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城市的勝利》:The Closer, The Better
在某種程度上,《城市的勝利》和《大國大城》的觀點是類似的,但前者在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上更為廣闊:一方面追溯了諸多城市發展的歷史,以及在這些發展背後的技術和制度的變遷,另一方面也包含了世界各地和各個時期城市興衰的案例。這本書在一定程度上也批判的繼承了簡·雅各布斯的《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對城市規劃的觀點,對未來城市發展的形態進行了更現代的預判和建議。
城市的規模效應和網路效應為婚姻、就業、文化娛樂、消費、身體健康(飲用水系統和傳染病管理)和治安(警察)提供了優質的基礎設施,同時也是治理貧困的最佳方式。在西方較為富裕的國家,城市已經度過了工業化時代喧囂嘈雜的末期,現在變得更加富裕、健康和迷人。在較為貧窮的國家和地區,城市正在急劇地擴張,因為城市的人口密度為人們從貧困走向繁榮提供了最為便捷的途徑。
全書列舉的第一個案例就是紐約,主要是因為可以從紐約的發展歷程中看到很多其它城市興衰的範例:
- 奠基於全球化時代的早期,荷蘭西印度公司的一個前方基地,是一個貿易村落。從事貿易的荷蘭定居者聚集在一起,接近性使得商品和思想的交流更加方便,而且這個小鎮的保護牆(華爾街)提供了一種安全感。
- 18 世紀,超越波士頓成為英國殖民地最重要的港口,承擔向南方(生產蔗糖和煙草)運輸小麥和麵粉的任務。
- 19 世紀,運輸技術的進步(更大的輪船)成為人口激增的部分原因。以港口為依託的製造業成為主要產業:糖、服裝和出版(Harpers 是靠出版一本盜版的英國小說而開始發財)。
- 20 世紀,運輸成本進一步下降,距離消失,製造業轉向中國。後半期,金融業、服裝設計等知識、創意產業成為新的核心。
如果你通覽全書,會發現城市的起源往往是從貿易和航運樞紐開始的。由於運輸成本以及交易與生俱來的對接近性的要求,城市成為了社會集聚的中心。而當人群變大之後,隨之而來的思想和創意交流逐步成為城市發展在後工業時代的推手。在 20 世紀後半期,從工業和商品貿易轉向服務、技術和創意產業的城市得以長期保持繁榮。即便缺乏輝煌的貿易史,新興的城市如印度的班加羅爾或美國的矽谷也能由於能向市場提供充足的高技能人才而獲得快速崛起的機會。
與之相反,底特律就是一個未能在後工業時代成功轉型的例子。1950 年 - 2008 年間,底特律的人口下降了 100 萬以上,占其人口總量的 58%。工業城市衰落的原因在於它們喪失了城市生活中最為重要的特點:古老的商業城市的優勢在於技術、小型企業以及與外界的密切聯繫。工業城市不同於這些古老的商業城市或信息化時代的現代城市:它們有大量的工廠,僱傭著成千上萬技能水平較低的工人。除了向世界各地大量提供廉價和相同的產品之外,這些工廠自給自足,獨立於外面的世界。
理解底特律的歷史不僅僅限於理解它自身的興衰。這座城市作為汽車工業的中心,重塑了美國和全世界大城市的發展方向。在福特用流水線的方法使得汽車可以低成本、大批量生產後,工廠轉向郊區。轎車也使得美國人能夠到偏遠的郊區去居住,卡車可以使工廠搬遷到遠離鐵路線的地方。1890 年至今,鐵路運輸每噸每英里的實際成本從 20 美分下降到了 2 美分,因此,工廠是否靠近一個交通樞紐變得無關緊要。從步行改為開車帶來了 40 倍的佔用面積的增加,導致辦公面積增加一倍(辦公空間 + 停車位)。汽車導致人們修建大量新的低密度的生活空間。城市出現了平面拓展和郊區化的趨勢。
每一種成功的新型交通工具都會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技術方面的突破為某種更加快捷的交通工具的大規模生產提供了可能,如蒸汽火車或汽車;第二階段,如果有必要的話,建設與這些新的技術相適應的新的交通網路;第三階段,居民和公司改變他們的地理位置,以便利用這些新的交通方式。一個簡要的交通技術發展史是這樣的:
駝載動物的馴養(10000 年前)——車輪(8000 年前)——道路(羅馬帝國)——騎馬(5000 年前)——公交車(1662 年)——火車(1804 年)——有軌電車(1881 年)——汽車(1886 年)——高速公路網(1921 年美國《聯邦公路法案》提供 7500 萬美元建設路網,摺合現在的 7.65 億美元)。
平面拓展為中等收入住宅創造了機會:
中等收入住宅:二戰後,萊維特兄弟通過在郊區大量生產廉價住宅,向中等收入的美國人提供「一個舒適、方便和可以滿足其社交需要的居住場所「。每位買主平均年收入是住宅價格的一半。《退伍軍人法案》為退伍老兵提供無首付貸款,聯邦住房管理署為中等收入的購房者提供 95% 的抵押貸款擔保。
和平面拓展相比,另一種發展城市的方法是向高處拓展,也就是摩天大樓。被廣泛接受的世界上第一座摩天大樓是 1885 年在芝加哥建造的家庭保險大廈(電梯的發明至關重要,實際上也可以認為是交通技術的發展)。但這一模式在各個城市都收到了來自政府(保護文化遺產和天際線)、學者(雅各布斯對高密度社區的反對)和私人(不要在我的後院動土的「鄰避主義」)的阻力。作者認為:如果城市不能向高空拓展空間,它們就會向四周拓展。如果一座城市的建設遭到了凍結,那麼增長將會出現在其他的地方。
摩天大樓式的高密度城市實際上更加環保:
- 當我們堅持生活在綠色草坪的包圍中時,我們就把自己對環境造成的損害最大化了。低密度不可避免的意味著更多的旅行,而旅行是最需要消耗能源的。儘管比較大的生活空間確實有它的好處,但大型的郊區住宅也會消耗更多的能源。
- 大城市意味著更少駕車出行,使用更少的電力和取暖。舊金山的一個家庭的碳排放量比孟菲斯少 60%。
- 大量的環境政策實際上延遲了新項目,增加了成本,最終導致更昂貴的價格,更偏向於灰色而非綠色。
作者在結語中的看法,可能適用於糾正我們今天持有的很多偏見——由於人類短暫的記憶力已經難以和歷史的長度相比,很多固執己見實際上都使得我們在用新辦法解決老問題的時候顯得冥頑不靈。城市的平面拓展不僅僅是一種在環境意義上的鋪張浪費,更是對數個世紀以來人類社會自發形成的規模和集聚經濟的反動。商業、教育、環境和終結貧窮都需要我們彼此靠得更近,而非住得越來越遠。
從長遠看來,20 世紀的郊區化生活就像是工業城市的短暫歲月,與其說是一種趨勢,不如說是一種脫軌。
關於城市化的進一步討論
關於城市化這個話題的主題閱讀到此告一段落,如果您是這個領域的專家,我非常希望您能通過私信與我聯繫。如果您有更多好書推薦,歡迎在評論中留言,和更多人分享。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