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崩潰》:是天意還是決策?

《崩潰:社會如何選擇成敗興旺》的作者賈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也是大名鼎鼎的《槍炮、病菌與鋼鐵》的作者。他在十多年前完成的這本著作選擇了一個尤為吸引人的話題:社會是如何崩潰的。在今天的全球政經背景之下,討論這個話題頗有一種借古諷今的意思。

貫穿全書的分析框架

藉助對蒙大拿地區興衰的案例討論,作者很快提出了一個在全書中反覆使用的框架,用來分析一個社會如何選擇成敗興旺:

  1. 人類對環境進行的無意破壞
  2. 氣候變化
  3. 強鄰在側
  4. 友邦援助的減少
  5. 社會如何做出回應

由於全書花了至少 300 頁的篇幅在分析從古至今的各種案例,所以牢記這個五個要點是必要的。作者並非一位歷史學家,他擅長的方法是綜合地理、社會、人類學以及自然科學的多重方法進行比較研究。有時候,他花了太多時間在回溯自然環境包括氣候、水土、生態的變化上,會讓讀者感到自己是在閱讀一本類似《寂靜的春天》一樣的環保主義著作,但實際上,這些只是上述框架的前兩點。自然的力量的確足夠強勁,但一定需要結合後面三點才能共同發揮作用,這一點不僅僅在分析現代文明時發揮作用,對理解千百年前的瑪雅、維京人也同樣重要。

案例:這些文明如何(避免)走向崩潰

下面這些案例分析,是全書最大篇幅的部分。我沒有包括最開始的美國蒙大拿案例和中國案例,前者是因為讀的時候沒有有意用五點框架進行分析,後者是因為對中國的分析有點俗套。實際上,作者還簡單的分析了日本在德川時代如何有效的進行了森林管理,下面也沒有包括。

  • 復活節島:太平洋小島,崩潰於 18 - 19 世紀,部落之間無序競爭建造石像,人口增長,加上氣候乾燥,造成森林過度砍伐,生態惡化,最終導致社會崩潰。
  • 皮特凱恩和漢德森島:太平洋群島,崩潰於公元 1500 年,依賴自然資源更豐富的芒阿雷瓦島提供貿易輸入(農產品、岩石、牡蠣殼燈)。
  • 查科峽谷的阿納薩茲人:美國西南部新墨西哥州,崩潰於公元 1150 - 1200 年,和復活島的問題類似,氣候乾燥,人口增長,導致水源枯竭和森林退化,最後出現旱災,導致崩潰。
  • 瑪雅:位於墨西哥尤卡坦半島,崩潰於 16 世紀,四點原因:
    • 自己毀壞了自己的環境,特別是濫伐林木和土壤侵蝕;
    • 氣候變化,特別是反覆的乾旱;
    • 瑪雅跟城邦之間的龍爭虎鬥;
    • 政治與文化原因,特別是國王和貴族之間的連年征戰。
  • 維京:格陵蘭島,崩潰於公元 1300 - 1350 年,崩潰的原因包括:
    • 維京人對環境的破壞;
    • 氣候變化(從溫和氣候進入長達幾百年的冰河期,乾草數量銳減);
    • 主要貿易夥伴(挪威)因為海運不暢和黑死病逐漸終止交易(鐵、木材和文化無法輸入);
    • 十字軍東征打開地中海貿易路線,影響維京的象牙出口貿易;
    • 因紐特人的到來,維京人不願意或沒有能力實行變革(交易或者學習對方的技能)。在這些原因背後,有一些人類社會文化的深層次原因:

      • 維京人在氣候溫和的時期來到格陵蘭島,但後來進入冰河期後沒有生存經驗;
      • 和挪威共享同樣的價值觀,在養牛、北部狩獵地和教堂上投入大量資源,但自然環境不支持,不是利益最大化的選擇(類比:澳大利亞對英國文化的歸屬感);
      • 看不起歐洲以外的異教徒,導致輕視、仇視因紐特人;
      • 權力集中在少數首領和神職人員手中,過度放牧,互相攀比,造成對環境的破壞和貿易狀況的惡化。
  • 盧安達:人口壓力、對環境的破壞和乾旱。
  • 多米尼加和海地:加勒比海地區的兩個相鄰的島嶼,高度可比,後者人口密度極高,墮落為毒品中轉站,前者經濟繁榮,礦業和農業出口以及電信和旅遊業發展很好。差異的主要原因:環境差異(多米尼加有更充沛的雨水),更重要的原因是社會和政治體系的差異(海地是法國殖民地,法國輸出大量奴隸種植園農業,人口密度高,濫伐、土壤養分流失,而多尼米亞是西班牙殖民地,成為歐洲移民和投資目的地;大部分海地人擁有自己的土地,不與外國貿易)。
  • 澳大利亞:水土情況變差,降雨量低而難以預測;地理位置離各個大陸都比較遠,國內的主要城市分布也很分散,運輸成本高是主要問題;貿易主要出口礦業、羊毛和農產品(糧食可能逐步轉為進口),移民政策開放(從歐美轉為亞洲)。

