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愛在愛中增殖(新書自序)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在愛中長大,就像一顆種子的成長不能缺少陽光和水分。
如果每個人都是一顆種子的話,愛就像是陽光、空氣、水分和土壤。如果一顆種子本身是缺少活力的,就像一顆煮熟的豆子(內部成長的能力——生本能——匱乏),外部的資源再好,它也沒辦法發芽、長大;而如果缺少了外部愛的資源,一顆再好的種子,也沒有辦法很好地成長:這就像是在黑暗中催發的綠豆芽,雖然可以長得很肥嫩,卻不會有葉子的色彩,就像是生命本身缺少生機、創造性,缺少適應能力和發展能力。
每個人愛的能力來自成長中的體驗,一個在愛中長大的孩子,他會因為積累了被愛的經驗而感受到自己的美好,也會樂意將愛的情感給予他人。或者說,一個人愛的能力來自曾經被愛的經驗。如果這個人很不幸,在成長過程中,曾有過很多傷害性的體驗,那他的未來會不會很沒有希望?不,只要這個人自己沒有放棄生命的成長與發展,改變是永遠不嫌晚,永遠有希望的。而積年累月的精神分析或心理諮詢工作,就是在做這件事:用愛來理解、浸泡一顆受損的種子,幫助它逐漸恢復生機、恢復成長的能力。
當一個人在被愛中慢慢建立起安全感、信任感後,他的創造力也會被激活,他的潛能也會被充分調動出來。這就會幫助他擁有更好的社會適應能力,也會幫助他積累更多的成功體驗,進而發展出對世界更多的信任與安全體驗,他也就可能更愛這個世界,愛周圍的人。
作為一名心理諮詢師,我有更多的機會看到人性的秘密,也會更多感受到生命的掙扎。對於很多前來尋找幫助的人而言,如果在他們的早期成長中,可以很幸運地得到更健康的養育,他們的很多痛苦也許是可以避免的。而一個心理諮詢師能做的,大概就是向整個社會傳播一些心理健康的基本理念。
過去的一些年,我參加了大量有關心理健康的公益行動。曾有一次,在偏遠山區低矮的教室里,我給一群頭髮全白的爺爺奶奶(青壯年都外出打工了,只有爺爺奶奶們負責照顧留守兒童)講「兒童性保護」的內容時,教室里靜得能聽到呼吸聲。這群老人的反應讓我感覺震撼,我以為這麼偏遠的地方,我所講的內容也許會被排斥和拒絕,可是我卻從他們眼裡讀到了渴望。那些爺爺奶奶的反應鼓勵了我,讓我深刻體驗到一個心理諮詢師的職業良心是多麼重要,那時候,我也深刻體驗到了,什麼叫「愛可以在愛中增殖」。
後來隨著我自己工作量的增加,我再也抽不出連續幾天的時間去下鄉講課了,於是就開始把我日常工作中積累的一些感悟記錄下來,發在自己的空間里,供人閱讀和轉載。我想,如果這個世界上有一個人因為我的文字而學會更好地愛自己、愛他人,那都將令我欣喜,因為那人一定會帶著這愛的體驗去影響他周圍的人,也會將愛的能力傳遞給他的子孫。因為,在我自己學習的過程中,我就是被這樣對待的,我所接觸過的無數老師,無數同道,都曾一次次讓我對這些有深刻的體驗,是他們的愛與支持,促使我在專業上不斷成長。所謂的水滿則溢,其實也可以有另一種理解,我把我曾得到過的,傳遞出去,自己並不會失去什麼,但是卻會有更多的人因此獲益,何樂而不為呢?
恰在這時候,我無意中看到了「知乎」,於是貿貿然開始試著回答一些問題。後來我才知道那其實是一個年輕人聚集的社區,我在那裡混,好像已經太「老」了。當我還在猶豫是不是該退出來的時候,王琿找到了我,用她的話說,她是趴在知乎上「扒拉」出來了我。她邀請我給「十分心理」寫專欄。對於看著她主編的《心理月刊》生活了多年的我來說,對她的邀請,是只有感覺幸運,而絕無拒絕的道理的。於是我就在她的督促之下,盡量少偷些懶,多寫些文字出來。
非常感謝王琿的監工與督促,在她的提議之下,這些文字才有了整理成集的可能。最最重要的是,她才是這些文字的「好媽媽」,從整理到策劃再到聯繫出版,都盡心儘力。而我就像是生完孩子就棄養的壞媽媽,但我保證,我一定在生活里努力做一個好媽媽。我也非常感謝我的女兒,她用她的成長曆程,讓我懂得什麼叫作信任,什麼叫作成長,什麼叫作堅強,什麼叫作永遠心懷希望。恰是她的成長,幫助了我在專業上成長、在心理上成長,帶領我懂得生命。
我實在有太多的人需要感謝。是我的督導老師帶領我一字一句地去理解諮詢的過程,讓我懂得精神分析不僅需要知識,還需要對人性的理解;是我的分析老師在日積月累的共處中,不斷向我輸送著愛與支持,讓我在經歷人生的重要關口時,可以平靜面對,也可以因這些經驗而更好地面對我的求助者;其他許多老師和同伴這些年也一直在我身後默默支持著我,我永遠不會忘記陳向一老師曾帶給我兩個手壓發電的小手電筒,他說,「你常做公益,下鄉用得到」。
希望這本小書的出版能帶給更多人愛的體驗。當然,我清楚地知道,自己只是一個連起愛與被愛的通道,是我曾得到的那些被愛的體驗,帶領我把它們再傳遞開去。
作為一個精神分析的學習者與實踐者,所有這些文字都只是我在學習中的一些體驗和感悟,它們無法代表精神分析理論與實踐本身。或者說,這些文字只可能呈現出精神分析複雜過程的某個瞬間,而這個瞬間可能是需要經過長期分析過程的積累才出現的,所以,對這些文字的閱讀,是絕不能替代精神分析或心理諮詢過程的。實際上,那個過程要複雜與不確定得多。
對於精神分析,我所學習到的還非常非常少,所以這些文字難免有偏頗之處。我也清晰地看到,我自己每年積累的體驗和感悟不同,所寫出來的文字也會有非常大的不同,或者說後面的很多理解一直在修正著之前的理解,我相信在未來的某些時候,我也會對現在的這些文字有非常多的修正。這恰恰是基於我們人性的複雜,任何一個人,任何一件事,絕不是一篇短短的文字就可以定義或全面概括的,這些文字能提供的僅僅是一些視角,但不是生命的答案。如果說人性是一座冰山的話,從這些文字所能了解的只是冰山上很小的一個點,甚至離冰山的一角都非常遠。所以,我希望讀者在閱讀這些文字的時候,能夠帶著自己對生命的體驗和理解去看和想,而不必完全接受書中的觀點。如果能對讀到這些文字的人有一點點啟發,進而推動讀書的人形成自己對生命的獨到理解,就是這本書的意義所在了。
需要說明的是,基於對當事人的保護,書中所提到的案例,背景信息已全部做過處理,已經抹去了所有可能辨別出當事人的特徵信息。
感謝我成長路上遇到的所有師友,感謝我的求助者,感謝我的家人!感謝他們給予我的愛的體驗,也希望每一位翻開這本書的讀者都能從自己身上發掘出「愛的能力」。
推薦閱讀:
※緩解壓力的最好方式
※那些在文藝領域表現得很懂的人,是否真的如作品中表現的一樣內心強大或多愁善感呢?
※寫雞湯的人到底什麼心態?
※銀波的Liveーー關於犯罪心理「矯治」
※1.心理學從何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