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進階高手六步法:如何從懵逼到牛逼?
《倚天屠龍記》里有一段,講的是張三丰傳授張無忌太極劍法:
當時強敵環伺,張三丰身受重傷無法出手,只得臨時將劍法傳給張無忌,讓他與敵人PK。教了一圈下來,張三丰問:「孩兒,你看清楚了沒有?」
張無忌道:「看清楚了。」張三丰道: 「都記得了沒有?」張無忌道:「已忘記了一小半。」
張三丰讓張無忌再想想。過了一會兒,張無忌說: 「已忘記了一大半。」
最後,張無忌沉思半晌,抬起頭來,滿臉喜色,叫道:「這我可全忘了,忘得乾乾淨淨的了。」
張三丰道:「不壞,不壞!忘得真快,你這就請八臂神劍指教罷!」
結果,手持木劍的張無忌,把揮著倚天劍的「八臂神劍」方東白打得屁滾尿流,胳膊還被砍掉一隻,變成了「獨臂神劍」。
從一開始的懵逼,到最後的牛逼,張無忌習得太極劍法的過程雖然離奇,但也不是沒有科學依據的——早在上世紀70年代,諾埃爾.伯奇(Noel Burch)就提出了人類學習新技能的四階段模型(Four Stages of Competence):
第一階段:不知道自己不知道(Unconscious Incompetence)
剛開始接觸新的技能,人們既不了解也未意識到其重要性。對新技能一無所知,他們也絲毫不在乎。
第二階段:知道自己不知道(Conscious Incompetence)
人們了解到新技能的重要性,也明白自己對其一無所知,於是開始了學習和訓練。
第三階段:知道自己知道(Conscious Competence)
通過一系列學習和訓練,新技能已被熟練掌握,但學習者仍需要有意識地執行特定步驟,才能保持較高水準。
第四階段:不知道自己知道(Unconscious Competence)
通過反覆練習和思考,技能已成為學習者的「第二天性(Second Nature)」,與其行為和思想融為一體,變成下意識的反應。
張無忌習得太極劍法的過程,正是經歷了這四個階段:從一開始不懂不會,到開始跟張三丰學習招式,到後來學會所有招式,再將招式全部忘掉,把自己融進太極劍法,臻於化境。
當然,與普通人不同在於:張無忌本來就是絕頂高手,再加上天賦異於常人,所以他的學習是在16倍速的快進中完成的。
人人都想學習新技能,也想成為如張無忌一般的絕頂高手。但在初接觸新技能的時候,卻往往有一籌莫展的懵逼之感,尤其面對一些錯綜複雜的新技能。那麼,從懵逼的菜鳥變成牛逼的大師,究竟應該怎麼做?
美國暢銷書作者S. J. 斯科特(S. J. Scott)在17年1月出版的新書《從新手到高手的六步法(Novice to Expert: 6 Steps to Learn Anything, Increase Your Knowledge, and Master New Skills)》中,提出了人類學習新技能的六步進階法:
第一步:找到屬於自己的學習形式
正如有人喜歡麻辣、有人喜歡清淡,有人喜歡吃肉、有人喜歡吃素,每個人對於學習形式的偏好也不盡相同。比如,有人擅長理解文字、有人喜歡聽聲音、有人對視頻更有感覺、還有人傾向於直接上手實踐。
鑒於此,作者總結分類了七種學習形式:
社交型(Social)
獨立型(Solitary)
視覺型(Visual)
聽覺型(Aural)
語言型(Verbal)
物理型(Physical)
邏輯型(Logical)
以上七大類里,並不存在「最正確的」學習形式。這就好比,「豆腐腦究竟是甜是咸」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喜歡吃哪一種。
至於如何判斷自己更適合哪種學習形式,國外有專門的網站(http://www.learning-styles-online.com/inventory/)幫助用戶進行測試;另外,還有個更簡單有效的方法——靜下心來想一想,之前學習新技能的時候,哪種學習形式讓你效率更高?
第二步:找出一個最想學習的技能
這裡的關鍵詞在於「一個」。你可能興趣廣泛,新鮮事物也一直層出不窮,但正如加里.凱勒(Gary Keller)在暢銷書《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The ONE Thing)》中所述:「盡量縮小目標,專註於當下那一件最重要的事,就能夠獲得成功。」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新技能的學習。如果同時學習好幾項技能,你便無法將自己完全沉浸在一項技能上。如果實在選擇太多無從選起,不妨用以下五個問題協助篩選:你學習新技能是想讓自己更健康嗎?
哪些技能對你的職業發展更重要?
你是否希望培養一個全新的習慣?
你有興趣兼職做別的生意嗎?
你是否希望改善自己的財務狀況?
當你初篩出幾項感興趣的技能之後,可以再追問八個問題:
這項技能是你自己想學,還是受他人所迫?
這項技能為什麼對你重要?
