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健康的2016:新業務與新布局
【健康點】在整個阿里巴巴的業務盤子中,成立僅兩年有餘的阿里健康在體量上並不大,但對整個阿里來說,阿里健康卻是承載著馬雲「醫療夢」的一個重量級平台。阿里提出「Double H」戰略(Health and Happiness)後,其所有的業務布局都圍繞這兩大領域做布局。
與百度、騰訊相比,阿里是這三大互聯網巨頭裡涉足醫療健康領域較早的一家,其也是目前BAT里唯一成立獨立子公司來做這一領域的代表。
剛剛過去的2016年,對阿里健康來說註定是不平靜的一年。先是年初藥品電子監管的有關實施規定被叫停,再到5月份B2C第三方平台試點到期暫停運營,阿里健康可謂一路波折。
其實,自阿里涉足醫療健康領域以來,質疑的聲音不絕於耳。樂觀者希望阿里這樣的互聯網公司能夠帶來更多創新和突破,以至於顛覆舊有體系,重塑新利益格局;悲觀者則認為互聯網註定無法對抗傳統而保守的醫療體系,最終必然要慘敗。
現在看來,仍在探路試水階段的阿里沒有預想得那麼好,卻也沒有太糟糕。而舊有的醫療體系正在發生變化,舊有的利益格局正在一點點被重塑。我們無法確定互聯網在其中究竟起到了多大的作用,但可以肯定的是,互聯網的力量已經在逐漸滲透進醫療健康行業的角角落落,這個趨勢無人可阻擋。
近日,健康點專訪了阿里健康CEO王磊,聽他講述了阿里健康這一路走來的酸甜苦辣以及未來新規劃。
阿里健康CEO王磊
不斷「填坑」
隨著新醫改的深入推進,醫療行業各項政策頻出,隨之帶來的變化速度也比以往要更快。面對調整中的政策,任何一家公司都必須有應對之道。王磊將此比喻為「填坑」:「政策磨合需要一個過程,公司往前發展,肯定會面臨很多『坑』。我們能做的就是快速『填坑』,針對政策快速作出調整和變化。」
去年,阿里健康的「填坑」主要指應對藥品電子監管的有關實施規定被叫停和B2C第三方平台試點到期暫停運營這兩大事件。
王磊告訴健康點,早在2015年底,阿里健康就已經跟CFDA接洽商討關於藥品電子監管網接下來的運營權事宜。因為按照之前的模式,阿里健康旗下子公司中信二十一世紀受委託運維藥品電子監管網,但其實一直做的是也虧本買賣。
2016年年初,湖南養天和大藥房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狀告CFDA的核心矛頭,即是藥品電子監管網存在的合理性、運營權的合法性,意指阿里健康作為商業公司一方面經營網上售葯,一方面代表國家權力運營全行業數據(包括銷售相關數據),造成行業不公平競爭。
其實,從2014年阿里健康入股中信二十一世紀獲得藥品電子監管網運營權伊始,業界對於阿里健康是否擁有運營權的爭議從未停止。儘管阿里健康幾番澄清數據所有權仍歸屬政府,但這仍不能消除外界對其的質疑。
對於藥品電子監管碼,CFDA期望可以通過它來有效地打擊假藥,杜絕假藥的一切銷售渠道。其次,對一些「問題藥品」,從生產、批發到流通環節,能夠有效的追溯。之前有媒體報道,在去年「疫苗事件」發生後,阿里健康配合食葯監總局進行數據分析排查線索,並提供了疑似企業的分析結果,這說明電子監管體系的確能夠實時監控產品的來源是合法還是非法的銷售渠道。王磊表示,藥品電子監管碼的價值不可忽略,「我們一直認為這是一個值得做,而且堅持可以去做的事情。」
在CFDA宣布暫停執行2015年藥品電子監管有關規定後3個多月後,阿里健康推出了開放的、市場化的第三方追溯平台「碼上放心」。這一平台兼容了原藥品電子監管碼系統,面向品牌商、經銷商、各級政府與消費者。平台可為品牌商提供持續完善產品追溯體系,為經銷商記錄或標識其購進和銷售的產品,為各級政府制定重要產品追溯體系規劃提供專業諮詢,並為公眾提供永久免費的查詢服務。
去年9月27日,CFDA發布《關於推動食品藥品生產經營者完善追溯體系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就推動食品藥品生產經營者完善食品藥品追溯體系,正式提出了指導意見。《意見》強調,食品藥品生產經營者應當承擔起食品藥品追溯體系建設的主體責任;要實現對其生產經營的產品來源可查、去向可追。這份《意見》明確提出,不強制要求企業使用指定的追溯系統,不具備信息化條件的生產經營者,可採用紙質記錄等實現可追溯。
