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節日:天地君親師 祭祀與慶典

中國人的節日,大多是以農曆為準繩,追尋日月運轉的規律,用天人合一的理念,上感天時,下應地氣,調理人間喜樂。

一年中,最大的節日,就是春節。又稱大年、新年、新正

關於春節的起源有說法諸多,其中最被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時期興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祖先。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據說這就是春節的由來。

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曆新年,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同時也是中國人情感得以釋放、心理訴求得以滿足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歡節和永遠的精神支柱。祭祝祈年是年俗的主要內容之一,除了祭拜天地,諸如灶神、門神、財神、喜神、井神等諸路神明,在春節期間,都備享人間香火。還要闔家祭祖,叩拜列祖列宗。

元日子時交年時刻,鞭炮齊響,辭舊歲、迎新年的活動達於高潮。各家焚香致禮,敬天地、祭列祖,然後依次給尊長拜年,繼而同族親友互致祝賀。

春節是除舊布新的日子,春節雖定在農曆正月初一,但春節的活動卻並不止於元日這一天。不但正月初一是節日,從臘月二十三一直到正月十六,每天都有不同的大小慶典。

流行於中國民間的過年謠:

小孩 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 過幾天,漓漓拉拉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

二十七,宰年雞;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傳說這日是「灶王爺上天」之日。民間傳說,灶君爺上天專門告人間罪惡,一旦被告,大罪要減壽三百天,小罪要減壽一百天。所以在祭灶時,要打點一下灶君,求其高抬貴手。

臘月二十四,是約定俗成的掃除日,各家各戶都要認真徹底地進行清掃,徹底打掃室內,除舊迎新,拔除不祥。

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傳說灶王上天彙報後,玉帝會下界查訪,看是否如灶王所奏那樣,於是各家各戶就吃豆腐渣以表清苦,瞞過玉帝的懲罰。

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過去人們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稱為「年肉」。

臘月二十七,宰年雞、趕大集。這天除了要宰殺自家的家禽,還要上店趕集、集中採購,買賣年節物品,例如鞭炮、春聯、香燭、牛羊肉、各種玩具禮品等。

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無論是發麵還是做饃,各家各戶要開始準備主食過年了。

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對於祖先的崇拜,在我國由來已久。春節是大節,上墳請祖儀式也就格外鄭重。上墳請祖的時間,大多數地區在二十九日早晨。

大年三十,除夕守歲。中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大年初一,金雞報曉。晚輩給長輩拜年,長輩給壓歲錢,壓住邪祟。

大年初二,金吠報春。親眷人家去拜年,東家留吃飯、西家排酒筵。

大年初三,肥豬拱門。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婦回娘家,禮物帶雙數。

大年初四,三羊開泰。灶王爺要查戶口,恭迎灶神回民間。

大年初五,艮牛耕春。五路接財神,東西南北中,財富五路通。

大年初六,馬到成功。年年到此日,瀝酒拜街中,萬戶千門看,無人不送窮。

大年初七,人壽年豐。傳說女媧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後,於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

大年初八,放生祈福。正月初八有「放生」活動,就是把家裡養的一些魚、鳥拿到外面,放歸野外。初八放生,不僅體現了古人尊重自然萬物、和諧相處的品德,也表達了新春之始,企盼世間各種生物興旺發達的美好願望。

大年初九,玉皇天誕。古人認為九在數目中表示多數,最多,最大,因此為上。傳說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必須隆重慶祝。九與酒諧音,九不能離酒,各家各戶都準備豐盛的酒宴,盡興喝個痛快,給玉皇大帝祝壽。

大年初十,祭石感恩。正月初十傳說是「石頭」的生日,因此被稱為「石頭節」。這一天要在石磨、石碾、石槽、石臼、槌布石、石碼頭、石梯坎等石制物品處燃香舉供,以示祭拜和感恩。

正月十一,祭奉紫姑。傳說紫姑是人家的小妾,遭原配嫉妒,在正月十五這天被害死在廁所里,天帝憐憫,封她為廁神。紫姑代表了封建社會中深受壓迫的女性,被奉為弱女子的保護神。

正月十二,搭建燈棚。民間俗稱「十二搭燈棚」,意思是元宵節將近,村莊中的管事人從這一天開始就要召集能工巧匠和青壯年準備花燈,做元宵賞燈的各種準備工作了。

正月十三,灶下點燈,預放元宵。民間在這一天要在廚灶下點燈,稱為「點灶燈」,其實是因為正月十五鬧花燈的日子臨近了,各家都試點制好的燈,才被說為「燈頭」之日。

正月十四,「順天聖母」誕辰。臨水娘娘誕辰於正月十四,又稱「順天聖母」。傳說臨水娘娘姓陳,是唐朝大曆年間的人,後來成為了拯救難產婦女的神仙。於是民間立祠奉祀,稱為「臨水娘娘」、「順天聖母」。

正月十五,夜照田蠶(神)。相傳,正月十五日是蠶神嫘祖的生日,因此這一天便成了百姓祭祀「蠶神」的日子。祭蠶神用白粥加上肉脂為供品,同時用一桿竹竿挑著燈燭插在田間,謂之「照田蠶」(據說觀察燈火顏色可以判斷一年的豐歉)。這項活動逐漸成為了後代元宵節觀燈習俗的一種源頭。

