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A情報局No.1|精華集錦(上)「剝皮抽筋」探索自我
這個情報局就是把你們這一個個孤島連通起來的秘密基地,在這個線上平台,我們會分享藝術留學的困惑、見解、經驗,有資深導師支大招,有前輩學姐帶你繞過坑,你們也可以放開交流相互啟發。
總之,SIA藝知情報局——網羅一切有價值的情報,乾貨滿滿,為你們授業解惑~
由於講座內容非常詳實,加起來有兩萬多字啊!!!不知道你們看完會不會剝皮抽筋,反正我的手已經敲到抽筋了!為了方便大家閱讀,我們把內容分為上中下3篇分別發送,按需取用,看的開森!今天分享的這個活動主要分為三個部分,一個部分就是對我來說最後申到了皇家藝術學院,是如何在作品中體現自我的,如何在製作作品集的過程當中找到自我。然後第二Part的部分的就是講一講我個人的一些申請經驗,還有關於跨專業申請藝術專業、製作文書、面試的一些經驗,然後最後的一個部分就是互動問答。就是只要是我知道的,我都可以解答大家的問題。- 自我
現在咱們就先進入到第一Part吧!就是聊聊自我,一個比較老生常談的問題,但是確實是藝術當中最最最重要,或者說最核心的一個問題,就是自我。
我個人來講,也是我在申請這個學校,在製作作品集當中遇到的最困難、對於我整個作品影響最大的部分——就是自我的這個-部分。
自我這個詞基本上已經是被用到很爛的一個詞,我剛開始也是覺得說:自我,什麼是自我,不就是獨特、特立獨行、你很特別、你很范兒,你用你自己的小世界小思想就是自我么,其實我剛開始就是就是這樣理解的。
但是就是隨著越來越多的學習,在工作室的學習,還有SIA老師逐漸帶我的這個過程,我越來越了解到自我其實不應該是這些,那些都只是說比較淺顯的一個部分。自我其實就是你要非常的理解、或者說了解你自己,你要知道你自己是誰?你為什麼是你?到底是你人生中的哪些經歷或者是哪些外在的環境成就了今天的你?造成了今天的這個你?呃,我覺得很多人可能說不會想那麼多,我就是我啊。但是你作為一個學藝術的學生,或者以後想成為一個獨立的藝術家,那麼你的首要任務,其實就是要搞明白你到底是誰,你要找到對你來說特別篤定、特別確信的那一部分你自己 ,或者是某一部分事件、某一段經歷、甚至是說某一種東西、某一種情感,然後你才能基於此,長長久久地產生出藝術上的靈感,並且發展出你自己風格的一些作品。
我開始其實也不懂,什麼叫做找自己,因為我一開始到SIA的時候,畢竟是跨專業其實懂得很少。我的老師每次上課都會反覆的追問我問題,比如說我喜歡那個立方體,特別喜歡這種形狀,然後我特別特別恐懼三角形,這時候我的老師就會反覆問我為什麼,我說我覺得立方體很好看呢。老師會繼續追問我:你為什麼覺得立方體很好看。我覺得立方體很穩定,它的結構非常紮實!老師就會繼續的追問:你為什麼覺得它很穩定,它的結構很紮實?他會不停的追問我,讓我去想為什麼?所以打那以後,我每每看東西或每次做東西,都會反覆反覆這樣問自己。當我看了很多,積累了很多藝術家的作品的時候,就逐漸逐漸地會從這些成熟的藝術家身上發現:哦,原來這些藝術家他們是這樣子尋找自己,或者這樣子去表現他自己的。
這個藝術家她叫Mona Hatoum,這個是我特別特別特別喜歡的一個藝術家。當我第一眼看到她的作品的時候,就是很莫名的就被她作品吸引,所以我就深挖了很多跟這位藝術家有關的東西,就是所有她的作品、她的人生經歷、她參加過的訪談,就是把這個藝術家的根兒都給挖出來,我就是很想了解她,然後我就發現,原來我跟這個藝術家有蠻多相似的人生經歷的。倒也不是完全相似,就是某一些經歷是有著相似性的。
