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出你的假象囚籠

2015年起,我決心改變自己後,這麼一路走來,踩過很多陷阱,誤入很多歧途。

一路走來,磕磕撞撞。

今天這篇文章我想分享一些「假象」,一些遮蔽你的視野讓你迷失目標的假象,一些囚禁自我意識、自我認知的假象。

一、進步假象

1、進步非目標

這個理念我在上篇文章2017,提升你的自控力里提到過的,這裡簡短說概括幾句。

有時候我們會因為自己的一點進步而產生我們快要完成任務的虛假感,正是這種虛假感會讓我們給自己一種「放鬆」的許可,從而耗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在無意義的事情上,最終導致我們偏離了真正的目標(文藝點說,是忘了初心?)

不要把支持目標實現的行為誤認為是目標本身。

2、忽來驚喜

過度沉浸在意料之外的欣喜也是擋在我們前行路上的一大阻礙。

16年年底的時候我遇到了這麼兩件事兒:

其一是我在知乎上答出一個高贊答案,幾天之內收到上百條評論、數千贊和上千關注,我在去年9月底開始在知乎回答問題,答了很多都無人問津,忽然有一個回答被推到首條,那一刻帶來的喜悅感確實衝擊著我的大腦。

其二是我的一篇文章被簡書編輯推薦到首頁,前後被十多個專欄收錄,當然,關注和評論也不少。再次之前我也投過很多次稿但是都以被拒絕而告終。

這麼兩件事兒發生的當天,我幹了點什麼?

守在電腦桌前一條條回複評論,一遍遍看文章……就好像一個守財奴守著自己的寶貝傻樂呵一樣……我每天都是有指定任務的,但就因為那幾天被忽來的喜悅衝擊得有些忘乎所以,以至於荒廢很多時間和精力。(現在想想好羞愧……)

當我反應過來不能這樣沉淪的時候,我把知乎、簡書的所有關注、贊、評論的消息提示都關了,讓自己從那邊的世界隔離出來。

因為我很清楚,運氣這種東西就像上帝拋的糖果一樣,你撿到,吃了一顆,很甜、很高興,但是糖果註定不可能像主食一樣化為你的骨肉,助你成長。

現在偶爾還會收到很多贊,或是被收錄在首頁投稿,但對我而言已經無所謂了,因為我很清楚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麼,有這一點,就足矣了。

現在再想一想,當初那樣有意思么?有點吧。

二、知識假象

1、知行不合一

在我們求知的路上,很多時候會碰到「知行不合一」的問題。

一個知識,經別人點撥後,恍然大悟地喊到:我明白了!

但是讓我們上手操作一番卻又會遇到各種問題。

知道,做不到,等於不知道。

那麼,我們從知道到做到之間差了一些什麼呢?

一個人的成長過程是在「學習——思考——踐行」這三個階段來回循環的。

你開始要去看這個世界,去讀書、去接觸各色各樣的人,去了解這個真實的世界,而非你想像中的世界。

在你看過這個光怪陸離的社會後,你會產生很多疑惑、不解,這時候就需要靜下來,去分析、去思考。

開始你會很迷茫,你不知道你在想什麼、你要想什麼、你看待一個問題的時候,感覺這個人說的對,那個人說的也不錯,那麼到底孰對孰錯?

你要撥開迷霧,跳進去,直擊問題本質,清楚的知曉它到底是個什麼東西,隨後你再從問題中跳出來,在你清楚它的本質後,你便能預測它的走向,或是說它之後所會產生的影響。

在這個階段的你,讀了很多書,刨析了很多問題,但是你卻會感到一些膩味,為什麼?

因為看再多的東西,都是他人的故事,而非你自己的。

這時候你應該明白,你需要做了。

你需要做一些能感動自己,也能感動他人的東西。

當你能做到很多事情後,你自我能力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階段,這時候你又會發現了更多不理解的東西,這時候又要返回去,去學習、去思考、去實踐。

你只有在「學習——思考——踐行」中不斷地循環,你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2、小付出,大回報

