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到諮詢的距離

這是專欄《博士的圍城》的第十九篇文章。之前我寫過幾篇找工作的文章,包括走自己的路——談博士的職業選擇; 離開學術圈,博士的簡歷該怎麼寫; 博士,你大膽的去實習。這一篇來說一個具體的,關於從學術轉行到諮詢的問題。

我不太喜歡透露個人信息,只簡單說一下背景,我是在香港獲得的博士學位,目前就職於一家Vault排名前十的戰略諮詢公司,專註生物醫藥行業。在所有博士轉行的可行道路中,諮詢是這幾年很多人都希望去嘗試的一條道路。一方面當然和薪水有關,另一方面轉行諮詢大多數情況下通用於所有的博士,至少看似是個「萬精油」的選擇。

不過看似適合所有人的諮詢並不適合所有人。所以,我會建議大家在考慮諮詢前充分了解自己的興趣愛好和長期計劃,以免錯愛。和拿著科研經費花完為止的實驗室截然不同,諮詢公司作為一個商業公司,其本身有清晰完整的套路來解決自己所會涉獵的生意。這裡面必然是光鮮與辛酸並存。而作為其員工的生活也會和實驗室迥異。前麥肯錫僱員有一本很有名的書,叫《The McKinsey Way》,還是有一定借鑒意義的。如果希望了解諮詢行業的生活和操作模式,可以讀一讀。

總的來說,確定諮詢之前,還是要端正態度。其實諮詢工作時間長,所以前面幾年很難算是一個時薪高的工作。所以想要進入諮詢行業並堅持下去的話,還是需要對商業很感興趣,或者今後希望長期從事商業為上。諮詢對於大多數金融、商業公司和創業機會都是很好的入口,但是對學術界就不可逆了。再者,大家在找工作的時候,大多會諮詢金融商業公司一起上,不過長遠來看這幾條道路的走向還是很不一樣,給自己帶來的技能和思維上的影響也截然不同,需要慎重選擇。最後,作為博士,在具體諮詢公司和職位的選擇上還是和本科生和碩士生有一些不同,具體我會在後面討論。

想清楚了要走諮詢,那麼就開始從學術往諮詢轉彎,主要來說就是要做好三點,選做一點:1)充分準備相關經歷;2)精心準備簡歷,有針對性廣撒網;3)多練習case interview;4)Networking

1)充分準備相關經歷。這兩年競爭越發激烈,完全沒有諮詢或者商業相關經歷進入諮詢公司也變得越來越難。所以,給自己充分的時間(最好一年以上)來準備進入諮詢行業應該是比較理想的。Experience中實習自然是首選。但是由於博士生的特殊性,實習的確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所以,之前我也給出了一些我的建議(可以參考博士,你大膽的去實習)。如果實在無法實習,參加學校的consulting club也是一個主流的選擇。另外,參加創業項目/比賽也是絕對的加分項,我當時參加創業比賽的經歷完全抵用了一個實習。

2)精細準備簡歷,有針對性廣撒網。經歷再好,也看怎麼說。之前離開學術圈,博士的簡歷該怎麼寫一文,對於簡歷的準備已經寫的比較多了。總的來說,就是盡量降低簡歷的學術味道,發表文章列表什麼的實在不太需要,相關經歷的敘述則要作為重點突出,實在沒有諮詢經歷,一定要突出自己在商業上下的功夫(去Coursera上面學一些課程也是很好的選擇)。

寫好簡歷後,廣撒網當然是必要的。剛開始選擇諮詢公司簡單粗暴就好,打開當年Vault排名從上到下。大多數全球諮詢公司都有較為完善的培訓和內部資料系統,的確對於剛入行的新人來說是一個絕佳的平台。(2017年Vault排名)

不過,也不要只看排名,其實還有很多行業內知名度很高的公司值得考慮。尤其是醫療,金融,汽車等等「水很深」的領域,找到自己喜歡的領域很多時候更加重要。這其實也是博士和本科生最大的不同之一。博士們可以考慮從自己專業出發去尋找專註行業的諮詢公司或者職位,把從generalist到specialist的時間省下來。因此,關注一些特定行業或者專長的諮詢公司也是一個很好的思路。

