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鵬:用大數據賦能實體商業,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去年開始,險峰長青陸續投資了一批A輪公司。
作為最早的天使投資機構之一,一路以來,險峰與創業者們一起成長。
不變的是為創者服務的初心。
現在,險峰長青將部分投資的A輪公司進行了梳理,
希望在新的賽道上,與諸位再賞無限風光在險峰。
近日,商鋪交易平台樂鋪宣布,獲得逾千萬美元A及A+輪融資,險峰長青為其投資方。
樂鋪從街邊商鋪租賃交易切入,以眾包採集鋪源+數據精準匹配完成線上輕撮合,並從尋租延展到後續的裝修、運營、轉租、銷售乃至商鋪託管代運營服務,成為「商鋪版鏈家」。商鋪選址包括打聽、初選、勘察、比較、侃價、成交n 6 個步驟。樂鋪將大部分搬到線上,傳統的開店選址時間就可以大大縮減,提高效率。
創業從來都是厚積薄發的結果,樂鋪發展壯大的背後,離不開其創始人張家鵬對於行業變遷的洞察。就此,險峰長青與張家鵬深度對話,了解其創業背後的驅動力,與大家分享。
在投身創業之前,張家鵬在商業地產領域中,早已聲名鵲起。
他算得上是最早一批商業地產的從業者。2002年8月,25歲的他加入戴德梁行。回憶起那段日子,張家鵬兩眼不由得放出了亮光:「對我而言,8月是一個夢開始的月份,加入戴德梁行是8月,創辦睿意德是8月,樂鋪也生於8月。」
時至今日,張家鵬覺得,進入戴德梁行充滿了戲劇性。作為外資機構,戴德梁行的筆試關是用英語進行的。「我英文不好,」張很坦誠,但確實希望獲得這個職位,便大膽對面試官說,「能不能把你們老闆請來,我覺得自己能力還行,但是英語確實不太好。」因為在此之前,張家鵬有多年的零售的經驗,在進行了兩個小時的面試之後,他被當場錄用。
在言談中,張家鵬絲毫不掩飾自己對「商鋪」的喜愛之情,他也一直在溯源這份感情的由來。「我的父母是老師,工作經常比較忙,晚上會上夜校,那個時候我歲數很小,難免會哭鬧著找爸媽。我有兩個姐姐,分別大我六歲和七歲。這個時候,她倆就會帶我去小賣部買糖吃。在我的記憶里,這是一個充滿溫暖和希望的地方,看到小賣部,我就會有特別親近和幸福的感覺。」
憑著對商鋪的深厚情感和追求成就感的內在動力,讓他在戴德梁行的職業發展順風順水。他入職戴德梁行的商鋪代理部,主要負責大客戶之間的撮合交易。剛開始,很多大客戶資源已經固定,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張家鵬自己拎著包在北京的大街小巷「轉悠」:「我清楚記得自己成交的第一家店鋪是永安里的一家30平米的美甲店,」慢慢的,張家鵬也摸索出適合自己的打法,「我去找新的品牌,願意花時間去做大家不願做的事情,慢慢的,我成交的傭金也提升到每單幾十萬。」
2002年張家鵬入職戴德梁行,2003年-2005年都是TOPn nSales,2005年開始帶團隊。在他的帶領下,自己的團隊也逐漸成為公司業務的中堅力量,緊接著為戴德梁行開闢了管理、銷售、運營等新的業務板塊,張也隨即在戴德梁行一路晉陞,他所負責的業務成為公司最賺錢的板塊,也被大家玩笑的稱為戴德梁行的「首富」。
急流勇退
戴德十年後,2012年8月,張家鵬選擇離開在香港創辦了睿意德商業地產諮詢服務公司。
創業的動機,一來在於在戴德梁行創始人梁振英因獲選特首退出公司從政,二來則是因為對商業地產本真的喜愛,他打比方說:「如果你是非常喜歡咖啡的人,你就一定想把這個咖啡做得無限的精進。」
