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方向之後再努力,還是努力之後才有方向?

「 有網友看了我上一篇文章,提出疑問:「當迷茫的時候,總得做點什麼,可是不知道方向,怎麼行動呢?」」

先講故事:

1、

小薇(化名)來找我諮詢的時候,情緒正處在低谷期,因為剛剛和相處幾年的男朋友分手,一般女生都是情感型動物,在遭受情感打擊的時候最容易否定自己,尤其是工作上也遇到問題,讓她感覺更加無從下手。

她打算重新定義自己的職業,但是並不確切的知道到底想做什麼?之前本來覺得工作並不是最重要的,已經做好了結婚生子,做賢內助的準備,這一個措不及防,讓她覺得必須獨立才行(不少女生的覺醒都發生在分手或感情遇到挫折之後)。

當我問到她的理想職業時,幾乎都是空白的,因為真的沒有想過,於是我們一起梳理了她的以往經歷,本來她以為自己真的沒有什麼能拿得出手,因為之前的工作真沒那麼上心,但是通過一些成就事件,居然挖掘出很多線索:

她的寫作能力不錯,高考的時候語文是學校最高分,工作後也一直喜歡寫,讀了好的書,好的句子都會記下來,會在簡書上寫文章,每次寫完之後自己都會覺得很愜意,閱讀量也很不錯。

她很喜歡組織和策劃活動,以往單位經常會有一些活動組織的機會,她基本都會很樂於去參與,並且在其中擔任主導角色,每次圓滿的策劃和組織完成一場活動,她都會充滿了成就感。

她喜歡在網上參加各種學習,而且在幾個讀書群里擔任領讀,義務擔任小助手,幫助課程舉辦方維護各種群活動,也因此結識了一群特別上進的小夥伴,雖然都是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也不賺錢,但是她也很開心。

而且她還喜歡演講、喜歡和人打交道、喜歡協調各類事情、喜歡去做對別人有益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在這些方面她都有成功的事例可以證明(很多時候你以為自己能做到的,也許只是自己想像,真正有成功的事例才能說明你有能力)。

通過這樣的梳理之後,小薇驚喜的發現自己居然不知不覺做了很多事,而且看起來對於找到新的方向都很有優勢。

我和小薇通過性格、興趣的分析,結合這些實際技能的積累,為小薇制定了轉行計劃,她很興奮,幾個月之後,她和我說,幸虧當時分手了,要不然還不能下定決心挖掘自己的潛能,目前她順利轉型為一家公司的營銷策劃人員,進入角色很快。

一個好的職業方向,不僅要有興趣,更重要的是要有能力的支撐,而能力的培養需要漫長的過程,當你在進行一項能力訓練的時候,未必當時就能看清是有用的,比如你之前一直想學英語,但是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後天,總也沒學,突然有機會去國外,你看著同行的人英文流利的無障礙交流,肯定會說:「早知道今天能用上,我當時肯定學了。」不過哪有那麼多早知道呢?

2、

小敏來找我的時候,看上去也很忙亂,我先問她為什麼來諮詢,她說自己是護理專業畢業,但是因為不喜歡,也沒聽父母的話進醫院,自己就跑到北京去了。

原以為自己肯定能闖出點名堂了,一晃就是5年,這5年換了7、8份工作,每一種都不同,到現在工資也是入不敷出,年紀慢慢大了,父母著急了,給她下了最後通牒:「要麼趕緊回家,找關係讓她進醫院,要麼趕緊嫁人,找個依靠,這樣下去可不行!」

小梅說她根本不想進醫院,不喜歡,於是我問她自己心中有理想的職業嗎?她沉默了半天說:「也嘗試過不少職業,覺得都不喜歡。」

於是我們一起梳理一下她以往的經歷,發現由於每段工作都時間過短,根本沒有辦法等到做出成績,自然也沒有什麼有成就的事。我問她為什麼換工作這麼頻繁?她說:「因為看不到希望啊!」

她理解的看到希望應該是一入職就能知道這條路可以走多遠,最好馬上就可以得到可觀的回報和豐厚的薪資,如果看不到就換,尤其是工作到了第5年,她發現自己找工作工資一直這麼低,就抓狂了,感覺幾乎沒有希望了,太受打擊了,自己已經工作了5年,難道就值這點錢?

面對她的疑問,我沒有直接回答,我只告訴她,職業是價值的交換,薪資和你的價值成正比,你認為你身上最具價值的技能是什麼?

的確經過諮詢和梳理,這5年的時間,她幾乎沒有在任何技能上得到足夠的鍛煉,有些成績,所以她目前的職業競爭力幾乎不及應屆畢業生,起碼應屆生還年輕,有激情有衝勁,而她高不成,低不就,很尷尬。

沒有辦法,我們經過討論,根據她的性格、興趣所在,加上職業調查,重新定位了職業方向,在這個方面她沒有任何經驗,只能從頭開始,雖然很痛苦,但是已經沒有別的路,而且年紀大了,轉換成本會越來越高。

這次她說一定會慎重,再也不瞎折騰了,也做好了重頭再來的心理準備,和經濟上的準備,她說這可能也是她最後一次機會,父母絕對不會再對她施以援手了,所以決定豁出去了。

目前她還在職業的適應期,前期遇到很多困難,心情也比較苦悶,不過我經常鼓勵她,這已經是人生的最低谷,再以後所有的路都是上坡路,所以要堅持。

3、

成功的人在之前都不確定自己一定會成功,但是該做的事,該做的努力也都一定會做,他總是認為,多做一件事,未必馬上會見效,但是也許長期是有用的,這種思維會形成一種習慣,主動去做一切看起來有益的事情。

另外一種人,凡是做一件事就問:「這有用嗎?」如果看不到馬上見效,就不做,所以他也形成一種思維:「看見一件事立刻判斷,現在能看到收益嗎?不能,那就不做。」

真等洪水來的那一天,總有的人提前學會了游泳,到時就知道如何自救,還有的人,一直覺得沒啥用,結果溺水而亡。

能馬上看到收益的事,多數都是沒啥含金量的事,路邊賣煎餅果子的回錢最快,真正做大生意的周期都長。

學習也是,能馬上學會的基本都是最簡單的,沒啥競爭力的,因為誰都能做到,需要費些時間和精力才能學會的,往往才是最值錢的,因為會的人少。

所以,努力都在平時,到了千鈞一髮的時候派上用場,職場的積累也是一樣,平時的努力都不會白費,不知道在哪個轉角,就會有新的方向出現,這時你就會知道,自己多做一些積累是為了有更多的選擇。

而非要有方向才去努力的人,肯定認為方向就像從天而降的聖旨一樣可以指引你,而往往,任何人其實都無法事先得到一個確切的方向,因為方向本就是隨著你的能力的變化,積累的增加,而不斷的延伸出來。

——

我還是那句話:「當你迷茫的時候,千萬別閑著,做點什麼,沒準哪一個舉動就有突破。」
推薦閱讀:

想要被賞識,你得會「展示」!(方法篇)
通俗、經典、入門:職場人快速建立知識結構的必讀書單
做個明白人,才是真正的自由人
當你離開10萬1平的北京,你失去的何止是100萬
在工作、生活、遊戲中,都要開闢第二職業

TAG:职业规划 | 职业发展 | 职业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