嗯,就比方說這個藝術家她經歷過戰亂,然後她跟她的家人就是很長一段時間都不能生活在一個國家,然後她小的時候生活的非常苦,經常受到家暴啊之類的這種,然後當她十四五歲的時候移民到英國,她在學校裡面非常受同學的排擠,她的整個學習生涯都是非常非常不開心的。這個藝術家她的這個個人經歷跟我就是有很多相似的東西,藝術家她在做作品的時候,就是會將她的這種自我、她性格中形成的部分,自然而然的就投射到她的作品當中,當有相似經歷的人看到時候就很容易產生情感共鳴。
所以說對於像Mona Hatoum這種藝術家來講,她是非常確信她自己的,她知道她的作品是要表現的是她人生中的哪種經歷或者是哪種情緒。上面這兩張圖就是她的一個系列作品《Home》,表現她對這個家庭的一種理解,一種看法,對於家庭關係她是有著她自己獨到的一種確信感的,這種確信可以是是好,也可以是不好。
那像我的話,我所確信的東西其實一般來講都是比較悲觀一點的東西。我很確信,比如說,家庭生活中的一種不確定的情感關係,或者我很確信就是童年的時候發生了一些比較不好的一些事件,所有這些事件都會形成我情感中非常篤定非常非常確信的那一方面,那麼如果我把這一方面挖掘出來,把它做成作品的話,那就是會變成一個很感人的一個作品。
然後像你們,比如說在做作品的過程中,相當於是學習的這個過程嘛!要看很多很多這個藝術家的作品,那麼當你看到這種藝術家作品,他其實就是會跟你產生很強的共鳴,跟你產生很強的這種情感上的溝通,這時候你就要注意一下這種類型的作品,注意一下這個藝術家。然後你一定會發現他跟你在情感上、人生經歷上、外部環境上,有很大的一種相似性,那麼你就去研究他,他是怎麼把他的這些情感逐一轉化成最終的這種作品,你通過他人的這種自我來找到你追尋自我的一種方式。
再舉一個藝術家的例子,這個也是我特別喜歡的藝術家,叫Ceal Floyer, 她個人的藝術風格跟我差別特別大,跟之前提到的那個Mona Hatoum 風格差別也特別大,但是她其實是另外一種方式,就是這個藝術家她特別特別的注重細節,她是對生活充滿了情感的那種人,她覺得生活中到處都充滿了樂趣,是一個非常非常富有幽默感的一個女性,所以這其實就是她性格中特別特別突出的一個部分。
所以這也造成了她的作品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細節還有幽默感,將她的這個自我,她自身的這個特點,通過作品把它放大到了一種極致。所以像這種就是通過對生活細緻入微的觀察,通過對自己細緻入微的這種觀察,去尋找並且去確定你自我的這種一種形式。
嗯,說到觀察呢,我想再稍微說一點就是(可能我不知道是不是適用於所有人),我認為你在做作品的時候,特別好的一種觀察方式是什麼呢?就是你在製作作品時不管你是設計的專業還是純藝的專業,都是是一樣的,你需要做很多很多大量的實驗,你要去嘗試很多很多不同的結構、同的形式、不同的材料,在這個過程當中你就需要大量的觀察,不僅僅說是觀察你手頭正在運用正在實驗的這些東西,還要觀察你生活當中所有的人事物,所有的一切、生活當中包圍你的事物。
因為你生活當中的每一件東西,即使是沒有生命的東西,一個水杯、一個本子、一把吉他,所有的這些東西其實都是帶有它本身的氣質和特點的,這些氣質和特點有一部分來自於這個物體本身,更大一部分其實是來自於你自己的思想投射在這些物體上面。比如說對我來講,如果拿玻璃杯和陶瓷杯相比較,我覺得玻璃的杯子就很嫵媚很嬌媚,但是又有點輕浮的感覺,所有的這些感覺是有你自己一部分、你自己內在的東西投射在上面兒,這就需要你很注意觀察生活當中的細節。
嗯,所以比如說像Ceal Floyer這種風格的藝術家的話,她就是通過對於生活細節的一種很極致的關注,然後將她自身和這件物品的聯繫能夠找到,然後最終來完成她的這種作品,所以這個基本上就是通過要仔細觀察生活的這種方式。
