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新聞:莫斯科首次展出封存百年之久的哈薩克末代君主之子手寫文獻

文章轉載自 哈薩克國際通訊社 中文版

源鏈接:lenta.inform.kz/cn/arti

科涅薩熱汗之子百年前所著手寫文獻 首次在莫斯科展出

哈通社莫斯科 - 據哈通社駐莫斯科記者站消息,《科涅薩熱汗?卡斯莫夫:個人、命運與時代》主題圓桌會議,2月16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國家圖書館召開。

此次會議的主要目的,旨在介紹由俄羅斯科學院社會科學信息研究所代理所長、歷史學教授伊利亞?扎伊且夫首次展示的,由阿赫梅特?科涅薩熱手書作品《科涅薩熱?卡斯莫夫與薩德克?科涅薩熱的歷史》一書的複製件。

這本記載有關於英勇、無畏而著名的哈薩克汗國末代君王科涅薩熱汗?卡斯莫夫以及其子薩德克蘇丹的重要歷史性文獻,在莫斯科的展示活動,得到了哈薩克駐俄羅斯大使館和"薩姆魯克-卡澤納信託"基金會的全力支持。

阿赫梅特?科涅薩熱所寫的這部有關其親生父親科涅薩熱汗及兄長薩德克蘇丹的著作,完成於距今130年前的1889年,書寫地點位於塔什干城,同年由俄羅斯地理學會突厥斯坦分部成員E?斯米爾諾夫翻譯為俄文。

不過手寫稿的原件隨後遺失,僅留存了這本複製件。

複印件在一百多年的時間裡,一直被封存在莫斯科國家圖書館中,直到被伊利亞?扎伊且夫教授偶然發現才得以重見天日。

著作使用了採用阿拉伯式字母的哈薩克文字書寫。

莫斯科國家圖書館副館長安德烈?亞諾夫斯金強調,這本新發現的文獻為研究哈薩克汗國歷史,尤其是哈薩克汗國末代君主科涅薩熱汗及其家族歷史,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

此外,這一文獻作為當時歷史經歷者的第一手資料,還將為史學界研究希瓦汗國、布哈拉汗國和浩罕汗國相關歷史事件提供重要的信息。

據亞諾夫斯金透露,在被發現之前,這本文獻一直被保存在國家圖書館內的手寫資料區--錫爾河地區總督尼古拉?哥羅德科夫的私人資料庫當中。

在圓桌會議上,文獻的發現者扎伊且夫教授介紹了與該手寫文獻相關的歷史。他表示,他是在參加2004年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館開展的《莫斯科收藏的伊斯蘭手寫文獻展示》活動期間,發現了這本由阿赫梅特?科涅薩熱所著的重要資料。

"這本文獻同俄羅斯歷史關係不大。它是哈薩克歷史文化相關的重要手寫資料,記載了與哈薩克人民的歷史、人文以及民俗相關的重要信息,而且,是以哈薩克人的視角審視並如實敘述當時歷史的重要文獻。"扎伊且夫說。

他強調,這本書絕非僅僅是一個人或一個家族的歷史,而是能夠反映當時整個哈薩克社會的一面明鏡。

俄羅斯歷史研究所研究院、歷史學博士納莉亞?別克馬漢諾娃認為,科涅薩熱汗是中亞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人物,其對中亞歷史進程的影響十分深遠。

這一觀點得到了與會人士的認同,學者們認為,這一文獻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學價值,是哈薩克歷史的重要寶藏。

圓桌會議期間,主辦方舉行了專項展覽會,展出了與科涅薩熱汗生平有關的各類資料,以及許多少見的重要歷史文獻。

此次圓桌會議及相關展覽會,吸引了多位知名東方學學者、相關領域研究人員及大學生參會。

科涅薩熱汗(1802-1847),阿布萊汗嫡孫,哈薩克汗國最後一任可汗,1841-1847年在位,領導了1837-1847年期間的哈薩克護國抗爭運動,同入侵哈薩克汗國的沙俄、浩罕和希瓦等國家的侵略者持續鬥爭。

1847年,由於遭到叛徒的出賣,科涅薩熱汗在今吉爾吉斯共和國境內陣亡,其頭顱被沙俄入侵者砍下並送往沙俄控制下的額木斯克,遺體則被就地安葬。

自此之後,尋找科涅薩熱汗遺骨的工作就不曾被停止過。

有消息稱,可汗的頭骨在額木斯克一直被保存至1930年,隨後被轉移到了別處。

有人認為頭骨後來被轉送到了莫斯科或聖彼得堡保存。

哈薩克獨立以來,與俄羅斯方面就歸還科涅薩熱汗頭骨事宜的交涉一直不曾中斷。

2016年8月,時任總理卡里姆?馬西莫夫宣布將在同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的會談中,就此提出交涉。

在隨後的會談當中,俄羅斯總理向哈方做出了歸還頭骨的承諾。

【編譯:木合塔爾·木拉提】

PS:目前頭骨仍處於下落不明的狀態,不過俄羅斯方面在去年歸還了中亞哈薩克人反蘇大起義領袖勇士克伊克的頭骨。

相關新聞可見鏈接:chinanews.com/gj/2016/1

哈薩克前年曾拍攝了一部與科涅薩熱汗以及蘇聯時期因研究科涅薩熱汗相關歷史而遭迫害的學者的電影《遺志(Аманат)》。

電影《遺志(Аманат)》海報

影片拍攝期間的花絮照片

片中有一句台詞說的很好

「所有為爭取自由而戰的歷史,永遠都是悲劇史。」

影片在Youtube上有哈薩克語和俄語版本,可供觀看,直接搜索 Аманат 即可。

推薦閱讀:

除了能買買買,原來紙幣上還隱藏了這麼多驚人的秘密
史上影響力最大的十個人,你最佩服哪一個?

TAG:哈萨克斯坦 | 哈萨克 |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