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日評】20170117 境外機構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雜談(二)
還好沒有到最危險的時候,大家也都在有節操地撤離,希望我們的節操能堅持下去。
好了,接著說昨天沒說完的。
Q1:誰可以投,即對境外機構的定義?
Q2:為什麼投,即境外機構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動機?
Q3:怎麼投,即境外機構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的途徑?
Q4:投什麼,即境外機構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具體品種?
Q5:現在有什麼問題,是什麼原因,未來的展望如何?
A4:投什麼?境外機構主要能投什麼呢,根據辦法規定,所有的現券、回購、套期保值的衍生品等都在其投資範圍內。從實際情況來看,現券都可以,但私募發行的因會員原因暫時不可以;回購實質應該只能向境內融入資金;衍生品開展的很少,這個品種的問題不在於限制而在於品種自身的吸引力。
下面重點說一下現券,從託管數據看,會發現境外機構持倉比較多的是利率債、高等級信用債和同業存單。這個主要原因在於一是境外機構對境內市場不了解,投資還比較粗放;二是他們還很難接受境內的評級結果,對很多信用債缺乏投資意願。值得注意是,賣方分析師普遍可能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託管機構的數據中包含了很大一部分央行類機構(投資國債為主),進而低估了境外機構在CIBM投資的深度和廣度。粗略估計,境外機構持倉和現券交易佔比在1.5%左右,絕對量不大,但前幾年的增速很快。當然,最近有所下行。
A5:現在有什麼問題,是什麼原因,未來的展望如何?境外機構之前對CIBM的訴求在於放鬆市場機構准入、增加投資額度、擴展投資範圍等,目前監管機構基本都滿足了他們的要求。可以說,路都鋪了差不多,就看市場有沒有吸引力,機構有沒有深入的動力了。當然,也存在一些待解決的問題:
1)稅收問題。比如對非居民所得稅怎麼徵收,雙邊協定如何適用?之前也參加過央行組織的相關課題組,似乎最後大家也沒有一個最終的方案。這一點我是很理解監管機構的,畢竟這本身是一個跨市場、跨部門的問題,但一直擱置確實影響了市場的進一步發展。
2)資本出入問題。這個問題其實央行已經明確了大的方向,肯定是開放的。然而,在當今的匯率背景下,資本出入已經不是一個市場的問題,階段性地需要讓位於更緊迫的政策目標。
3)市場自身完善問題。這個問題一直在談,但市場的完善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與境外機構的進入也是相互影響的。比如說,最近cfets提供了ISIN code支持。
未來如何發展?是過去一段時間一直在思考的問題。還是那句話,路都鋪了差不多,就看市場有沒有吸引力,機構有沒有深入的動力了。政策紅利的時代結束了,境外機構也和境內機構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如果人民幣匯率的問題有所緩解,境外機構有了實質上更豐富的工具,才能真正實現所謂的投資者多樣化,提高市場的流動性。
從2010年到現在已經過去了6年多了,有很多人為境外機構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這項業務付出了汗水,才使這項業務有了跨台階式的發展。
衷心祝願該業務能繼續好好開展下去,從而真正促進CIBM的良性發展。
推薦閱讀:
※【行業分析】No.15 電子設備行業:從電源到電網
※【債券日評】20170124 人民銀行開展MLF操作,利率較上期上升10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