這是個浮躁的社會,每個人都做著一夜暴富的白日夢,都渴望快速成功。

就連對待知識都產生出一種能在短期得到突破的幻覺。

2016年是一個知識變現的年份,隨著這股潮流來襲,內地一片「生機」。

得到從國外借鑒了「濃縮書」的概念,在他們的產品上打著為你節省時間而大力推廣「濃縮書」。

分答上線,一條不過1分鐘的語音卻試圖為你解惑讓你大惻大悟。

知乎live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各色舉辦live人士宣稱著能讓你用一小時學到受益終生的技能。

他們錯了么?沒有,他們是商人,不擇手段的包裝、宣傳自己的產品不是錯。

錯的是那些不假思索往裡跳的人。

求知永遠是一個沉澱的過程

如果你抱著想要速成的念頭去求知,最後的結果不外乎金錢花了,時間用了,精力也費了,而自己卻依舊是「一瓶不滿,半瓶晃蕩」的狀態。

三、認知假象

2012英國作家朱利安·巴吉尼,傑里米·斯唐魯姆聯手出版了一本書《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嗎?》

很有意思的一本哲學類書籍,我最近也在讀,但今天不說這個。

認知是一個很龐大的話題,值得專門寫一篇文章來聊聊的。

今天我想說的很簡單,就是一個關於「我認為」「我以為」的這種觀念態度。

我在很早的一篇文章里講過這麼一起爭執:

我加了一個英語備考群玩,一天上午,我看到群里有個人的句子用法很奇怪,我就查了查字典,並且把這個錯誤指正出來,結果卻炸開了鍋,和我爭吵,一口一個「我認為」「我覺得」。

我當時特別哭笑不得,我和他們說:

你不要和我說你認為,你覺得,請把你的例子列出來,我認為這個不妥,所以我查了字典,確實不對,我給你指出來,而你卻字典都不查就和我爭,有什麼意義?

之後有人去查了字典認同了,有得人查完字典明明沒有理解例句的意思,為了維護他自己的觀點又和我爭,我沒理會他,我在群里說了這麼一句話:

英語多用,沒有壞處,但是用不對,沒有好處,你們用詞之前請先查查字典,真正理解了這個詞,再拿出來用。

這起爭執雖說只是一個對學習有著不同的態度的折射,但是,這件事的背後所呈現的是太多人活在自我世界裡,對這個真實、客觀的世界不屑一顧。

不舉例子、不列數據,一口一個我認為我覺得就試圖來贏得爭吵,對於這樣的對手,我只好攤手說:好吧,你贏了。

你贏了又如何?

我從寫這個公眾號起,裡面所有用到的數據都是我查過資料的,所有的事件都是在我翻看相應的新聞後才引入的,甚至裡面很多我拿不準的成語用法都要去查查字典,看看這樣用合不合適。

不知道、不清楚的一定要去查,去探究清楚,這種嚴謹態度給我帶來很多益處,我現在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越來越強,對事物的本質理解也越來越深刻。

而那些活在自己意淫世界中的人呢?操著一口我認為我覺得還和他人爭執不休的人呢?

從這口井跳到了另一口井,從這個鳥籠鑽到另一個鳥籠。

寫在最後

這篇文章里我提到的三種假象只是這個假象囚籠中的一角,我至今也深陷在很多假象中。

不管你身陷在哪一處假象中,都沒有關係。

重要的從來不是我們的狀態,而是我們的定位。

我去年起,將自己定位於一名學生,一名終生學習者——不斷地學習、不止地進步。

這一路走來,我無所謂他人態度如何,語氣怎樣,只要能學到東西,哪怕你陰陽怪調地和我說話,我都不在意。

我執意做過很多事,結果有好有壞,吹過很多牛,立了不少flag,雖然打了不少次臉,但是沒有關係。

因為我很清楚一件事兒——我一直在求知的路上探索、前行。

只要我不斷地往前走,曾經受到嘲諷嘲笑都會化成我成就自我後的談資。

所以,對於那些被假象蒙蔽雙眼的朋友,總是畏懼,或是顧及是非種種的朋友,你們需要的從來不是那種虛偽的臉面,而是一種對真知的渴望。

並做好一個覺悟:一念既出,萬山莫阻。

==========================================================

想要閱讀更多有深度的文章,請關注我的公眾號:生有涯而知無涯

推薦閱讀:

知乎TOP 500 贊的回答
知乎國
收藏別人的知乎創作(知識)不點贊和感謝是什麼心理?

TAG:知乎 | 「形而上」话题 | 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