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虛讓人吃虧,自誇又惹人生厭?什麼才是正確的自誇姿勢

知乎上有很多這樣的提問:「工作中該高調嗎?」「怎樣不顯得自賣自誇,同時又讓老闆覺得我不錯?」

我們在後台也經常收到這樣的留言:「我在工作中很努力,但相比那些很會表現自己的同事,我顯得很低調。我一直認為「自賣自誇」容易惹人討厭,然而我卻發現,那些愛表現的同事都或多或少得到了升職加薪,而我卻始終在『原地踏步』。這是為什麼呢?」

自我誇獎,似乎從來都是一個社交和職場上的「大忌」。不過,《自誇!展示自己的藝術》(Brag! The Art of Tooting Your Own Horn Without Blowing It)的作者Peggy Klaus認為,「從不自誇」有時候可能是一種「無效謙卑(ineffectuallyhumble)」,比如在年終總結上將自己付出的努力、取得的成就完全歸功於團隊等。

那麼,自誇究竟是會給人帶來好處還是壞處呢? 如何自誇才能給人帶來更多好處呢?今天我們來和大家聊一聊「自誇」。

自我誇獎,是一種「我很出眾」的認知偏好

「自我誇獎」,英文為「self-enhancement」,指的是一種「我比其他人優秀」的自我認知偏好(Alicke & Govorun, 2005),並將這種認知通過語言或行為的方式表達出來。本文中所指的「自誇」指的是一種對自我的誇獎,而非自我吹噓或自我誇大。

恰當的自誇,會讓人獲益

在過往的很多研究中,「好自誇者」(self-enhancer)常常被認為是自以為是的、自戀的,甚至是「缺乏教養」的(Colvin,Block, & Funder, 1995)。

不過,最近的一些研究則發現,適當的自我誇獎非但不會給他人留下壞印象,還能給人帶來積極的影響。

1. 幫助人們提升「人際魅力」

自我誇獎能夠幫助人們給他人留下更積極的第一印象,讓我們在社交場合中更具「人際魅力」。

Paulhus(1998)招募了124名被試,並讓他們事先填寫相關的性格特點問卷(包括與自我誇獎的行為相關的內容),根據問卷結果得到這124名成員是否樂忠於自誇。隨後,將這些成員交叉隨機分入27個小組中,並讓這些小組在接下來的7周時間內每周會面一次進行小組討論。研究者在第1次與最後一次會面時,測量組員對彼此的印象評價。

結果發現,那些善於自誇的人,給其他組員留下了更積極的第一印象,他們更傾向於被認為是自信的、令人感興趣的;而相反,那些不自誇的人則被認為更焦慮和小心翼翼的。

2. 讓人們更有競爭力

布朗大學的PatrickHeck等人(2016)招募了200名被試,請他們根據四個人(研究助理)在一項測驗上的成績以及這四個人對自己成績的預估,對這四個人的能力與道德做出評價。這四個人中:

  • 一個人認為自己的測試結果高於平均水平,且事實如此

  • 一個人認為自己的測試結果高於平均水平,但事實並非如此

  • 一個人認為自己的測試結果低於平均水平,且事實如此

  • 還有一個人認為自己的測試結果低於平均水平,但事實並非如此

結果發現,第一類人,也就是那些「高調」地表達自己實力超出平均水平且事實如此的人,更容易得到他人對他們的積極評價,這類人普遍被認為是「有能力的」但「道德感不強」(社會果然對自誇的人不是那麼友善呢…)。而相比之下,那些謙虛的第四類人,即明明能力高於平均,但卻聲稱自己「沒那麼厲害」的人,普遍被他人認為「能力不足但道德感強」。

因此,研究者們認為,在職場上,人們應當懂得如何自我誇獎,才能讓同事或老闆了解你的真正實力(儘管,自誇的確可能讓有些人覺得你不謙虛、不道德)。的確,要懂得適當的自我誇獎,才能避免你的能力被「謙虛」所埋沒。

3. 驅使著人們努力完成既定目標

自誇者們往往會有一種心理動機,即通過向他人展示自己的能力或優勢,來獲得他人的關注(Paulhus, 1998)。而當他們展示自己能力或優勢時所提到的是一個尚未完成的事情,那麼,此時的自我誇獎就很可能會形成一種「自證預言效應」。

自證預言效應,指的是人們對一個情境的設想會引起一系列新的行為,而這些行為可能會最終使得最初的設想成真。而這可能是因為人們對一件事情的期望會影響實踐的動機。也就是說,當你認為事情將會往好的方向發展,那麼你就會更有動力去把這件事情做好,最終你會發現,事情正像你所預想的那樣有了好的結果。

而自我誇獎就有可能帶來這種自證預言的效應。人們認為比他人優秀的自己一定能夠完成某個目標,那麼當ta自我誇獎地表達了自己能夠勝任這件事情時,「自誇」的自證預言效應便很有可能逐漸帶領ta實現該目標。

看到這裡你或許會忍不住的疑惑,既然自我誇獎可能有這麼多好處,為什麼有些人的自誇還是看起來那麼令人討厭?這是因為,人們有時踩到了錯誤自誇的雷區。

但這些自誇雷區,你需要警惕

1. 把自我誇獎當成了自我誇大

當一個人誇下海口卻做不到時,人們對這類人的印象便會急轉直下——他們不僅會被看作能力欠佳,還會被認為道德感較低。(Colvin et al.,1995)

