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閑談-說說思維方式
這兩天朋友圈有個叫做降臨的電影在刷屏。據說這是史上最燒腦的電影之一。很多公號也都把這個電影吹噓了一番,以彰顯自己的品味。我很少看電影了,這個片也沒看過,按說不該瞎評論。但是看了幾個相關影評之後, 大概知道了是在說什麼。基本上是在宣布符號系統的勝利, 有了來自外星人的符號系統,就可以表達大心世界,消除了時間, 過去未來現在都變成了當下。
我相信對看過「人是什麼系列的」讀者來說, 不難理解這個影片。 而且應當也不會同意這種觀點。因為一有符號系統,就背離了真實世界。 受測不準原理和哥德爾不完備定理的約束, 符號系統不能完美表徵真實。 又因為複雜系統原理, 靠符號來計算,所能觸及的宏觀世界範圍僅限於符號系統的載體或者說計算單元, 比如人本身的尺度。另一方面,只要通過證悟到達大心世界, 就能有全部。 但是也不是真實的擁有全部。
以上這幾句話可能不太好理解。本文試圖解釋一下,外在的不同,亂花漸欲迷人眼,其實內在的機理都相同,歸根結底取決於人的思維方式, 或者說思考的結構。
電影據說沒有原書獲得星雲獎的:「你一生的故事」好看。 說這話的人應當屬於精英, 因為拍電影成功與否,能掙錢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因此就算導演是精英,他也要顧及大眾,加入一些觀眾喜歡的情節和情感。這樣自然電影拍的就沒有小說純粹。我們在這裡已經開始劃分普羅大眾和精英, 如果不喜歡的就可以不往下看了。 作者認為人和人的這種區別是真實存在的。區分普羅大眾和精英的標準不在於有沒有錢,過什麼樣的日子,而在於思考方式的不同。
我們認為,這個世界存在三個層次的思考方式。 普羅大眾的思考方式是受情感和體驗驅動的, 他們喜歡的是精彩的故事情節,豐富的感官體驗,和溢出的各類感情。所有講述如何操作大眾的黑暗書籍都會教授這個道理。 大眾的動物性比人性更多一點。低級的可以用類似建立條件反射的獎懲機制來管理, 高級一點的是教給他們所謂的偽思考,讓他在情感體驗的基礎上被誘導和操縱。
後面這種作法要多說兩句, 西方大眾教育主要就是干這個的。很多人就是這樣被迷惑的,他們說西方人注重人文教育,不注重數學(是他們沒見過真正的精英學校), 小孩子從小就在討論各種真實的歷史事件,和現實的社會問題,比如大氣污染,比如二戰的得失和對錯,並為此而艷羨不已。這種歪風甚至已經傳到了國內教育界。各種國內「精英」學校都從幼兒園開始做project。
我並不反對小孩子做project, 而是反對讓小孩子做這種宏大敘事的project。 人能夠分析解決問題, 除了掌握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技巧之外,自己腦子裡要有足夠的結構化知識作為基礎。也就是要建立自身豐富的記憶,或者說層次化符號表示系統。
就算internet 信息時代,上網一搜什麼都有,你也要知道該搜什麼, 搜到的結果該如何挑選,如何整合成結構和邏輯。這都需要腦子裡先有結構和邏輯才可以。 而沒了數學,也就沒有深入的邏輯思考,只能按照故事和情感體驗,所謂宏大敘事來理解這個世界,這個後面我們還會再講,東方人玩這一套其實比西方人高級。總之, 沒有高級的做飯技巧,給你再多再好的材料,胡亂煮一通,也做不出真正的美味佳肴。
正確的作法是,讓小孩子做適合自己當前知識結構的「小」項目, 循序漸進。 所以看到那種大人的高級題目,不要羨慕,應當憤怒,這樣培養出來的都是大而無當,光說不能幹,只會動嘴皮子瞎嚷嚷的。。。媒體人士。