好。一共給大家簡單說三個藝術家吧,最後一個簡簡單講就是Gillian Wearing,她也是一個英國的女藝術家。她的方式就是表現自我,或者說追尋自我的方式跟很多藝術家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她更多的是從對方、從普通人、從客體的角度去探究或者去表現她對於「什麼是自我」的這樣的一種看法。
所以像這種藝術家其實是她對於她自己已經有了很深的了解,無論是說對於自我也好,或者是她對於某些事物的看法,她其實是有了很完整很自我的一種看法。但是她是通過別人的眼睛,通過別人的一種行為去把它展現出來,去體現出來,這個我覺得也是蠻高段位的一種方法,也不是說每個人都能做到的。所以對我來講,我個人的話我其實還是還比較傾向於能夠引起感情共鳴的方法,來表現我的自我的這些東西。比方說就像上面這個ppt所講的,有時候人經常都是這樣的嘛,你在一天當中可能你的情緒都會有很多很多的變化,在一個月當中你的情緒可能有更多的變化了。所以我會找到一個就是我情緒比較低谷或者是比較高峰的一個狀態。拿低谷舉例子吧,找到我的這個情緒比較低谷的狀態,就是去挖掘我為什麼會產生這種心理狀態,這個心理狀態它一定不僅僅是表面的事項,「如今天沒吃飽」這種表面的事情造成的,它一定是有很多很多,一層一層很深層的這種原因造成的。
那這種其實就是一種反推的方法,那我會反推比如說我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情緒,可能是因為我小的時候在幾歲幾歲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什麼什麼事,我的父母說了什麼什麼話,或者是外界的事情、人對我做了什麼什麼樣的事情。這個人生經歷中可能會有好幾個節點,它對於現在我低谷期的這個心情產生了影響,那麼就是通過這種反推的方法,通過反覆的回憶啊、通過自由聯想,你就是可以發現,哦原來在你不知道的時候你四歲的時候做過的某件事可能對你現在影響很大。
這其實就是一個反覆了解自己、了解自我的這樣的一個過程。當你能把你過往的這些經歷和過往的這些情緒,跟你現在所看到的這些東西,能產生對應聯繫的時候,其實就是你對自己已經有了一個很完整了解的時候了。就比如說,之前我有說我很喜歡的一種形狀或者體塊兒,就是立方體的形狀,我就會反覆反覆的分析我為什麼就喜歡立方體,我為什麼不喜歡球形,不喜歡三角形,也不喜歡鋸齒形,我單單就只喜歡立方體。
這個你最起碼一開始是可以分析出來的,比如說我喜歡立方體是因為立方體非常像我,我這個人的性格就是很穩定。嗯,磐石一般,但是非常的堅硬,而且很有尖角,我是一個就是非常強勢非常強勢的一個人。那麼其實你只找到了第一層,不能解決說我為什麼喜歡立方體這個問題。那麼你把它當作一個線索的話,你繼續往下追問你自己,我為什麼會變成現在這種性格呀,我為什麼會這麼強勢,為什麼會有尖角呢,我為什麼又會時而又很穩定像磐石一般呢?
每個人都答案肯定都不一樣,對我來講答案就是因為我小的時候發生的 家裡面發生了一些變故,它對於我整個人生經歷都產生了巨大的波動。所以它和其他很多很多很多小的事情加在一起,最後影響了我,造成了我現在的這一種狀態。
那麼你們其實在創作過程、創作作品的這個過程當中,其實就是可以不斷的對自己發問。比如說你產生了一個靈感的時候,你這個靈感可能是睡覺可能是吃飯的時候產生的,突然冒出來的一個靈感,但我要告訴你的是,靈感不可能憑空產生,它一定有依據的,它一定依據的是你內心中某一點。它在那時那刻突然跳出來,突然從潛意識變到意識了,它就變成了一個靈感,所以當你產生一個靈感的時候或者是當你製作作品集,在做實驗的時候,你有喜歡的東西有不喜歡的東西有厭惡的東西,在這些時候就是你最好的機會去問一下,問你自己為什麼?