這意味著,企業可以有更多自由權選擇合適的藥品追溯系統,這才有了哈葯集團自己建立的「碼上有」APP藥品信息全程追溯系統。不過,這一APP遭到了諸多藥店的聯合抵制。哈葯集團這一追溯系統出師不利的核心在於工商之間的利益博弈,再跳出來看,更多的藥店、葯企還是會選擇繼續使用和原有電子監管碼系統兼容的追溯系統。畢竟更換一套新系統所需要的費用和時間成本都不低。由此,阿里健康找到了一個商業化的模式來運營新的追溯系統。
按照「碼上放心」平台的收費標準,存儲數量不足2000萬碼按2000萬算,即每月至少需付存儲費200元,一年合計2400元。在此之前,生產企業使用藥品電子監管碼平台只需支付300元/年的密匙費用。
現階段,電子監管碼目前仍舊是阿里健康最大的一塊收入來源。
阿里健康2016年半年報顯示,阿里健康電子監管網收入為4898.3萬元,同比增長184.9%。不過,健康點了解到,電子監管碼之所以仍佔據較大比例的收入,是因為2015年下半年醫療機構及藥房入網數量快速增長所致。接下來,阿里健康更大的收入來源是醫藥電商業務(包括運營B2C醫藥業務以及向天貓主體提供外包及增值服務)。去年,阿里健康獲得了天貓醫藥館的獨家代運營權。
眾所周知,百度擅長搜索,騰訊善舞社交,而阿里的電商基因更勝一籌。因而阿里在醫療領域的布局也始於醫藥電商。
早在2011年,天貓醫藥館就開張運營,之後因為資質問題被叫停後再度開張。阿里收購河北慧眼(旗下95095獲得了首家醫藥B2C第三方平台試點牌照),就是為了解決天貓醫藥館平台運營資質問題。按照CFDA的規定,牌照試點運營期1年。除95095外,八百方、1號店分別獲得這一牌照。
95095在2013年11月拿到牌照,為期一年的試點資格運營在2014年11月到期,同年,95095申請延續試點資格,又獲批延長一年試點運營資格至2015年11月。但此後CFDA並未對這一牌照的未來走向給出明確的說法。直到去年5月底,CFDA一紙文件叫停了這一試點平台,並規定天貓醫藥館等第三方平台暫不得銷售任何OTC類產品。
試點平台突然被叫停,確實令天貓醫藥館措手不及。但王磊對CFDA的做法表示理解:「試點到期了要麼變成法規,要麼就先停掉。」至於醫藥B2C第三方平台究竟如何發展,王磊認為有可能政策會採取逐步放開相應品類的方式來推進。
之後,阿里健康自建了醫藥B2C。
王磊表示,阿里健康自建B2C的目的是為了保證消費者的購物體驗,而且自營B2C主打的OTC藥品,從品類上不會與原有入駐天貓醫藥館的商家產生直接競爭。
去年8月,阿里健康以1680萬元收購擁有C類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的廣州五千年醫藥連鎖有限公司,啟動B2C藥房業務。阿里健康2016年半年報顯示,阿里健康大藥房線上自營店於2016年9月12日正式開業,B2C藥房業務收入為人民幣138萬元,其中線上自營店收入在半個多月達到78.9萬元。阿里健康在公告中也表示,B2C業務將快速成為阿里健康下一階段最重要的營業收入來源。
現在,用戶仍可通過天貓醫藥館瀏覽OTC產品詳情頁,但購買要通過「提交需求」按鈕將需求轉交給第三方商家來完成,而且無法實現線上支付,只能通過貨到付款。「購物體驗確實受到很大影響。」王磊坦言。目前,入駐天貓醫藥館的B2C大藥房商家有近300家,這些商家因為B2C第三方平台暫停也不得不將OTC銷售的重心轉移到自身官網。
與此同時,阿里健康開始了其O2O平台的搭建。
布局藥品新零售
馬雲所規劃的阿里未來戰略中,「新零售」是大方向,藥品領域也不例外。馬雲表示,未來的十年二十年,將不再有電子商務這一說法,線上線下和物流必須結合在一起,才能誕生真正的「新零售」。
在醫療健康領域,阿里健康承擔著布局藥品新零售業態的使命。而王磊的加入無疑是為了加速這一業態的布局。
自2003年就進入阿里的王磊在互聯網、大數據運用、電子商務運營及團隊管理方面都有豐富的經驗,最重要的是,他有過無線互聯網及線上線下融合業務的背景和經驗。王磊曾任阿里巴巴集團淘點點事業部總經理,獨立承擔淘點點事業部的管理運營。2015年4月,王磊擔任阿里健康CEO。
