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工作的三個標準:創造力、影響力,自主力。
國家法定的春節假期已經結束,今天是上班的第一天。每年春節過後,通常都是求職的高峰期。公司如何遴選人才,個人如何找到一份有前景的工作,都是一個大問題。畢竟這幾年經濟都不景氣,權威人士不都說了:這幾年的經濟都會是L型走勢。所以,越是在這種低迷的環境下,作為個人來講,更應該苦練內功,為幾年後的大環境轉好積極的做好準備。那麼要做那些準備呢?
春節長假期間看了一本書《優秀到不能被忽視》,這本書講的就是:如何讓我們自己在職場上如何變得更優秀。作者是麻省理工大學計算機系的一名教授。這本書是他在採訪了一大堆美國的成功人士之後總結的一套心法。經過他對這些人士的觀察和採訪後發現:那些在工作裡面表現得很優秀的人,通常都是工匠思維,而不是激情思維。是什麼意思呢?
激情思維:就是總希望有一個完美的,結合我自身條件的工作在等著我;如果我找到這個工作,就可以一直保持激情,充滿幹勁才能表現得很出色。
而工匠思維說的是,不管什麼工作,我都會先想辦法把我手頭的事情做好做精,像一個匠人一樣對待工作中遇到的每一個問題,在這樣的工作狀態下慢慢的就會產生激情,也就是說激情是精通自己工作以後的副產品。
簡單地說,激情思維就是說世界能為我做什麼;而工匠思維呢,是我能為世界做什麼。就是這一點點的思維方式的差別,就決定了一個人職場生涯的順利程度和職業生涯的幸福感能不能建立。
那麼如何讓自己建立工匠思維呢?作者分享了四個在職場上讓自己變得更優秀原則。
第一條,不要追隨你的激情。世界知名的人力資源管理諮詢公司機Hewitt Associates LLC(翰威特公司)通過大量的調查發現:大部分的職場人士開始工作的時候,其實都是沒有所謂的職業激情的。這裡說的大多數人呢,排除了那些從小就對某個東西特別執著的情況,就好像那個瘋狂動物城裡的兔子一樣,從小就立志當警察,然後經過重重困難,最終達成了自己的夢想。這種情況在電影里常常出現,但真正在日常生活中卻其實很少見。
你可以回憶一下,你自己小時候的夢想是什麼?反正我小時候的夢想,我記得曾經相當解放軍,警察叔叔,然後又有一段時間想當歷史家......其實這些所謂的夢想啊,都是因為當時的環境和認知決定的,並不能從小就發現真正適合自己的職業。
而且職場本身就是一個大的分工體系,很多時候並不是說你想做從事職業你就能去幹什麼的,很重要的還得看自己的能力和機遇。那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只想追隨你的激情去找工作,除非你是富二代官二代,否則那就是自己在給自己增加難度。你想想啊,有一個工作機會,你是覺得沒激情不幹了,跳槽再換一個,覺得還是沒激情又跳槽,那來來回回的跳槽,你的職業能力就只會一直停留在一個初級水平。因為你一直處在初級崗位,當然只能做一些初級技能的工作,你這樣就永遠體會不到高級崗位的成就感。
這本書的作者就拿了一份對加拿大高中學生的愛好調查發現,你只要一問愛好,所有的學生說的都是打冰球,唱歌,跳舞,表演,游泳......這一類的,壓根就沒說我愛好工作的。但是這些學生中卻很少有人打算去當一個職業冰球運動員啊,或者說歌手,演員之類的。這說明啊,職業激情本來就不是天生的。所以,你想要在找工作的時候找一份生來就喜歡做,而且肯定不會抱怨的工作,根本就不可能。
包括看到的那些最光鮮亮麗的演員。你看見他們在熒幕上各種耍帥,各種好玩,有意思,但是背後真不容易睡地板吃盒飯,經常為了趕戲幾天幾夜不睡覺,甚至傷筋斷骨也是常有的事兒,前幾周不是報道劉德華因為拍戲墜馬受傷腰脊骨裂,需要修養好幾個月;成龍拍戲傷經動骨也是家常便飯,所以沒有一份職業是完美的。像他們這些大明星掙的錢幾輩子都花不完,獲得的榮譽也是等身,何必還那麼的拚命呢?相信他們追求的是一種職業上的成就感,從這個角度來說,不是先有激情在找工作,而是要先把手頭的工作做得最好,慢慢的精通,從裡面找到一種成就感,這時候激情才會伴隨出現,
那可能你就說了,我既然找工作,不能憑著激情思維,那你說我們找工作該怎麼找呢?作者就提出來了第二個規則:用工匠思維代替激情思維。
我先不著急和你說什麼是工匠思維。你先來想一想,什麼是一份好的工作?
一般情況下,咱們對好工作的直接感受,那肯定就是工資高,也能發揮我某方面的特長,最好這個公司在這個領域裡排名還能排個前幾名.....另外就是,我想上班就上班,我不想上班還能早退......等等。
雖然看起來這些想法很誇張,但我想這是絕大多數職場人的真實想法,因為這些都是人之常情。所以,作者把這些特性給綜合了起來,提出了好工作的3個標準,那就是具有創造力,影響力和自主力。
先說創造力。創造力不是一定得發明了什麼東西,而是說可以持續不斷的把自己的工作步驟,工作方法進行優化和改進,讓自己在這個崗位上的能力不斷的精進,這都是有創造力的表現。
理論上來說,每一個工作都是可以被優化的,你要是覺得你自己的工作已經做到無懈可擊了,要麼你就是不肯動腦子,要麼就是你壓根沒入行,為什麼這麼說。作者舉個例子,就比如最急切的工作,你把紙一頁一頁給合併在一起,這算是機械化的工作吧,但是訂書機就是為了這個步驟發明的。你覺得訂書機已經很方便了吧?我只需要一按就能把紙給訂起來,但是電子釘書機的發明讓你連按一下,那個動作都給省了......