正月十六,「十六夜,炸麻花,扛笆斗,舞火把,撩人罵,送牛樁,老老少少樂哈哈。」小時候最盼望的就是過年,因為過年不但有好衣服穿,好東西吃,還不需要做家務。大年初一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們並不自由,因為大年初一有許多顧忌,尤其說話做事最不能隨便。而正月十六才真正是我們孩子的天下,是大人們隨心所欲玩的日子。

正月里來好忙啊

過了大年,中國人一年四季還有應時應景的各種節日。

最日常的節令,是節氣。

古人根據太陽一年內的位置變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氣候的演變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的天數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個月中,以反映四季、氣溫、物候等情況,這就是二十四節氣。每月分為兩段,月首叫「節」,月中叫「氣」。

節氣反映了地球圍繞太陽運動的過程,是每年季節變更的重要標誌,因此對農業生產非常重要。所以,一些與農業相關的慶祝祈拜的節日,就地取材使用了節氣。

立春陽氣轉,雨水沿河邊,驚蟄烏鴉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種麥,穀雨種大田;

立夏鵝毛住,小滿雀來全,芒種開了鏟,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處暑動刀鐮,白露煙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嚴,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臘月,大寒整一年。

立春節、清明節、冬至節,除了這些全國性都會重視的節日,驚蟄節、穀雨節、小滿節、立秋節等,也是一些地區必過的節日。

清明節與清明前一日的寒食節,還是祭祀祖先和去世的親人,表達祭祀者的孝道和對死者的思念之情的日子。按祭祀場所的不同可分為墓祭、祠堂祭。以墓祭最為普遍。常見的做法有兩部分內容組成:一是整修墳墓,二是掛燒紙錢、供奉祭品。

源於月神崇拜的節日,有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當然,還有中秋節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和十月十五下元。 上元也就是天官大帝誕辰, 唐代以一、 七、 十月之十五日分稱上元、 中元 、 下元: 上元祭天官, 中元祭地官, 下元祭水官, 各地奉祀三官大帝的寺廟都會舉辦盛大的慶賀活動。

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為元月,古人稱有月的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又稱為元宵節。

中元節, 農曆七月十五日, 俗稱七月半。 傳說該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 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 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會有許許多多普渡祭拜的盛會舉行,系中國民間最大的鬼節。

農曆十月十五下元節,民俗謂是日,水官根據考察,錄奏天廷,為人解厄。這一天,道觀做道場,民間則祭祀亡靈,設齋建醮,祈求下元水官排憂解難。古代曾有朝廷是日禁屠及延緩死刑執行日期的規定。

中秋節為農曆八月十五,其實是中華民族的豐收節。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唐朝初年,中秋節成為固定的節日。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中國的主要節日之一。是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國人對於雙數,有一種執著的迷戀。人們喜歡在農曆成雙的日子,做一些特別的事情,這是另一些節日的來歷。

正月正 春節過大年。

二月二 春龍節,又稱龍抬頭,龍頭節。慶祝龍頭節,以示敬龍祈雨,讓老天佑保豐收。

三月三 是一年一度的消災除邪的祓禊儀式。三月三可推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媧摶土造人,繁衍後代,豫東一帶尊稱伏羲為「人祖爺」,黃帝故里拜祖大典自春秋時代一直流傳,唐代後升格為官方祭典。農曆三月三,還是傳說中王母娘娘開蟠桃會的日子。人間紅塵男女遊山玩水踏青賞花,成對成雙。

四月四 文殊菩薩供奉日,拜祭 【智慧之神】

五月五 端午節, 送瘟神除百病。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祛病防疫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的全民節日。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

六月六 天貺節。又稱姑姑節。來源於夏季農閑、濕熱、莊稼初熟之際,通過民間節慶方式,調節人與自然、人與人自身和諧的歲時節日。婦女紡紗、織布、準備過冬的衣料。晒衣曬書防蟲蛀,人畜洗浴,祈求晴天,六月六看谷秀,祈禱風調雨順大豐收

七月七 乞巧節,以牛郎織女為核心男耕女織過好小日子的中華情人節。納七水、穿針乞巧、喜蛛應巧、投針驗巧、種生求子、拜織女、拜魁星 、曬書晒衣、吃巧果。其內涵不但包括乞情,更包括乞巧、乞福。

八月八 秋天節,天上瑤池仙會,人間嘗新米,慶團圓。

九月九 重陽節,中華老人節。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曰重陽。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

此外,還有臘月初八臘八節,二月十二花朝節(一說二月初二),農曆三月第一個巳日上巳節,三伏、三九,社日等各種節慶。

社日是古代農民祭祀土地神的節日。漢以前只有春社,漢以後開始有秋社。自宋代起,以立春、立秋後的第五個戊日為社日。

唐代詩人王駕有《社日》一詩,描繪社日的歡樂場面。

鵝湖山下稻粱肥,豚柵雞棲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中華民族自古就是快樂開朗的民族,春待花信秋看楓,冬掃寒梅夏賞月,這些的節日,帶著我們對美好生活的祝禱,伴隨著我們,一路走來,一路歡歌笑語。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祝福中國,天佑華夏。

推薦閱讀:

《山海經》——羊水中的先秦文學
一直對古典文學很感興趣,在現在的都市生活中,還存在這種古典文學價值嗎?現代文學與古典文學之間存在怎樣的聯繫?
紅樓夢中的老莊哲學思想?
玉帝通過大鬧天宮事件獲得了什麼好處?| 西遊記釋疑10
丁香空結雨中愁:華夏大地上的那些花兒

TAG:国学 | 中国古代文学 | 传统民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