阿里健康原COO張守川在任時,曾試水通過阿里健康APP在全國範圍內與藥店合作來實現處方外流,但最終這一模式以失敗告終。阿里健康在醫療領域的布局也一度受到外界質疑,王磊可謂臨危受命。
需要提及的是,阿里健康APP一開始就採取的是O2O模式。阿里健康與線下連鎖藥店合作,採用類似滴滴打車的模式,用戶拍照上傳處方,線下藥店搶單後,用戶選擇自提或者連鎖藥店上門配送的方式來獲得相應的藥品。但是,處方來源這個難題始終無法破解,這也是這一模式無法繼續的主要原因。
不過,阿里健康一直未停止對於O2O模式的探索。
去年5月,阿里健康與德生堂、百家惠蘇禾、百草堂、康愛多等65家連鎖藥店,共同宣布成立「中國醫藥O2O先鋒聯盟」(以下簡稱先鋒聯盟)。目前,這一聯盟已經覆蓋到全國過百個城市的萬餘家零售藥房門店。在和藥店夥伴的合作中,阿里健康將自身的醫療服務輸出給藥店場景,提升藥店的服務能力,增加用戶對藥店的黏性,使其由銷售終端向健康生活服務終端轉變。
自打阿里健康自建醫藥B2C平台後,王磊時常會聽到天貓醫藥館商家的擔憂和顧慮:阿里健康會不會將B2C平台做大後,我們這些商家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王磊對此的回復是:「阿里健康一直堅持只做開放平台,我們自己肯定不會變成一個超級大的藥店,而是會選擇與區域龍頭藥店合作。」
王磊表示,藥品購買具有很大的地域性,由此導致不同地域的消費者在購藥品牌商的選擇上有一定差異,這也是為何目前國內沒有一家連鎖藥店能夠覆蓋全國網路。連鎖藥店出現這種市場特徵的另一大原因是因為上游企業相對分散。美國的藥廠、醫藥流通公司都相對集中,而在國內,僅藥廠就有4000多家,醫藥流通公司更是多達1.3萬家。
阿里健康成立O2O藥店先鋒聯盟的初衷,就是將全國各地相對分散的連鎖藥店團結起來,實現互利共贏。
王磊告訴健康點,阿里健康為藥店先鋒聯盟制定了「四通一達」的標準,即會員互通、服務互通、採購互通、商品線上線下互通、O2O快速到達。
此前,先鋒聯盟中的藥店各自採用的管理系統千差萬別,而聯盟則正在開發統一的系統,以實現彼此會員信息的共享。服務互通是指通過阿里健康平台購葯的用戶需要提供相應的葯事服務,可以與線下連鎖藥店實現遠程在線問診。採購互通即加入聯盟的藥店做集采,以獲得具有價格競爭力的商品。
王磊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連鎖藥店如何更好與阿里健康實現會員信息共享。假如有一家連鎖藥店想去大學校園裡做促銷,但是他不清楚應該賣哪些產品給學生,而阿里健康基於這些用戶群體的購買數據可以給出相對精準的促銷產品建議。
另一方面,阿里健康還可以幫藥店做延伸貨架。藥店受制於線下門店空間有限,產品庫存量也受到限制。而阿里健康可以通過將相關產品信息在線上展示的方式讓用戶產生購買行為,最終讓相應批發商做後續的配送。這即是商品線上線下互通。而O2O快速達到的前提就是要擁有本地化的線下實體門店。
據悉,先鋒聯盟的成員數量已有100多家,覆蓋了線下實體門店萬餘家。但王磊表示,這些連鎖藥店更多集中在二三四五線城市。「二三四五線城市的醫藥資源分布不如一線城市豐富,老百姓對醫藥服務的需求更強。」其實,整個電商行業的渠道都在下沉。京東、阿里、蘇寧不僅大力布局三四線城市,連農村市場的爭奪戰都已經拉開大幕。
在醫療行業,「兩票制」政策已經落地,醫院藥品零加成的政策也逐步在全國推開,王磊預判醫院接下來會加速剝離藥房的速度,處方外流的速度也會隨之加快。而承接處方外流的渠道則會轉移到線下實體連鎖藥店。「新零售這種模式無疑更利於處方葯的銷售,醫藥電商也將迎來快速發展。」
在王磊看來,藥品最有可能從比較傳統的模式直接過渡到新零售這個業態。「雖然我無法預測具體何時過渡到新零售,但這個行業的發展趨勢就是如此。」
不過,網售處方葯政策遲遲未能放開,這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醫藥電商的前進速度。「我也理解,藥品確實需要謹慎放開,監管也更嚴格。只是對於互聯網公司只爭朝夕的奔跑速度來說,醫療行業的政策調整有點慢。」王磊感慨道。