這種小項目是什麼? 就是奧數和應用題。 有了數學和邏輯,嚴密的符號系統,可以摒棄情感對人的操控,我們就來到了思維的第二個層次,公式的世界。這是真正會思考的人必須要有的素質,但是從這一步起,精英和大眾就開始分叉,願意接受數學和邏輯,會在公理和定理的海洋里遨遊的人很少。只有在大腦里構築了數學和邏輯的框架,憑藉觀察和實證來連接現實世界,利用來源於物理學的科學實驗手段,結合貝葉斯學習,才能有高級的思維,科學。
我們回到數學的發展歷史, 近代數學與古典數學的區別就是微積分。我們都說中國的古典數學很發達,算圓周率領先西方一千年,加減乘除還有算盤這種原始計算機,處理賬本的大殺器助力。 中國人搞財務無敵,各個天生自帶會計技能。但是我們後來就落後了,因為我們不會微積分。
有個科學上著名的李約瑟難題, 說中國為嘛沒有現代科學。 這個問題應當沒有標準答案,吵來吵去說什麼都有。 有人說中國沒有字母符號系統,屁話他們一定沒看過琴譜,蕭譜。有人說因為中國沒有上帝,沒有神權和君權互相制約,沒有神學院。他們忘記了王權和相權鬥了兩千年,如此龐大的國家怎麼可能靠皇帝一個人管理?他們也忘了中國的辦學傳統,忘了各地的書院和國子監太學生,有些傳承了千年之久。西方科學的出現,在作者看來是個偶然事件。 但因為大部分人都不同意用隨機性來回答李約瑟難題,所以只能點到為止。
回到數學,微積分以後,西方數學開始多姿多彩,函數論,複數論,三角函數,代數,解析幾何,群論等依次出現。直到十九世紀,數學的各個分支,已經不可能由一個人完全掌握。但此時數學界開始覺察到,數學大廈的地基並沒有扎牢。微積分里有討厭的無窮大和無窮小概念,各種含混因此而起。 無窮小到底是不是零,在牛頓時代就有貝克萊(大主教)悖論一直沒有解決。柯西曾經試圖用極限的概念取代無窮小,但實際上柯西的作法因為內在邏輯矛盾也最終失敗。BTW, 我們的高等數學基本上就教到柯西為止。
真正解決問題要靠康托提出的,用集合論的方法來重整數學。康托那一套屬於數學分析和實變函數的內容,大學裡基本上只有數學系才教,因為比較抽象。這裡就不多解釋了。 本質上集合論,是摒棄了所有的現實,或者數學裡的傳統計算。 只研究抽象個體,和個體之間的關係。 同一類性質的個體就構成了集合。集合又可以被抽象。最後數學只要研究這些抽象和抽象之間被二次抽象的關係,或者說結構即可。
按照抽象又抽象的方式,現代數學的各個分支可以融合。比如線性代數和幾何是一種東西,點,線,體,對應標量,向量,矩陣等等。康托用集合論給數學大廈打下了地基,直到最後法國布爾巴基(Bourbaki)學派用同樣的抽象手段真正建成。 布爾巴基是一群以此為筆名的法國年輕數學家, 他們統領了戰後數學幾十年.他們的學問總結在鴻篇巨著數學原理(elements of mathmatics)中, 目前已經出版了近四十本,直到今天,還沒有出完(相關人都已去世多年,由學生續寫)。
在布爾巴基學派看來, 數學裡面只存在三種結構,代數結構(群,環,域等關係的結構),序結構(偏序,全序等個體序列的結構),拓撲結構(點集,連通性,函數等集合和集合之間的關係結構)。 所有的數學知識都可以抽象到這三種結構上來。
同時布爾巴基學派認為空集十分重要,空集存在公理是數學大廈的基石之一。這叫無中生有。數學公理中還有一條有點違和的是選擇公理。選擇公理是說有一組集合,我們可以從每個集合中抽一個元素出來。這看上去很直觀,但是一旦涉及到無窮的概念就不那麼簡單了。這個公理保證我們能夠觀察無窮。一碰上無窮,我們仍然是那麼無力。雖然布爾巴基學派晚年也有反思,覺得太抽象無助於幫助思維,可能不應該光這麼搞。但是抽象數學大廈仍然是人類思想史上的豐碑。
