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人大代表建議取消英語考試」的一些思考

原文首發於我的微信公眾號:GeekArtT.

在近日的兩會上,人大代表李光宇建議取消英語考試,理由是英語佔據了過分多的學習時間比例。這一提議伴隨著俞敏洪的發聲,而達到了熱議的高潮。

贊同者多從學生的學習負擔考慮問題,反對者多從英語的重要性進行反駁。就我個人看來,這其實是兩個問題的複合:一個是考試的負擔,另一個是英語的重要性。按理說,這是兩個獨立的問題。將考試負擔減輕,並不等同於忽略英語的重要性。而反過來說,要重視英語也並不一定要通過考試的形式來達到。

然而,這個問題的尷尬之處就在這裡,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如果你的孩子要學習的技能無法納入考試(特別是高考)之中,那麼,這項技能就會被忽略,更遑論其重要性。(如果非要談論給孩子的負擔,或許這種依靠單一標準衡量一切的制度,才是其根本枷鎖。)從現實考慮,任何一門不在分數值上有較大比重的科目,都不會成為學習的內容。一個非常具體的例子是,很多人,特別是理科生,無法體會「歷史」這門學科的重要性,以至於一輩子都缺乏最起碼的人文修養,甚至根本不理解人文學科存在的必要性。(如果你能有幸看過台灣大學呂世浩教授在Coursera上開設的《史記》課程,你就能夠明白我在說什麼。)

另一方面,所謂的「英語的重要性」,我相信很多人其實是沒有真正體會過的,都只是在做一些「政治正確」的論述。在我看來,一個不曾躍過「那面牆」的人,是不太有資格談論英語的重要性的。因為在高牆之內,除了考試的作用以外,又有何必要去運用英語呢?反過來說,英文的用武之地,或者說英文的豐富與寶貴資料的聚集地,當然是在牆外。

從我自身的牆外遨遊經歷來看,信息的形態至少有這麼幾個形式:

  • 豐富的視頻資源。首推YouTube。比較而言,在國內的視頻公司似乎只能依靠娛樂至上外加各種香艷擦邊球去獲得流量,獲得受眾。而在YouTube上,你可以找到豐富的內容,小到各種細枝末節的生活技能,大到各大世界一流大學教授的授課內容,應有盡有。

  • 郵件列表。在國外的很多blog和網站,非常流行一種形式的內容訂閱,叫做郵件列表。你只需要添加你自己的郵箱地址到相應的網站,那麼這個網站的更新內容就會在第一時間發送到你的郵箱,從而讓你省去了一個個網站查看內容的煩惱。

  • Podcast。國外很多網站提供自己錄製的Podcast形式的內容。它們通常是某個細分領域的專家採訪,又或是幾個人的聊天。像Podcast這種形式的內容展現形式,更加凸顯了每個小群體的專業性,以及內容的親切性和可接受性。

  • 大量的blog。各個領域的專家都喜歡通過開設自己的私人blog來表達自己的專業技能以及對事物的看法。他們對待blog的態度極其認真,不僅僅當做一種娛樂形式,更是宣傳自己的重要形式,以及展現自我專業能力的重要平台。在各大blog中,你會發現一些深入淺出地講解某一個課題的優秀文章,它們如同一個個散落的珍珠,分布在各個沙堆之中。

我想,如果真的是能夠讓學生有能力或者有機會接觸到這些優質內容,他們會深刻地體會到英語的重要性。因為,它是打開另一個世界的鑰匙。同樣地,如果能夠吸收到這些開闊思路與見解的材料,學生會學到真正需要的核心技能,即「如何學習」。

英文的學習無疑是重要的,因為這是很多優秀資源的記錄方式。在這方面,我覺得沒有必要過分以國家的名義探去探討一些政治正確的東西,因為這和你想要習得技能的初衷無關。我想,相對正確的態度,可以比照你如何看待「數學成為自然規律的描述語言」。你並不會強加一些政治與道德的觀念去改變這一事實。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或分享,請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 GeekArtT,謝謝!

推薦閱讀:

如何指出他人言論中的邏輯漏洞?
如何利用「另外8小時」賺更多的錢?(鑒讀)
當孩子一腳踢倒積木時,不要問他們為什麼,次元書摘@《心智社會》
怕打臉是知識傳播者的底線
為什麼很多人對於孩子教育沒有信心?

TAG:原创文章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