃實乃無能之輩,帶著一個還不懂事的孩子,唉,還是那句老話兒——再結實的瓦房也過不了百年。最終,這大清國還是亡了。
此時,國人不得不承認,洋人不但可與我華夏並立於世界,還把我們遠遠地甩在了身後。於是,我們開始重新審視並遠離自己固有的學問,開始學習西學,崇拜西學。慈禧太后晚年實施新政,廢科舉,建學校,皆是此意也。自己固有的學問,我們就給了它一個新名稱——國學。可諸位留意,這可不僅僅是換了個名字而已,隨之而來的是這個學問的地位每況愈下,新文化運動中幾位領軍人物號召衝動的年輕人(其實這些領軍人物當時也是三十齣頭的年輕人)去「打倒孔家店」,提倡白話,反對文言,中國人對自己兩千多年傳下來的學問百般唾棄,視其為近百年來中國積貧積弱、任人凌辱的罪魁禍首。待到王國維、梁啟超、章太炎等諸位大師相繼離世之後,國學已然凋零。各位請留意,兄弟用的是「凋零」二字,這花兒呢,是「今秋凋零後,明春仍復開」,可國學呢,我堂堂華夏幾千年的學問,會不會再一次欣欣向榮,今時今日無人敢斷言。
在這個「世界潮流」中亡去的不僅是大清國,還有傳統的國學。
二、國學並非高高在上。
談及國學,或許各位首先想到的便是孔、孟等古代聖賢,或是朱熹、王陽明這些一代宗師,又或是民國時期的王國維、梁啟超、章太炎等眾人常常提及的國學大師,再不濟,怎麼說也得是今天某某大學的某某教授。人們以為,只有這些人才有資格講國學。其實,此大不然也。為什麼?有孔子高徒子夏的話為證:
0107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賢賢易色:前一個「賢」為名詞,指賢人。後一個「賢」為動詞,指判定他人賢或不賢。關鍵在於這個「色」字,若是指女色之色,「賢賢易色」便是指娶妻不重容貌,只看對方賢淑與否。若是指顏色、臉色,「賢賢易色」便是指賢人遇到賢人,往往心生喜悅,變得和顏悅色。
這四個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先不去管它,後面三句還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子夏的意思是:一個人如果能做到孝順父母竭盡所能,忠於君上不惜一死,與朋友相交言而有信。這樣的人雖說沒有讀過什麼書,沒有接受過正規的教育,甚至即便是斗大的字不識一筐,子夏也會承認他是真正有學問的人,與那些飽讀詩書之輩同樣受人尊敬。
要知道,子夏可是孔子的高徒之一,他的話應該不會錯吧。一個人,只要能做到忠、孝、信,就會受到子夏的肯定,就可算作是有學問的人。言下之意,一個人有沒有學問,不在於書讀的多少、地位的高低、名氣的大小,而是在於你能否行忠、孝、信。所以說,各位萬不可妄自菲薄,與大學教授、知名學者們相比,雖然學歷上我們差了一點,可是就踐行忠、孝、信這一點來說,我們與他們是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滴!當你和兄弟一樣,勇敢地拿起那本滿是繁體字而且是豎排版的經典時,當你照著聖人的教誨去身體力行時,你已經開始踏上國學之路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