彼時的大環境是,中國的商業地產也到了臨界點。以soho為代表的內地商業地產商逐步興起,多數走快速銷售路線;而以萬達、中糧等大型地產開發商則借鑒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港資模式,異軍突起。
張家鵬分析認為,國內開發商的實力還遠沒有到達完全投資持有的程度,同時,國內投資者對商鋪有天然的偏好,從開發商的角度而言,國內商鋪租售的價格比,背離得特別遠,開發商銷售的短時收益會更好。
隨著國內商業地產向租售並舉之路轉型,張家鵬也捕獲到了其中的機會。在他看來,商鋪要賣得好,首先要租得好。即幫客戶合理進行租售建議尤為重要。他提出了一個觀點,租賃就相當於一個發動機,把銷售整合起來就相當於把發動機放到汽車裡賣車。
增加建築與投資環節,打通銷售和租賃,為商業地產發展商提供全程無隙的服務是睿意德成立之初的使命。國外背景的公司擅長做商業地產租賃,國內公司都多是由住宅銷售代理轉入,各家都只是某一部分業務擅長,缺乏全過程服務的能力。而對於這個重度垂直的市場,能夠為老客戶提供連續的服務,不僅是客戶所需要,對公司而言也會因為獲客成本降低而實現更優運營效果,對這個市場機會與內在邏輯,睿意德看的十分清楚。
「在創辦睿意德之初,他做了三步走的目標規劃:用不斷的創新推動行業進步,由服務到線上,從線上到金融。」
張家鵬將互聯網思維歸納為簡單和極致,他帶領睿意德在商業地產商垂直做事,包括銷售、顧問、招商、建築,把產業鏈上的事情全部解決,把簡單的事情做深。
張家鵬深知,對於開發商而言,他們一開始是看中品牌,而隨著商業地產行業的成熟,他們將越來越看中團隊。
據此,在睿意德的第一年,便將團隊規模擴展至200人,開了四家分公司,聘請最好的員工,提供最好的辦公環境,成立一年收入便過億。第二年,公司規模發展至500人,成為商業地產行業最大的服務商。到了第三年,公司開始做投資孵化。
樂鋪的團隊日漸發展壯大內部孵化的樂鋪
樂鋪連接的是實體創業店主與商鋪業主,為其搭建便捷的服務平台,提供包括大數據選址、看鋪、租金查詢、商機評測、開店輔導、創業啟動基金支持等開店解決方案。
決定做樂鋪,張家鵬也經過了一番「掙扎」。因為定位為中小賣家服務,意味著起初的工作必定細碎。「一般來說,一個行業沒有人做,從某個角度來說,可以認為存在巨大的機會,但從另外一方面看,也意味著有很多陷阱。」對此,張非常理智。
相較於睿意德動輒百萬的付費,幫助小賣家找店鋪,是一件不太「賺錢」的生意。但是,需求又非常大。很多外地人來京的第一件事,或許就是想找個小店鋪做個小買賣。張家鵬對他們的焦慮感同身受。
但不得不承認,這個行業確實沒那麼好做。舉例說來,平均看50個商鋪才能成交一套,且租戶會限定很大的區域去進行房源的篩選,且極易跳單。「現在商鋪的租賃中介,特別像十年前的住房中介,小中介橫行,甚至還會存在坑蒙拐騙。」
雖然改變規則並非易事,但分析後張家鵬認為,「這件事可以做。」究其原因在於,互聯網的發展,促使人們線上行為增多,這也給數據留存提供了客觀的條件。與住宅更多感觀感受不同之處在於,租戶對於商鋪的要求更為理性,「比如商鋪有多少客流、適合做什麼,沒有移動互聯網,這些數據是很難得到的。」
基於此,樂鋪要做的便是將商鋪的數據呈現給用戶,再結合用戶數據和的需求,做到精確的匹配,從而提升行業的效率。這也可以防止經常會出現的「跳單」現象。在張家鵬看來,當能為用戶提供除了信息,還能為其提供更為深層次的價值之時,付費便成為了可能。