你能在這項技能上付出多少時間?
學習這項技能需要什麼裝備或準備?
你是否負擔得起學習這項技能的開銷?
學習這項技能是否有時間期限?
這項技能是否與你現有的價值體系相符?
你是否具備完成目標的能力?
回答完以上問題,你應該能找到一個既符合現實情況、又遵從自己內心的選擇。
第三步:培養學習習慣
當你認定學習某項技能之後,接下來就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和高質量的知識源、理論及時結合實踐、堅持每日練習,等等。
其中,找到高質量的知識源最為關鍵。一般來說,獲取優質知識的途徑包括以下幾種:
高評分書籍:通過百度、豆瓣、知乎的搜索,或網上論壇、社群、請人推薦等方式,找到與技能相關的優秀書籍。
音頻視頻節目:在電視、網路等平台上,找到與技能相關的音頻和視頻節目,及時獲取與之相關的優質資訊與知識。
請教專家:初學者最大的挑戰之一是「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You Don』t Know What You Don』t Know)」。無論是通過線上還是線下,向行業專家請教可以幫助初學者少走很多彎路。
購買付費課程:在知識付費的時代,線上線下都充斥著各種付費的課程和產品。你不妨找到其中最優秀的專業人士,購買他們提供的核心課程。
第四步:以行動為導向做筆記
人類的大腦不是用來存儲信息,而是用來處理信息的。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人類的工作記憶非常短暫,因此,千萬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人腦有限的存儲空間上(當然,如果你是《最強大腦》的選手,當我沒說)。
而記筆記過程,除了幫你記錄重要的信息,還有以下這些好處:
重構自己所學的東西
找到可以付諸行動的下一步
梳理複雜的概念和問題
將部分概念視覺化呈現
記筆記的方法有很多種,作者推薦了康奈爾筆記法(Cornell Method),可以幫助學習者系統性整理和回顧筆記。
最後還有關鍵一步:把所有筆記濃縮成一張單頁的精華備忘單(Cheat Sheet)。就算你的原始筆記有100頁,最後也要濃縮成一頁紙,這跟「把書讀薄」是一個道理。
第五步:創建一個基於技能的項目
有些技能依靠重複練習就能夠習得(Repitition-based Skills),如開車、跑步、樂器;有些技能卻需要自我教育與實戰相結合才能習得(Knowledge-based Skills),如投資、銷售、領導力。如果是後者,就需要通過項目實踐來提升自己。
圍繞技能創建項目的時候,需要:
為項目設置時間期限
安排與之相關的談話和事件
把大項目分拆成幾個小任務
研究相關的網站、工具、資源
設置並完成可量化的目標
但創建項目往往簡單,完成起來卻沒那麼容易。好在,再大再複雜的項目,都能按先後順序拆分成更小的子項目。如果感到項目執行有困難或者無從下手,不妨再審視一下項目是否還能被分拆成更小、更具操作性的子項目。
第六步: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Deliberate Practice)」這一概念最早由心理學家安德斯.埃里克森(K. Anders Ericsson)提出。在他看來,想成為專家,除了花大量時間練習之外,更關鍵的是找到正確的練習方法。
在他的論文《刻意練習對於成為專家的重要性(The Role of Deliberate Practice in Acquisition of Expert Performance)》中,埃里克森認為,有效進步的關鍵在於把技能分拆成若干個小任務,按照順序逐一訓練掌握。
也就是說,如果某技能可以分拆成幾百項子技能,就要對這幾百項子技能逐一擊破,才能達到理想的水平。當然,每個技能的複雜程度不盡相同。比如,學習疊衣服可能幾個小時就足夠,但學習衝浪或運球就複雜得多。
以運球為例,它可以被分拆成一系列子技能:左手運球、右手運球、雙手身前運球、胯下運球、背後運球;行進間運球、高速跑動運球、避障運球、背轉身運球、虛晃運球,等等。每項子技能都互相關聯,只有按順序逐一練習掌握,才可能練成運球高手。
美國暢銷書作者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Malcolm Gladwell)在《異類(Outliers)》一書中指出:「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一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
所以,六步法里最難的還是最後這一步:刻意練習。刻意練習需要耗費大量時間,長年累月地堅持和積累,任何「天才」都不例外——張無忌之所以能迅速領悟太極劍法,也是因為十年苦練九陽神功打下的深厚基礎。
如果每天練習三個小時,要達到一萬個小時,正好需要十年時間。這也是為什麼比爾.蓋茨會說:
「大多數人都高估了他們一年之內能做到的事情,卻低估了十年之內能做到的事情。」
推薦閱讀:
※《小鎮畸人》:可愛的異類,絕望的隔閡
※愛上了10多年前痛恨的閱讀,因為….
※腹有詩書氣自華
※我的讀書法及演進歷程
※《尋妖記》:訶梨鬼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