布局醫療大數據
王磊告訴健康點,過去一年阿里健康更多是在做商業化的布局和嘗試,未來將會著力於醫療大數據體系的建設。
幾乎每個行業都在談大數據,不僅是阿里,騰訊、百度、平安等參與醫療健康的巨頭們都在探路將大數據與相關業務做結合的各種可能性。比如百度基於搜集技術建立百度醫療大腦做醫療大數據業務;而騰訊則基於社交優勢通過連接不同的平台來做相關布局;平安基於旗下平安好醫生平台來做醫療大數據挖掘。
王磊認為,醫療大數據短時期內很難形成商業模式,但是會幫助現有的商業模式運營得更好。
此前,阿里健康做了一個十年規劃,第一,讓老百姓都買到平價葯,買到放心藥。包括做電子監管追溯平台、做醫藥電商;第二,用大數據助力醫療。第三,用互聯網改變健康。阿里健康的最終目標是建立一個藥品、醫療、保險聯動的閉環生態。
王磊分析道,在現有的公立醫療體系中,藥品、醫療、保險都相對獨立,因此很難形成合力。「無論是從科研的角度,還是商業的角度,數據只有形成閉環才能產生價值。」
「我認為阿里健康是目前行業中最有可能形成數據閉環的一家公司。」王磊說道。在阿里集團內部,關於數據有這樣一個說法:業務數據化,數據業務化。這句話可以理解為,讓阿里巴巴各線業務所產生、積累的大數據來豐富阿里的生態,同時讓生態蘊含的數據產生新的價值,再反哺生態。
整個阿里集團做大數據最大的優勢就是電商數據,阿里健康也不例外。旗下的天貓醫藥館數據可以直接反哺相應的商家,也更利於這些商家變現。「阿里健康開放了自身的電商平台、數據,開放了相應的流量和會員,商業模式更容易跑通。」王磊介紹說。去年,阿里健康開啟了「智能關愛計劃」,聯合硬體廠商們共同打造慢病/健康管理領域流量、技術、數據、服務的開放生態。
現階段,阿里健康正在嘗試數據業務化。
數據究竟如何業務化?王磊認為可以由淺入深,比如通過建立醫學影像雲平台,幫助村醫、基層醫療機構降低誤診率。阿里健康投資入股的萬里雲公司,正在搭建的「遠程影像中心」為基層醫療機構提供包括託管、審核和疑難會診的服務。同時萬里雲還將建立專業的「第三方影像中心」,為大醫院提供影像服務分流。
患者可以通過阿里健康App發起個人的遠程影像請求,請入駐中心的「專家工作室」或者多點執業的醫生提供影像二次診療諮詢意見。這樣,患者既可以通過線下醫療機構找到專家進行讀片診斷,也能通過線上客戶端多個渠道找到專家提供諮詢意見。在降低誤診率的基礎上,阿里健康下一步會嘗試將相關服務實現標準化。
健康點了解到,目前阿里健康的員工一共300多人,其中將近一半是工程師。「我們的業務不需要人海戰術,最核心的事情就是專註於做好平台。」王磊表示,目前大數據還處於百家爭鳴的階段,阿里健康也需要很長一段路去摸索。
阿里健康整個閉環中的保險業務,也正在積極布局中。去年,阿里健康發布公告稱計劃與幾家公司合作成立互聯網健康保險公司。
不急於一時賺錢
回望阿里健康這兩年走過的路,可以看出,其對於醫療健康行業的理解由淺入深,由點再到面,再到逐步嘗試去建立一個閉環生態圈。「健康和醫療是密不可分的,所以阿里健康肯定要做的是一個大健康平台。」王磊告訴健康點。
這幾乎是整個行業的共識。《「健康中國2030」》這個國家級的戰略多處提到要將健康服務「關口前移」,要強調「預防為主」,健康管理幾乎成為每個互聯網醫療類APP的標配。
現如今,阿里健康仍處於虧損狀態,阿里健康2016年半年報顯示其虧損仍達1億元。但王磊表示,阿里健康並不急於賺一時的錢。「先做好平台,商業模式跑通後,利潤自然會來。」
初到阿里健康的時候,王磊說自己對行業也不懂,壓力很大,「不懂,就擔心會錯過很多機會。」
但整個互聯網醫療行業本身就處於探路和摸索中,王磊需要做的,就是設計好發展方向和運行機制,以保證公司良性運轉。「任何一個新事物都免不了要不斷試錯,但嘗試失敗後如何去保證團隊的戰鬥力,這是一個企業負責人需要考慮的。」
當問及王磊能否總結一些得失經驗分享給業界的時候,他非常肯定的說:「我們踩過的『坑』一個都避免不了。我們能做的,就是不斷提高填『坑』的速度,讓自己跑得更快些。」
-end-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