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公司要幹掉專業媒體?先邁過內容這道大坎
2017年新年伊始,雅虎門戶業務正式出售給了美國運營商Verizon,曾經的門戶始祖今天凄慘賣身,宣告了門戶時代的正式結束。這樣的現象同時在中國上演,門戶進一步走向沒落的同時,新媒體之火熊熊燃燒。內容創業成為繼O2O和共享經濟之後炙手可熱的創業潮流。在渠道能力、個性化分發技術和內容生產者生態之後,2017年新媒體市場的競爭焦點會是什麼?
新媒體上演馬太效應,7-2-1格局將形成
2016年,「剪刀+漿糊」的紙媒時代徹底過去,「滑鼠+鍵盤」的網媒時代即將過去,「演算法+平台」的個性化、社會化和信息流媒體時代來臨。
手機已全面取代了報紙,更多的人開始更多的盯著手機,讓移動資訊市場這塊蛋糕變得越來越大。2016年,中國一共有10家主流個性化內容平台處於市場中心,包括移動新聞客戶端、個性化資訊平台、還有微博等內容型媒體平台,來爭奪這塊正在壯大的蛋糕。而街頭的報刊亭就像插卡電話機一樣,正在淪為小眾的存在,看報紙成為反主流行為。
在微博、UC、百度等新玩家的紛至沓來的同時,騰訊、今日頭條們的優勢已經建立,移動資訊市場呈現出「寡頭集中化」的趨勢。艾瑞數據顯示,截止2016年10月,移動資訊App閱讀覆蓋用戶數億達到5億,其中Top3的新聞客戶端的用戶覆蓋率從1月的70%,上升到11月的80%,月度覆蓋用戶Top3的App用戶數分別是:騰訊新聞2.34億、今日頭條1.17億、天天快報7600萬,其他機構的數據與此有出入,但排名沒區別。
來源:艾瑞諮詢 mUserTracker
就是說,越來越多用戶向排名靠前的客戶端集中,移動資訊市場正在上演馬太效應。
不難發現,騰訊已成為新媒體之王,騰訊新聞+天天快報用戶數已是第二名即今日頭條的近三倍。如果算上微信、QQ、QQ瀏覽器等移動App的覆蓋能力,騰訊優勢更明顯,短期內還看不到任何有潛力的挑戰者。所以,移動資訊市場7-2-1的穩定格局已在形成:騰訊是「7」,變數是誰做「2」,誰又能瓜分剩下的「1」。
有人說,既然五大門戶可以並存(騰訊、網易、搜狐、新浪和鳳凰),移動時代為什麼會有寡頭?正如微信支付在移動時代能與支付寶平分秋色,改變財付通十年都干不過支付寶的歷史一樣,我們不能用互聯網的結果來衡量移動互聯網,兩者本就不同。
新媒體圍繞「3+1」競爭,憑優質內容突圍
2015年到2016年,技術、渠道和生產是新媒體的三大競爭焦點。
個性化技術:今日頭條和一點資訊是技術團隊主導的創業項目,它們的崛起表明技術對於新媒體內容分發的重要性,信息流+個性化技術為用戶提供「千人千面」的信息推薦。
用戶覆蓋:天天快報藉助於騰訊新聞、微信手Q等核心業務導入用戶,一點資訊與OPPO等換股合作來換取裝機量,都表明渠道在過去競爭中的重要性。
內容生產:2016年新媒體最大變化是自媒體模式的普及,基於開放平台的共享式創作模式,結合補貼計劃,幫助平台吸引了數十萬創作者。「芒種計劃」、「點金計劃」、「W+」量子計劃、「100億分潤計劃」,都在通過補貼來構建內容生產生態。
2017年,技術、渠道、生產的競爭還會延續。
個性化技術和泛資訊信息流將成為所有資訊平台的標配;渠道會下沉,去爭奪三四五線城市的用戶;生態補貼還將繼續,向直播、短視頻等內容形態傾斜。不過,這三點是每家平台都要強化的事情,如果要超車,唯一的彎道將會是內容——不是內容生產的數量與效率,而是內容質量的提升。
第一,互聯網永遠不缺內容,但永遠都缺優質內容。
劣幣現象在大多數個性化平台上演,用戶已對技術分發的、自媒體面向閱讀量而創造的標題黨、毒雞湯、偽知識等劣質內容產生疲態,對於專業優質內容的需求日趨激烈。然而,專業內容生產門檻和成本高,需要專業團隊甚至創作天賦,這意味著壁壘與機遇。
第二,用戶注意力多了,但內容更多,優質內容才能突圍。
今日頭條市值超過了搜狐的十倍,移動資訊市場比門戶大得多,一個關鍵原因是用戶的注意力變多了——更多人成為媒體的受眾,並且將比看書看報多得多的時間花在手機上,海量注意力湧入。然而,隨著各大平台建立起內容生產體系,自媒體正在不間斷地生產著五花八門、良莠不齊的內容。用戶的時間反而更難爭取了,優質內容才能突圍。
第三,專業媒體入局,優質內容生產者越來越多。
過去幾年,專業媒體走向了兩個極端,一類是來不及轉型的走向沒落甚至倒閉,尤其是一些都市報類型的紙媒;還有一類則是互聯網化上取得重大突破的媒體巨頭,反而迎來了全新的起點,比如《東方早報》併入澎湃再出發,這些專業媒體將內容分發從過去的印刷廠或者網站,搬到了新媒體客戶端,並且是以個性化信息流為主的移動客戶端。
這兩個結果導致的後果都是:新媒體平台上有了更多專業內容生產者,可能是專業媒體,可能是從專業媒體離職的媒體人,他們在生產優質內容上更加專業,現在大部分優質自媒體是傳統媒體人出身。專業媒體轉型,給新媒體注入了大量的優質內容生產者。
綜上,可以看到,2017年新媒體平台之爭,依然會圍繞著技術、渠道和生產而進行,但是內容質量將是平台們競爭的焦點。如何通過種種方式,來提昇平台整體內容水平,形成持續的優質內容生產力,是新媒體平台的重點。
新媒體平台如何才能贏得優質內容大戰?
