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SP-ASC 新主編

號外號外,Journal ofn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JPSP)將迎來一位新的主編。

2017年1月,負責 Attitudes and Social Cognition (ASC)板塊的主編將由Shinobu Kitayama出任,接替Eliot Smith。

這是博士本尊(圖片來自於學校網站)!

Kitayama 博士目前任職於密歇根大學,是一名社會心理學教授,是該校心理學系社會心理學領域的負責人。他致力於研究認知、動機、情緒等心理過程的文化差異性。所以說,他也是一名跨文化心理學家。在趙志裕和康螢儀所著的《跨文化社會心理學》一書中,作者將Kitayama和Nisbett、Markus,Trandis 並稱跨文化心理學領域的四位巨擘。

眾所周知,JPSP是心理學領域,特別是人格社會心理學領域的頂級期刊(top 3),能在上面發一篇文章是許多心理學家的追求。K博士並非第一次擔任如此重要的角色,之前他就是Interpersonal Relations and Group Processes板塊的副主編了。

這一次的換帥將為JPSP-ASC帶來哪些新的變化呢?

K博士提出了四點:

1. 作者必須要對如何增加統計檢驗力進行更加廣泛的討論。不僅僅是對被試數量,還有實驗操作,無關變數的控制,因變數的測量,操作檢查等等方面。

這一點不難理解——並且也是許多期刊(e.g,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的要求。心理學的可重複性日益受到重視,每一項研究是否可被重複,實驗室得出的結論其真實效應究竟有多大,這些問題已經不是可討論可不討論的了。

2. 作者必須對被試的多樣性與融合性進行詳細闡述。

這一點也好理解——結合他本人是跨文化心理學家。一直以來,心理學研究被人們詬病的一點就是我們總在做「美國大二學生心理學」。過去礙於實驗室條件,經費支持等許多因素,被試只能是由學生參與——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心理學研究的推廣性。如今,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展,還有學者對跨文化領域的不斷重視,研究者不滿足於僅僅在學生身上看看p與0.05孰大孰小,考察文化對被試的影響是K博士思考的必然結果,也是心理學理論走向更廣泛的必由之路。

3. 作者必須對研究帶來的對心理學知識的貢獻有深入地闡述。

JPSP作為該領域的頂級期刊並非浪得虛名。多位主編都講過討論必須要能深入的闡釋出一項研究或者系列研究對領域的貢獻,否則就不應該發表在如此逼格滿滿的期刊中,畢竟JPSP可不是一般的妖艷賤貨。

4. 非常歡迎那些理論驅動,具有獨創性方法的研究——哪怕只是一個單研究,只要夠創新,power也足夠就大膽地來吧。特別是,還將開闢一個新的板塊叫做Innovationsnin Social Psychology來接納這些文章。

這確實是一個非常大的舉動。不要說在JPSP上,就是一般的小刊物,現在想靠一個單研究發表文章都不是易事了。然而,這一次K博士引領的變革恐怕還是希望在社會心理學領域激起浪花,激發更多學者可以加入方法創新,理論創新的行列中去。當然,效果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推薦閱讀:

如何言簡意賅回答外國熊孩子「中國人會吃人肉嗎?」這類的問題?
外國人是真的喜歡中餐嗎?
有哪些電影或小說反映了跨文化家庭的中西文化差異?
歐美城市的人們如何看待吉普賽人?
在國外留學或生活的人會有哪些錯覺?

TAG: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 跨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