就像我之前在工作室的時候,看到特別多女孩兒做比如說有關性與暴力這個話題的這個作品。比如說你也對這個感興趣,對這個主題感興趣,或者是突然有關於這方面的靈感,那你就要去追問了我為什麼會產生這個靈感的,它到底是因為什麼,是不是因為我人生中某一個經歷,我小的時候看到的什麼東西,我聽到的什麼話,對現在造成了影響,你只有非常非常了解你的這個思想和情感來源的時候,你這個作品才能走的更遠。
還是這麼說有點太抽象了,我的表達能力也不是很強,還是舉個例子吧, 這個例子就是現在發的這兩張圖 這是我作品集當中的 一套作品。
然後這一套作品的名字叫homesickness,嗯大致就是鄉愁啊思鄉啊思念啊。先簡單說一下這個作品呢,靈感來源其實就是我有一天(因為我自己住在北京),在家裡的時候突然聽到外面有火車經過的聲音,我就是突然一剎那非常非常非常想家,我家是黑龍江的,所以我剎那就突然有一種意識,就是我想把從北京到我的家,大概一千一百多公里這個空間上地理上的距離,把它壓縮一下,我想把這種思念壓縮到一個很小的空間內,把這種思念做成一種很有趣的一種形態,用距離去表現思念這種很抽象的東西。所以我就想到了用線,也就是咱們普通縫衣服的那種很細的棉線,因為線很柔軟而且它壓縮了之後體積就很小。我這一套作品一共是用了一千一百多公里線,是工作量是非常非常浩大的一個作品。當我有了思念這個主題靈感之後,那我怎麼才能通過一件作品去把這種很抽象的情感去把它表現出來?
那麼我其實用到的就是對自我的一個分析方法了,我首先會在紙上寫下來,嗯,homesickness,寫下思念,嗯思念是一個很籠統很抽象的概念。然後我會把它分解,在我的思想當中,我所理解的思念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它分為很多部分,集中包含了痛苦,包含了一種掙扎,包含了一種若即若離,同樣也包含了期待,嗯,還包含了美好。所以我會把這種很抽象的情感劃分成或者解構成很多部分。
然後就可以把這些東西當成一個線索,繼續去追問了,我為什麼會覺得思念是一種很讓我痛苦、備受掙扎的一種東西,那是因為我的童年經歷非常的不好,我就不詳細講了反正就是不太好,但是我同時又為什麼會覺得思念是讓我很嚮往?然後又覺得很甜蜜的呢?那是因為某個時間發生了哪個哪個事情,讓我對家這種概念非常非常的期待。所以這其實就是你通過你的作品去探究了你自己,然後通過探究你自己去推動你的作品的發展,最後我就選擇了縫衣服的線這種材料,選擇了黑色和白色分別作為一種痛苦和甜蜜的意向代表,但是這兩種顏色並不是說一下子就想出來的,其實也是經過了很多實驗,我嘗試了很多種顏色,把很多種不同顏色的線做成不同形狀的塊兒去嘗試,擺放在這個場地裡邊,去看看它的呈現效果。最終還是用黑線和白線做出來的效果最好,因為它最能體現我內心當中,對於思念的那種感覺,就是灰灰的很中間態的很朦朧的這種顏色的感覺。
然後從形式方面我也是用了同樣的方法,我最後的這個作品,其實就只是兩個大塊兒,一個很大的立方體的一個大塊兒,一個是比較高比較扁平很脆的塊兒,我把它倚放在牆上。為什麼是一個個塊兒呢,它其實也是有這個基礎的,也是通過分析自我,那麼塊狀表現的就是我對於家的這種感受當中,我覺得家是很溫暖,很穩定的一個依靠,但是同時又非常有壓迫感,像一個很大的石頭一樣,就是壓在那裡讓我覺得喘不過氣來也邁不過去。
所以最後這個製作出來的作品,無論是從顏色、從體積、從形狀、到最後擺放呈現的這個方式,其實每一步都穿插著我對於自我的一種探索,這可以說是循環上升的一種過程,你對你自己的了解越深,其實你對你的作品的了解也就越深。
我這裡其實放兩張圖,第二張圖裡邊你們可以看到有特別多碎的那種小塊小塊兒的那個線,我用線做成的那個立方體,那是因為我其實這個作品到最後完成的時候經歷了很多很多的實驗。沒有一件作品是可以一蹴而成的,就像你對於自我的了解也是一樣,不是說一天就能夠完成的,我這個作品其實中間還有很多很多過程的照片,這些過程的照片我申請的學校也會看,這個過程的照片其實就完全反應出來了,我的心路歷程。