不論是騰訊還是一點還是UC還是微博,均已意識到未來內容質量將比內容本身更重要。個性化平台內容質量出現問題的根本在於,過度強化技術的力量,技術驅動的平台希望用程序員編碼的演算法取代編輯推薦,甚至直接用機器寫稿。
要贏得優質內容大戰的關鍵就在於,重視技術,但不能依賴技術,強化人的力量會是2017年新媒體的最大變化,具體來說有這些典型做法:
1、堅守專業媒體精神。
科技公司想要越殂代皰取代專業媒體,並不現實。專業媒體有專業新聞理論體系和方法論,同時承擔著社會公共監督者的屬性,有專業素養和社會責任,這是自媒體或演算法難以取代的。
我看到,媒體平台都在堅守或回歸專業媒體精神。
前天《回家的禮物》系列直播剛剛結束,騰訊新聞在每年的春運選題上採用移動直播的形式,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的火車站和機場,以過年回家的禮物為話題,跟無數返鄉人探討了回家的意義,切實的反應了真實的民眾情感和狀態,感動了很多網友,據不完全統計,《回家的禮物》上線第一天觀看人數就達150萬,互動點贊超過百萬。可以看到,新技術+專業媒體選題既是行業的創新趨勢,也是用戶願意買單的內容。
一點資訊的做法則是「強化人」的因素,其CEO李亞認為,自媒體不再具有傳統媒體機構對於真實性、客觀性、理性、全面性的自律,進而導致內容庸俗化、低俗化、低質化,弱化了媒體的公共價值。為此,一點資訊招募門戶元老陳彤加盟,加強編輯模式。
今日頭條有了總編輯,微博則越來越強調新聞屬性,要做「大眾新聞網路」,大家都開始意識並重視自身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進而更加重視媒體精神。
2、中心化的內容運營。
主張用演算法來分發資訊的平台,崇尚去中心化——類似於微信公眾賬號,你關注什麼就得到什麼,一般情況,沒有人去干預內容。然而,要確保平台內容質量,依靠技術是不夠甚至有問題的,演算法的缺陷會導致閱讀的狹窄、視野的偏見、內容的低俗,唯有引入專業編輯強化「中心化的內容運營」才能彌補這些缺陷。
一方面可以在選題上發揮機器不可能具備的「內容感覺」,比如騰訊春運期間做的《回家的禮物》直播內容,能夠直擊人心正是因為其團隊有多年選題和策劃能力,抓住了用戶的內容消費點,引起了大範圍關注和共鳴。再比如咪蒙總能收穫10萬+,因為她是媒體人出身,知道讀者關注什麼。另一方面可以在內容推薦上與演算法「抗衡」,避免演算法被劣質內容生產者利用,比如頂部內容需要編輯來推薦,再比如重點事件的內容策劃組織,還有發現演算法的漏洞並推動產品改進。
機器永遠都不可能取代專業編輯,因為機器不會與人類有共鳴,不了解社會文化背景,更別說有「內容感」和「價值觀」了,所以,人將會一直在新媒體中扮演機器不可替代的角色。
正在崛起的人工智慧技術會更多地為新媒體所用,但要想取代人類還是太過理想主義了,科技公司不可能取代專業媒體,而是一種分工協作的關係。專業內容日益重要,而專業內容要靠專業媒體,手握用戶的科技公司則要做好內容生產工具,幫助優質內容更有效的分發、傳播與變現。
微博:互聯網阿超
微信:羅超頻道(luochaotmt)
推薦閱讀:
※人類還處在人工智慧的石器時代嗎?
※未來的教育行業內有什麼方面可以應用到人工智慧或者說是互聯網+?
※官宣:Google AI 中國中心在北京成立,李飛飛回國帶隊
※AI 你變了,以前我們一起時從不談感情的 | 日食心理學 · 社群
※為什麼需要知識圖譜?什麼是知識圖譜?——KG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