藉助數學工具和觀察,我們可以開始研究世界。 但是通常現實世界過於複雜,我們必須進行某種抽象和剝離:這包括首先要定義實體對應的概念,提供給數學研究的抽象對象。再劃定邊界,可以靠提出約束和一些假設條件來簡化問題。最後就可以開始演繹和推理了。這是一種從細部或者局部開始理解世界的方法。 中國傳統思維方式的短板就在這裡。
掌握了數學和分解問題的思路,可以用來處理和思考世界中很大一部分問題, 但是並不是全部。這是因為二十世紀以後,複雜系統,混沌理論的建立,人們認識到,邊界條件和初值的一點點細微變化,經過演化會導致結果極大的不同。對應於現實世界,我們還有所謂測不準原理,就是你沒辦法在數學意義上精確的確定一個系統的初值 ,所以我們其實也無法預測演化一段時間後系統的狀態和行為。複雜系統理論把世界劃分為兩種,簡單的,和複雜的。
我們都知道現實並不是混亂一團,因為各種混亂的抵消,基於統計,大部分宏觀世界是簡單的。 比如行星和恆星都在精確的軌道上運行,比如化學反應的配比可以極其精準。我們可以通過物理和化學準確的描述這些自然現象。但是還有複雜系統存在,比如比如生物,比如人的行為,比如經濟。 都沒辦法靠建立公式來描述或者準確預期。正是因為有複雜存在,長期行為無法準確預期, 我可以說人有所謂的自由意志。
對於複雜系統,我們也並不是無能為力, 這就是第三個層次的思維, 整體論, 系統論。系統論的核心要義, 是抓住重點,然後類比。
複雜系統可以自組織, 體現出來有所謂周期律。更具體我們還可以從外部行為來研究。在控制輸入的情況下,一個系統的演化,可以簡化為主要功能部件之間,負反饋,正反饋,滯後,增益四種關係。不管是什麼樣的複雜系統,宏觀上看來,都有這樣類似的行為。只要掌握一個,學會類比,就可以處理另外一個。中國傳統意義上講五行,陰陽,並不是純粹的玄學,可以理解為是一種系統分類分析的方法。因此會玩這個的,理解系統運動規律的,都是真正的大能。這並不是故弄玄虛,而是最高級的學問。
但是這樣的學問為啥不好學? 以至於真大師很少,基本都是偽大師。 是因為羅馬不能一日建成,掌握高級思維方式要有一個過程,要有在人生經歷中學習(實踐),或者學習他人的經驗(讀書)的過程作為基礎。 只有在腦子裡建立有效的信息架構,掌握了下面兩個層次的思維方法之後,才可以在此基礎上跳過推理演繹,靠直覺直接把握全局。一般不能越級。飯要一口一口吃。而且要能隨時切換,宏觀整體控制不好,可以切換到微觀局部視角,來具體演繹和分析問題, 知道什麼是重點,再回到宏觀上去。
也有個別天縱奇才能悟的,但是通常道不可傳。他們的弟子學不會老師的本事。 老子說,治大國若烹小鮮,我相信他是在類比。但是如果那個書獃子讀到這一條,以為自己學個做飯就會治國了,那就只好說他是智障。
寫到這裡,文章就可以收尾了。 多說幾句,對做人工智慧的來說,如果要研究人的智能本身, 如果同意人是一個複雜系統的思路,我們能發現什麼嗎? 光靠一個人,你自己其實研究不了自己的。因為算力不夠,算不過來。 但是人和人可以連接, 還可以有外物,計算機來助力, 我們實際上構築了一個尺度上更大的計算系統,這是能夠研究清楚人工智慧的必要前提條件。
路漫漫,不能急在一時。為了更好的上路,時不時休息一下,也是應有之意。祝大家春節假期玩的愉快!
推薦閱讀:
※數學 · 神經網路(一)· 前向傳導
※如何證明輾轉相除法(歐幾里德演算法)?
※《古今數學思想》這本書為什麼唯獨沒有對中國數學的描述?
※如何看待三江方士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