布朗大學的實驗也證明了這一點。前文所提到的四類人中,第二類人就是自我誇大的,自認為成績優於平均,卻被現實打臉。研究發現,在他人眼中,這類人既缺乏能力,又缺乏道德廉恥。

2. 以謙虛/抱怨的方式進行自我誇獎(Humble-bragging)

以謙虛或抱怨的方式進行自我誇獎的人並不罕見,比如朋友圈裡總是有人自拍秀身材秀臉蛋,配文卻是「哎…怎麼辦,像我這麼丑/胖的人真是沒臉見人了。」

「Humble-bragging」現在在社交網路和日常生活中都很普遍,這讓很多人會誤以為,這種兼顧「謙虛」(humble)與「誇讚」(bragging)的行為會是自我誇獎中的一種高明技巧。

然而,正如眾多學者所說,這種看似謙虛的自我誇獎,其實會讓人對自誇者嗤之以鼻,也會懷疑自誇者為人是否真誠。謙虛-自誇甚至遠不如直接抱怨來的誠懇真切(Ovul Sezer et al., 2015; Sezer, Gino &Norton, 2015).

3. 以貶損他人的方式自誇

Carolien Van Damme等人(2016)發現,比謙虛自誇更糟糕的一種自誇方式,是在自我誇獎的同時,連帶著貶損其他人,比如,「我的責任心特彆強,不像某某,他總是…而我總是…。」儘管是在自我誇獎,卻將他人當做自誇的犧牲品。不僅可能傷害到那個「被比較的人」的感情,也會讓聽者對自誇者的品德產生懷疑。

什麼才是正確的自誇姿勢?

那麼,究竟什麼才是能夠幫助我們獲得好處且不招人討厭的、恰到好處的自我誇獎呢?以下是一些供你參考的建議(Klaus, 2004):

1. 找准場合

當你在一個希望得到更多人的喜歡而不是他們積極而深刻的印象的場合中,請不要選擇自誇。正如前文所述,自誇可能讓我們顯得有能力、自信,但同時也可能會讓一些人覺得我們不謙虛、不道德。

2. 自我誇獎而不是誇大

不要通過吹噓來誇大自己做不到的事。「你會讓人們對你說的話失去興趣,並且,當人們發現真實情況後,他們也不再相信關於你的其他事(覺得你為人不真誠)」(Klaus,2004)。

3. 自我誇獎的過程中,你應該:

  • 從一個故事開始。人們總是愛聽有趣故事,以故事開頭的自誇可能引起更多人的注意。而且,故事型的自我誇獎會讓人覺得更委婉而容易被接受,也不會給人「攀比」(one-upmanship)的感覺。

  • 慎用第一人稱。當我們在自我誇獎的時候,或許無法避免的要經常提到「我」這個字眼,但是如果從頭到尾都只強調「我」,可能會讓人難覺得你是一個自我中心的人。如果能把其他人帶入你的故事中,與他人一起分享你的成功事迹,效果會更好。

  • 熱情洋溢的講述方式。「熱情」是會傳染的,如果你真的對所做的事充滿熱情,試著真誠的表現出來。Klaus建議說,「我真的對我所做的事情感到驕傲,我很想跟你分享」或許是個不錯的開場白。

4. 更好的自誇需要練習

如何將一種自我誇獎的自我認知轉換成與他人交流過程中的語言與行為表達,是需要練習的。Klaus女士認為進行自誇的練習能夠讓人對自誇表達的方式、面部表情、肢體神態等留下一些「肌肉記憶」。

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幫助你重新審視自己對自我誇獎的「成見」,學習一些自我誇獎的技巧,幫助你更好地在社交及職場上爭取那些你想要的東西。

以上。

KY作者 / 丁穎

編輯 / KY主創們

原文發表於 新的一年,你得學會自誇|為什麼說一味的謙虛會吃虧?

了解更多心理學相關的知識、研究、話題互動、人物訪談等等,歡迎關注KnowYourself - 知乎

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學社區,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

References:

Alicke, M. D.& Govorun, O.(2005). The better-than-average effect. In M. D. Alicke,D. A. Dunning & J. I. Krueger (Eds.), Theself in social judgment (pp. 85–106). New York, NY: Psychology Press.

Colvin, C. R.,Block, J., & Funder, D. C. (1995). Overly positive self- evaluations andpersonality: Negative implications for mental health. Journal of Personalityand Social Psychology, 68, 1152-1162.

Damme, C., Hoorens,V., & Sedikides,C. (2016). Why Self-enhancement Provokes Dislike: TheHubris Hypothesis and the Aversiveness of Explicit Self-superiority Claims. Journal Self and Identity , Vol 15, 173-190.

Heck,P., & Krueger, J. (2016). Social Perception of Self-Enhancement Biasand Error, Social Psychology, 47,327-339.

Klaus, P. (2004). Brag! The Art of Tooting Your Own Horn Without Blowing It. NewYork: Grand Central Publishing.

Paulhus, D. (1998). Interpersonal and Intrapsychic Adaptiveness of Trait Self-Enhancement: AMixed Bless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74, No. 5, 1197-1208.

Sezer, O., Gino, F., &Norton, M. (2015,May 14). Humblebragging: A Distinct and Ineffective Self-Presentation Strategy.Harvard Business School Working Knowledge.

推薦閱讀:

溝通弱者謬誤:我內向,所以表達不好
溝通,也需要講究風險管理
有本事和沒本事領導的區別,從2點就能看出來!
是時候該「體檢」下自己的工作了。
有些人,贏了吵架卻輸了人生(原創)

TAG:心理学 | 职场沟通 | 夸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