3)多練習case interview。case interview是諮詢公司面試的一大特色,這裡的case分小case和大case,都是一個模擬的商業情境問題,是短時間內判斷一個人商業思維能力的慣用測試方法。關於case study,其實市面上有很多相關的材料,像Case in Point, Case Interview Secrets還有各大名校consulting club的資料。公眾號上一搜都是,並不難找,主要是要靜下心來好好研究一下主要的套路才是關鍵。

小的case大多都是類似估計market size的題目,比方說著名的一架波音747里可以放下多少個高爾夫球。這裡我再隨便舉幾個例子,比方說上海一共有幾家便利店?南京西路上每天開過多少輛車?上海一天有多少人去看電影?等等。其實小case在我們生活中是隨處可見的,做多了以後還挺上癮。相對來說方法是比較固定的,思路遠比答案重要。

大case情況要複雜一點,畢竟和公司以及面試官個人特點有很大關係,所以學習套路和忘記套路一樣重要。如果因為客戶拋了一個非常規的問題就汗流浹背,豈不是對不起自己乙方的稱號。總體思路上還是要先了解case需要解決問題的類型,而不是一上來就revenue,profit。然後,在面試過程中,主動和面試官進行恰當的互動,也給自己恰當的保留思考時間,比方說可以主動向面試官請求半分鐘左右的思考時間再作答。好的回答遠比快的回答來得重要。

除了case之外,諮詢公司的面試一定會問behaviour問題。這個你說準備也很難準備,但是訣竅確實是有的。首先還是要對自己的簡歷足夠的熟悉,對每一個經歷可能會被問到的細節心中有數。有一些常規的問題,可以提前準備,將其富有個人特色。比方說「你為什麼要轉行?」「你為什麼要做諮詢?」「你為什麼要來我們公司?」這種非常經典的題目,不要隨便回答,或者套用網上的「標準答案」。畢竟每個人情況都不一樣,只有越真實才越打動人。這裡也是博士們最能夠展現自己的地方了,自己的專業可能對未來的工作有什麼幫助,自己的經歷帶給了自己什麼的品質,都是別人並不常聽到的故事。

此處友情提醒,千萬不要在面試的時候抱怨學術生活,一句話都不要。首先,沒有人喜歡愛抱怨的同事。其次,對方很可能根本不懂得學術,學術很苦完全無法讓對方產生共鳴。其三,多抱怨一分鐘學術,你介紹自己進入諮詢的時間也就少了一分鐘,不值。

4)Networking。每個人性格不同,說到networking,重要性評分應該是0到10分不等。所以,這個還是一個依照自己性格決定的事情。像我,前一版完全把這點給忘了寫了。不過,networking也分兩種,一種純粹就是認識圈中人,了解圈中事,這個還是很必要的。建議大家最好在開始準備簡歷之前就開始做這件事情。至於那些傳說般吃頓飯就找到個工作的故事,聽一聽就好,適合自己就做,不適合自己也無需難為自己。

---

當然,就和拿到博士入取通知書不等於博士畢業,進入諮詢公司也不等於未來就一片光明。作為職場新人,後面的故事我就不多說了,但是準備還是要有的。不過至少從學術轉進諮詢的我對於這個選擇還是毫無遺憾的。

最後說一點我對諮詢行業的看法。總體來說,我非常看好未來20年諮詢行業的發展,但不代表我看好每家諮詢公司的未來發展。隨著中國的轉型升級,整個商業世界分工會更加細緻,精細化的產品必然需要更精細化的服務,更深入的思考,以及更加個性化定製的戰略。我相信今後各式各樣的諮詢服務只會越來越多,分工也會更加細緻。而分工細緻往往意味著在某個領域長期堅守的人的機會就更大。因此,無論是在整個商業界還是在諮詢界,對博士的需求大概率都會上升。於是,選擇做一個懂商業的博士,一定會讓自己的路子走的寬廣很多。

(聲明:本文全部內容都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作者就職公司無關)


推薦閱讀:

從諮詢小白到MBB OFFER,到底要多久?!
「出名要趁早」,「別人的20歲如何如何,你呢」,別太當真
怎麼做好桌面研究(desk research)?
歐睿信息諮詢有限公司(euromonitor)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
綜合對比下分析師和交易員在投行的成長空間?

TAG:博士 | 咨询 | 咨询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