所以說只要肯動腦子,創造力是可以被用在所有的工作步驟上的,而一堆小創造加起來呢,往往就會產生一個大的顛覆性的創造。
再來看看影響力。影響力對工作來說更重要了,尤其在這個互聯網時代,影響力可以說是最重要的職場資本。過去呢,只有權力和金錢才有影響力;但現在,有了影響力才有金錢和權力。
那你可能會說了,我做的工作沒有什麼大的影響力,就是一個小職員,我又不追求什麼網紅,意見領袖那樣的號召力。其實影響力並非你想像的那樣,至少你完全可以影響周圍的人。就比如說你是公司里一名Top Sales,你可以通過你掌握的信息和你的工作能力去影響你的老闆,包括你對最前沿市場和客戶的一些看法,影響老闆的決策。畢竟老闆看到的是公司的整體是大局,但是他對最前線的消息並不一定非常了解;反而你是最權威的。那這個時候,你就完全可以用自己對銷售流程的改進與優化,市場的趨勢分析去影響老闆的決策。
最後我們再來看看自主力。自主力就是自由支配自己的時間,自由支配工作場地。現在好多人都要逃離北上廣,覺得城市裡太霧霾,又要擠地鐵,生活成本太高,活著太累......如果我回到家鄉,有那麼要是一塊地就好了,我想種西瓜種西瓜,想種芝麻種芝麻。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那多開心啊!先不說這個想法有沒有問題,從這種設想我們可以看到,現在的年輕人對於自主力是越來越關注了。
科學的調查,也表現出來同樣的結果:美國的百思買公司做過這樣一個測試:對一部分員工採取了完全彈性的工作制度。什麼叫完全彈性呢?就是給你這麼多任務,你想什麼時候干都行,你想在家工作或者出去旅遊都沒有關係,只要你完成工作就可以了。這樣的制度讓員工很少跳槽,大部分員工都很喜歡公司這樣的安排,覺得非常人性化。而另外一家Gap的公司也發現,實行這樣的制度,讓員工的工作業績和效率都上升了。我們都想要高自主力的工作。這樣呢,我們在工作中,我們可以一邊工作一邊追求我們想要的東西。
但是有一點:給你開公司的老闆,不會為你的夢想買單,他們只會為你的職業技能買單;如果過分地追求自主力,那可以啊,老闆也可以告訴你,明天就不用來上班了。所以需要注意過分追求自主力,是有點危險的,會陷入自主力陷阱里。我們追求的自主力,必須是我們的職業技能換來的,不然這種自主力既不穩定也不可靠。
比如說,你想做一名旅行家,就是想去環球旅行,靠寫遊記來養活自己,那你就得有足夠的職場資本,你比如說你有很高的知名度,再比如說你寫的文章比別人都牛,但是如果你沒有;抱歉!沒有人會為你的自主力買單。
如果有一份工作,這3個力都有,絕對是好工作!這樣的工作,不管是什麼,只要給我,我肯定幹起來都是超有激情,會用上我的洪荒之力。但是這種工作真不好找,不好找就對了,因為這3個力本身就是稀缺資源。它稀缺,那麼肯定沒人會白給你這種好機會,你得跟他交換才可以。拿什麼交換呢?要拿你自己的職場資本來換。這個職場資本,就是說你在工作裡面的特長,比如說你是一個銷售,你能拿下訂單,這就是你基本職場資本。如果說你只會簡單的維護老客戶和處理簡單的訂單,那麼你的職場資本也就只能換基本薪水了。那3個力,你肯定也別想換到,如果你能拿下別人搞不定的客戶,很大的訂單寫,甚至說你能改造公司整個的銷售流程和體系,那你的職場資本可以說是「大資本家」的級別了,你就可以很從容的和老闆談條件,去交換我們剛才說的創造力,影響力和自主力。這3種力,談不攏,沒關係,自然有別人要你。
這本書的作者說的工匠思維,就是說要像工匠對待自己的手中的工藝品一樣,好好的打造自己的職場資本。最後呢,才有機會獲得擁有這3種力的好工作,有了這3種力,你沒有激情都不太可能!
看到這兒呢,可能有人會問了,那這個工匠思維說白了,就是不管你現在什麼工作就老實的干,別跳槽是這個意思唄。但是我要是真不想干現在的工作,壓根不想在這個職業上積累職場資本,我就想轉行,我又沒有上面所說的職場資本,那是不是說我一定得咬著牙堅持啊?這樣好痛苦啊!其實也不是的,作者說了,如果有這樣三種情況中的一兩種,那就不要堅持了,還是趕緊換個工作比較好。至於是哪三種情況呢?遲點再來分享。。。。。
作者:Alex雷鳴,個人微信號:alex-DataMarketing 歡迎撩撥。
推薦閱讀:
※未來5-10年內還需要英語翻譯這個職業嗎,還有同聲傳譯?
※今天的危機是明天的笑話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年代,還有多少信仰可以堅持?
TAG:职业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