然後簡單的再舉一個例子,這兩張圖呢也是我做的另外一套作品,這套作品呢不是我最喜歡的作品,但是確實是收到的反饋最好的一件作品,然後舉這件作品的例子,是想跟大家說,我之前講了那麼多自我探究、表現自我呀等等,好像是很複雜很困難,但其實這個過程是跟你創作分不開的,很多時候它是一種就是自發的過程,這就要求你們就真的是一定一定要多做實驗多畫多去做東西。
因為在實驗做練習的這個過程中,你真的就是很容易碰到一些點,就會讓你自己很有共鳴,然後你就反問自己好了,問為什麼,你就可以藉此機會可以去挖掘到很多你內心當中的一些東西。就說我放這個圖,這件作品的完成,其實是比較偶然的一個過程,我當時並沒有想做一個再跟家庭相關的作品,因為剛剛跟你們說那個作品,已經是跟家庭相關的了。但是我這個作品其實當時是在嘗試實驗丙烯這種材料,我想把丙烯這種典型的一種傳統的繪畫顏料,進行一下創新。所以當時做了很多很多的練習,買了很多很多的丙烯,然後很也很費時間。
當時我做出來這個丙烯的時候,我會把這個丙烯跟很多不同的材料進行結合,跟膠啊跟什麼石膏啊,跟雕塑泥啊,然後跟木頭啊,然後跟一些結構.....就是跟很多很多東西進行結合,然後我在那一天就突然覺得,我為什麼不把丙烯跟椅子做一下結合。椅子這種東西其實在純藝裡面是有特定的藝術語言的。椅子的象徵含義就是象徵著社會階級,象徵著權力,象徵著話語權,象徵著家庭,家庭生活,在家庭當中的地位......椅子其實是象徵含義非常多的一個東西,所以我在這個實驗的過程當中,我就突然想到,為什麼不把丙稀跟椅子做一下結合呢,通過丙烯對這個椅子已經固有的、在藝術領域大家都已經知道的意向,把它進行一個解構,就形成一種比較畸形化的一種東西。
在經歷很多實驗,也對椅子進行更深層的一些研究。最後就是在有些偶然的情況下做出了這樣一套作品,又一個反映家庭生活的一個作品。當這套作品完成了之後,我就有了一個很深的一個感觸就是說,不論我是否刻意的說要做這種主題,由於家庭生活和我的童年心理陰影對我的影響太大了,所以它真的不自覺的就會冒出來,灌輸到或者是融入到我的作品當中,有的時候你做出來的很多東西是不受你的控制的。
所以就是要在工作室多多練習,在練習的這些過程當中,在嘗試的這些過程當中,你會發現很多你喜歡的東西,然後你就會發現,恩,你到底是誰了。
說了好久了,反正是我自己覺得還比較雲里霧裡的,基本上對於自我探尋這一部分,就是這樣。嗯每個人的方法都不同,需要你們在製作作品的過程當中,多多去嘗試多多反問,老師其實會幫你們非常非常多的,我其實就是我的老師她一直在幫我一直在逼我,一直在push我,所以才會讓我產生很多很多的想法。
我在SIA做了很多作品,最後能很明顯的發現不同作品之間有著微妙的聯繫,即使它們的主題屬於不同的系列,它們之間依然有聯繫,這就是「自我」在其中起到的作用,這也讓我找到了最適合我的風格和發展方向:通過精神分析,用裝置去表現特定情感經歷。
說了這麼多也不知道我有沒有說明白,其實就是要用心、從心、真心,這還不夠,還要挖心、剖心、嘔心。
相信我,虐自己的過程特別爽!
洋子關於自我探索的部分,非常詳盡,也非常打動人。
她說了很多她自己探究自我的方式,希望對現在的你有所啟發。
自我是不斷更新不斷變化的,探索自我也是跟隨我們生活的長期課題。
觀照內心,審視生活,不斷向內探索和冒險,像洋子一樣剝皮抽筋,
找到自己的內核,你的作品也會煥發新的生命力。
推薦閱讀:
※弟弟收到美國大學開除警告,緊急求助怎麼辦?
※院校指南|UCLA——在陽光與溫潤中,靜享一段學習之旅
※留學生收到開除警告時,該如何應對?
※我辦理留學回國落戶北京的過程
TAG:艺术留学 | 留学 | 作品集portfoli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