樂鋪「地麵糰隊」風雨無阻地尋找店鋪資源這也讓樂鋪有了與其他中介不同的特質:第一,不要經紀人,經紀人的依賴路徑在於不相信系統,而是基於自己的判斷,這就會導致其小樣本是「非數據化」的,而樂鋪則是能夠通過數據匹配出更多合適的需求;第二,不帶看,採用眾包的形式,讓其他的中介機構來完成。第三,預收費。降低收費標準並要求預付,規避跳單,之後通過數據的累積,形成規模之後自然能帶來利潤。
樂鋪希望能為行業解決痛點,首先是通過互聯網這個工具,用大數據解決選址周期長的問題。開店選址由2個月可以縮短至6天;其次,解決轉店難的問題。第三,解決選址不精準的問題。
樂鋪的未來
事實的發展印證了張家鵬的判斷。
樂鋪於2016年3月開始運營。通過預收費解決了跳單的問題,店鋪數量慢慢起來了。
為了與客戶之間建立信任,張家鵬打造了樂鋪大學,「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為初入行業的生意人講授開店的小訣竅。」與之配合的,會拍攝與「傳承北京」主題一致的城市文化系列,讓品牌有溫度和專業度。
也正是在2016年7月,樂鋪接觸到了險峰長青。張家鵬認為與險峰長青合伙人趙陽產生了非常好的「化學反應」,張表示,在此之前,對險峰並不熟悉,但是與投資人之間的氣味相投,意味著在今後的發展當中將產生正向合力。
趙陽認為,險峰投資樂鋪A輪的資本邏輯在於,這是一片藍海市場,同時,團隊已摸索出一套高效可規模化擴展的商業模式,且這個團隊具有紮實穩健富有經驗,而從創業至今,商鋪數據的積累也給他們打造了堅固的護城河。
樂鋪核心員工都是張家鵬親自面試挑選的2017年樂鋪年會張家鵬坦誠,因為樂鋪的業務比自己之前職業生涯的更為龐雜,面對的人群也更為基層,「是比任何之前的一次創業都要辛苦。」甚至,他在早期也曾對自己產生過懷疑,因為自己不懂互聯網的產品。「當時做商業地產,或許很多人都會知道張家鵬是誰,但是,在如今的互聯網行業,沒人知道你,你還老犯錯,我還是產生了很大的落差。」
不過,因為樂鋪的價值所在讓張家鵬堅定自己的選擇。這次創業更加磨鍊了他的心性和韌性。經過一段時間的打磨,他也對傳統行業與互聯網行業的結合和打通,產生了更為深刻的思考。
首先,為所有的小生意人提供一個找商鋪的平台,這是眼下樂鋪正在做的工作,通過數據的積累實現更好的用戶體驗,其次,搭建一個生意人的服務平台,除了找店面,還可以提供裝修、集采、貸款等業務,第三,不局限於自己交易平台這樣的概念。在未來,為提升商鋪的運營效率,樂鋪將打造一個商鋪的運營託管平台。「舉個例子,用戶買下商鋪,我們可以提供全套的服務,包括預租管理、性價比最高的租金以及最合適的業態評估。現在睿意德已經實現了這樣的目標,在不遠的未來,相信樂鋪也沒問題。」對此,張家鵬很有信心。
眼下,樂鋪的發展在自己的預期之內。他表示,自己對於結果並沒有那麼在意,如同打高爾夫球一樣,張家鵬並不關注球最終能到什麼地方,而更在意回球的姿勢,動作標準,結果其實是動作的順帶。「我們現在在做的是入口的基礎性工作,數量很大。這如同一場長跑,我們有自己的節奏,更多的時候是在跟自己賽跑。」張家鵬表示,從不畏懼競爭,就如同在自己創業睿意德時已有很多大公司在前一樣,他相信只要專註於客戶價值的創造,努力將每件事做到極致,美好的事情自會接踵而來。
推薦閱讀:
※玄而又玄的風水之說,怎麼轉化成聽得懂的商業邏輯?
※喵街會死嗎?
※商業綜合體的動線設計是指什麼?
※對於酒店品牌而言,國內有哪些土豪業主的給酒店注入了超出了品牌的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