人類集體決策如何失誤

讀完上面這些充滿了拗口地名的案例是一件需要極大耐心的事情。一旦讀完之後,才能理解所謂「比較研究法」的妙處:社會崩潰是一門關於失敗和如何避免失敗的學問,困難之處在於難以復現當時的失敗,從而無法確切得知失敗的根源。比較研究法則是在已經發生的歷史中,搜尋那些可比的案例,進行對比分析。在本書的眾多案例中,關於維京人和因紐特人、以及多米尼加和海地的對比分析,堪稱類似分析的典範。

儘管分析方法複雜,但道理卻很簡單:人類越來越有機會用更好的決策來扭轉環境對社會施加的影響,只是在時間的長河面前,人類對經驗的利用似乎並沒有變得更好。很多文明的失敗,都發端於沒有正確理解繁榮的根本原因,也沒有預見到好年景不會一直長存,無論是復活節島上的石像,瑪雅人與城邦的爭鬥,還是維京人對因紐特的傲慢和敵意,都把人類的短視暴露無疑。

作者在書的最後部門提出了人類集體決策失誤的常見原因。抽絲剝繭,很有意思。我甚至於覺得這個框架是本書的精華部分。我摘錄了要點如下:

  • 沒有預見危機:缺乏經驗(錯誤引入外來物種);或經驗因為時間的流逝而被遺忘(瑪雅因為乾旱滅亡,但該地區後來多次發生旱災);即便有經驗也不見得會被吸取(高油耗的 SUV);錯誤類比(維京人看到格陵蘭島看到樹木與挪威和英國類似,認為土壤類似)。
  • 沒有覺察問題:問題的根源難以察覺(肉眼無法察覺土壤養分);遠程管理(大型社會或企業,蒙大拿最大的私有林場總部不在蒙大拿);問題發生非常緩慢且長期波動很大,「悄悄變化的常態」,「景觀失憶」(全球變暖)。
  • 理性的惡性:自私,公有地的悲劇。
  • 災難性的價值觀:宗教,澳大利亞人對英國傳統的繼承(養羊)。
  • 其他:「狼來了」,短期和長期衝突,」從眾心理「,」群體盲思「,」心理否認「。
  • 失敗的方案:意識到問題,但解決方案錯了。

豆瓣上有一篇關於這個話題的書評,可以看看。

進一步討論

這本書和《大國大城》一起,算是我今年讀書計劃中的第一個比較集中的主題,手頭的《城市的勝利》很快就要讀完了,下周也會完成讀書筆記的工作,並和大家分享。

城市化是我們當下正在經歷的關鍵變化。當中國的城市化率已經過半的時候,這個速率可能顯得並沒有那麼明顯:幾乎只有在我們春節返鄉探親時才能有所觀感。但是,正是這種「悄悄變化的常態」在長期中成為重塑一切的偉力,也是我希望能長期思考、深刻理解、並指導實踐的主題之一。

如果你對城市化(可能包括:宏觀經濟、城市規劃、商業模式、人口變遷、消費零售、公共政策、城市文化等)這個話題有深入的思考(特別歡迎:做線下零售的行家),歡迎通過私信聯繫,希望和您探討和請教!

我在京東集團戰略投資部工作。我們的戰略研究和投資團隊長期尋找兼具智力、能量和誠信的夥伴。如果你感興趣,請私信我一起聊聊吧!

推薦閱讀:

學習無印良品|張向東:消費升級,做到高品質還不夠
如果這些和路雪冰棍你都吃過,那童年一定超幸福!
啟示錄 | 我的21天「吃土」日記
去控制你的消費者吧。
從男人的「情人節」到女人的「情人節」——變革家消費拆解

TAG:环境保护 | 城市化城镇化 | 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