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 和 AI
01-29
從上一個時代(我指六七年前,為什麼叫上一個時代?因為那時沒有培訓班)過來的 UI 設計師很多都愛畫小圖標,就是那種 16 像素的 favicon 尺寸,原因也很簡單,因為這種極小尺寸下的圖標充分體現了 GUI 設計的幾個精髓:在各種限制下做文章、細節力求精緻、內容要講求主次和取捨。所以每當有人問出「為什麼圖標一縮小就模糊,有沒有什麼辦法能讓他清晰一些?」這類的問題,我們的第一反應是「切」的一聲嘲笑,第二反應是大腦中的一句「兄弟!那根本不是機器生成的縮小,要靠人肉調的好不好!」,第三反應(在有空的時候)就是擼起袖子把題主貼出來的範例拖進 Photoshop 然後新建個 16 × 16 的文檔給出自己的方案,比如我自己前寫的一個教程,又比如方遲的這個回答。整個過程其實就好像一個老司機看見自家小區門口有個新手側方怎麼也停不進,然後他熱情地坐上駕駛座,兩把調整直接倒進前後加起來六十公分空隙的車位。
(方遲那個回答里的原圖和大家嘗試的各種小尺寸版本)
當然後來技術的指數級發展讓單像素一夜間來到了肉眼無法識別的大小。小圖標,尤其是極小圖標的存在已經意義不大了,在這個充滿 Retina 屏的新世界,我們(好吧,我只是說我自己)依然抱有一些幻想,雖然這門技術現在是用不上了,但是裡面的核心思想其實是可以舉一反三的,靠著這些「老本」我還是能混口飯吃的,以前學的東西並不是完全沒用的。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 AlphaGo,圍棋界過了沒多久就被徹底擊敗了,UI 界或許也不遠了。上次在節目里提到有個神經網路系統被訓練出來用於通過學習書法筆跡來生成完整的字體,當時還還跟 Leon 開玩笑說以前我也想找我司的 RD 搞一個演算法,分析每天 Dribbble Popular 榜單上的 UI 作品的配色、布局、字體然後「生成」一個雖然無法落地,但能湊滿 800 × 600 畫面的「圖」,看看有沒有人去 like,後來 Leon 表達說 UI 跟圍棋不一樣啊~ 這是一門技術+藝術的結合,機器能學習、能統計、能預測但是真的擅長創造嗎?(大意是這樣,我記錯的話你們不要告訴他 ??)我並沒有跟他深入辯論,只是覺得他說話的口氣其實跟柯潔沒差,哈哈哈哈。作為一個理科生(當然,其實在大學裡掛過的科比沒掛過的多,現在絕大部分也已經還給了老師),我更相信技術的力量,也敬畏技術迭代的速度,做藝術、做 UI 這類的還沒有被 AI 大規模侵襲可能只是因為對於技術人員來說這個挑戰性/成就感不夠大吧。今天在 GitHub 上看到 Dingyi 關注了一直挺喜歡的一個設計師 Ollin 的一個項目(感覺最近上 GayHub 比 Dribbble 和 Behance 多了腫么破……),是一個優化小尺寸圖標的卷積神經網路。以前一直挺喜歡 Ollin 的圖標的,雖然用 Leon 的話說「看起來油膩膩的」,雖然不是每個人都喜歡他的風格,但是用 macOS 的朋友多少都有見過一兩個用了他設計的圖標的 App 吧。以前好像只是喜歡 Ollin 的作品,但沒特別關注過他的背景和博客,現在才發現他還是個主修計算機的學生。這個名為 HintBot 的項目還很基礎,只能處理 32 × 32 的圖片,目標尺寸只能是 16 × 16,甚至如作者描述,連「像素精確」這點都還沒有習得,整體效果只能說很一般:
(從左至右為軟體直接縮小的結果、HintBot 處理的結果和 Ollin 自己人肉調整的結果)但是見識過 AlphaGo 飛速的發展之後我再也不敢說「還早,還早」了。也許過不了多久,常泡知乎的我真的需要問一個這樣的問題「只會做 UI,因為 AI 的發展已經好久找不到工作,生活應該如何繼續?」
推薦閱讀:
※【可能性 | 產品與大設計】推薦閱讀(036期)
※「極簡」設計正在成為移動應用設計的新趨勢
※設計師系列 ---- 設計萌渣到萌新
※除了下拉菜單之外你還有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