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之下,互聯網金融的數據化建設心得

閱讀時長:7min

核心要點:3個

1.P2P金融雖處寒冬,但互聯網金融前景仍大好,2017再崛起;

2.建設重點抓好用戶分析、風險分析、產品分析、營銷效果分析、管理分析;

3.建設步驟四步走合理規劃、業務梳理、迭代開發、收集反饋。

【正文】

序一:行業回顧

nn互聯網金融從2007年開始發展,短短數年,經歷了波峰波谷的驟然轉變。2007年到2013年上半年還處於發展緩慢,逐步破土的階段;2013年到2015年上半年,互聯網金融就如潮水般湧入市場;但2015年之後,互聯網金融降速發展,開始走下坡路。整個過程如拋物線一般。(2017年為筆者預測值)

序二:行業寒冬

nn2016年,互聯網金融的門檻逐漸攀升,監管也愈發嚴格。我們找了相關的新聞。近半數的互聯網金融企業紛紛跑路,與此同時國家「十三五」規劃又積極鼓勵互聯網金融發展。壓力、風險、挑戰、機遇迎面而來,我們如何迎難而上?(思考-P2P金融危機是不是整個互聯網金融就沒活路?)

序三:行業前景

nn未來金融業的電子數據交換量將成幾何數級增長,IDSS(智能決策支持系統)滲透至個人客戶的理財服務。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者所擁有的金融業務量也不斷提高。雖然今天互聯網金融困難重重,但是明天總會到來。它依然迎合社會的需要,依然為中國金融市場發展起著正面推動的作用。

nn有人說互聯網金融的三駕馬車是渠道、技術和數據。今天就針對數據來進行討論。那麼互聯網金融企業運營具體有哪幾個需要分析的模塊呢?

用戶分析:(思考-要哪些指標分析用戶?什麼方法分析?什麼工具分析?)

nn1.目標用戶是誰,目標用戶的分級體系?——用戶指標

nn(信用評級、活躍度、存留率、轉化率、評級投資額、用戶分布、互動指標等)

nn2.通過什麼渠道找到目標用戶,競價?微信?渠道合作夥伴?——營銷渠道指標

nn(渠道來源、渠道轉化率、渠道成功率、渠道成本)

nn3.用戶通過什麼渠道進行支付?——支付渠道指標

nn(渠道轉化率、渠道成功率、支付渠道來源、渠道成本等)

風險分析:(思考-要分析哪些風險指標?什麼方法分析?什麼工具分析?)

nn1.怎樣進行風險控制,包括政策風險、項目風險、系統風險、操作風險?——風控指標

nn(項目審核通過率、風險備用金、項目流動性風險指標等)

nn2.合作夥伴是誰?擔保公司、銀行、信託、渠道等?——合作方指標

nn(合作帶來的項目數、項目通過率、風險係數、成本等)

nn3.相比於競爭對手更好嗎?——競爭性分析

nn(競爭對手分析指標、互聯網輿情監控指標)

產品分析:(思考-要分析哪些產品指標?什麼方法分析?什麼工具分析?)

nn1.金融產品的價值(收益、風險、流動性等)?——產品指標

nn(產品組合、投資人數、投資金額、滿標時間、收益率、流標數、風險係數、受歡迎度等)

nn2.IT支撐平台是否好用穩定用戶喜歡?——平台指標

nn(響應速度、可靠性指標、安全性指標)

營銷效果分析:(思考-要分析哪些營銷效果指標?什麼方法分析?什麼工具分析?)

nn什麼樣的營銷活動可以擴大影響力?——營銷活動指標

nn(活動成本、活動渠道來源、活動轉化率、傳播數、新增用戶數)

管理分析:(思考-要分析哪些管理指標?什麼方法分析?什麼工具分析?)

nn是否有服務好客戶?-客服指標

nn(投訴指標、接通率、投訴渠道、響應速度、滿意度等)

nn可以看出,需要分析的指標非常多,相信這些指標所需要的大部分數據各個公司都是可以獲取到的。但是數據那麼多,要分析首先要可視化。然而明確的道路方向也不如想像中的一帆風順,在數據可視化的道路中,也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就以上的指標來說,是否有公司已實現上述指標的完全分析,又是否有公司對上述指標中的分析覆蓋率還達不到30%?不解決可視化道路中的這些問題,公司數據可視化建設只能低速發展,完善的數據分析體系也將長期是詩和遠方。

nn那麼互聯網金融的數據化建設究竟應該如何做呢?互聯網金融的數據化建設要做的事情很多,要解決的問題也很多。然而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要解決這些問題完成目標效果的分析,筆者認為是要有計劃分階段的實施的。針對於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數據分析建設,需要以下幾個階段和注意點:

(思考-現在自己的公司有沒有已經在做這塊的實施?有哪些寶貴實施的經驗和教訓?是不是有比分四個階段實施更好的方案?)

階段一.合理規劃:什麼樣的規劃才叫做合理規劃,又是什麼樣的規劃才叫不合理規劃?前文中已經列出了許多的指標,計劃在三個月內都做出來怎麼樣?這就是不合理規劃。選取其中的一個或兩個模塊,根據本公司技術儲備,用不超過3個月的時間來建設,以此嘗試為基石,修改第二個三個月計劃,如此的分步驟規劃設計就是合理規劃。數據化建設本身其實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一步一步去實現。所以建設過程最好分期,比如一期做風控分析、二期做產品價值分析。

階段二. 業務梳理:最終的分析是為了應用於業務,互聯網金融行業專業性相對較強,很多指標並非看一眼就能夠理解。若沒有深入研究,業務理解偏差可能性也很大。這一步相對來說是IT人員比較容易忽視的。若沒有做好,最終完成的數據可視化效果也只是擺設。

階段三.迭代開發:互聯網金融的從業IT人員普遍水平較高,應用開發的技術不是門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開發過程中的迭代與交流,既要高效開發,又要避免進入開發陷阱。如何做到呢?高效的開發離不開工具,藉助合適的功能完善的報表類工具開發個性化分析頁面,通過簡單易用的自助BI工具來實現快速分析和交付。同時積極和業務人員溝通,讓IT人員了解業務,讓業務人員掌握BI工具自主分析。如此齊頭並進,實現企業個性化的數據分析系統的高效迭代開發。

階段四.收集反饋:數據分析本身是一個長期的階段。在完成一期之後,收集一期效果、缺陷、問題,可以對下一階段的開展帶來正麵價值。同時把收集反饋的流程可以用數據分析系統實現電子化,讓業務人員在使用過程中,隨時可以留言反饋,IT部門就能及時得到反饋並更新迭代。

nn幾個階段下來聽起來是很理想化,也確實少有公司能夠把每一階段都做好,否則就沒有失敗的項目,而事實上失敗的項目遍地都是。然而不論眼前的道路怎樣,我們都是要奔著理想的方向去的,要想射中天上的太陽,瞄的一定要高。

一張圖總結

文 | captain

數據分析製作:FineReport


推薦閱讀:

為什麼經濟學家對大數據「敬而遠之」
都是名媛,住在回龍觀和天通苑有什麼不同?
開源OLAP系統小結
北京上海典型購物中心客群數據分析
WSJ文章翻譯:華爾街的無限慾望:數據,數據,數據

TAG:互联网金融 | 大数据 | 大数据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