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面對父母逼婚,你該怎麼辦?

這是一篇舊文,年末盤點時翻出了它。又到回家過年時,幾多歡喜幾多愁,面對父母的逼婚,你會怎麼做? 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給你一些啟發。

在父母怪你因為不結婚而導致他們如何沒面子、如何難過時,你要清楚,你並沒有做錯任何事情。你不用自責、自我貶低。也別怨恨他們,因為他們給你的愛是他們能力範圍內能給出的最好的愛。

看到今天朋友圈不少妹子在轉發SK2的廣告「她最後去了相親角?」

大家普遍對片子的前半部分感同身受,轉發語往往是「看哭了」、「太戳心」。

片頭出現的「你一天不結婚父親就不死」,「不要任性,可憐天下父母心」,「你現在已經是剩女了」、「你都多大了」……正是現實中你不斷能聽到的父母逼婚的話。

「不結婚是不孝的一種」、「可能這方面我也比較自私,我也想和他們說對不起」……片中那些「剩女」們因為沒結婚而自責的話也是很多人的心聲。

但片子的後半段父母突然理解接受子女,則讓我覺得齣戲,因為現實並不是這樣,這種結尾其實是導演提供給廣大「剩女」們的一個童話夢境。

如果你真的相信這個夢境,寄希望於一直逼你結婚的父母有一天突然轉變思想,接納你因為沒有找到愛情,而不肯結婚的現狀,你多(肯)半(定)會失望。

因為對很多中國父母而言,兒女結婚生子就是他們這輩子最大的念想。他們習慣了一輩子都是為子女活,為家庭活,為國家活。但他們內心同樣有成就感、自我價值感的需求,可是從自己身上又找不到,就只能在子女身上尋找。

沒有為自己活過的人很難理解一個人為自己而活的正當性。

他們當中的很多人會一邊對子女說「只要你幸福快樂就好」,一邊逼子女按照他們的喜好選擇專業、工作、結婚時間、結婚對象、生幾個娃……

這並不是父母想要口是心非。而是因為他們認可的「幸福快樂」壓根就和你覺得的「幸福快樂」不一樣。

在他們的世界裡,幸福往往等同於安穩,而達成安穩需要的關鍵詞往往是這些:公務員、國企、結婚、生子。

即使你一千零一次地告訴他們,「我過得很好呀」,但只要你的生活狀態不是他們認可的那種「好」,他們就會不斷勸你重返「正道」。

你很難改變父母的這種價值觀。非要逼他們去改變,可能也很殘忍。

如果他們真的轉變觀念,相信人這輩子應該為自己而活,那你讓他們如何面對那已經過去的一直都為其他人而活的大半輩子,這相當於逼他們承認「我浪費了我的人生」、「我本來不用這樣活」。

所以,面對父母逼婚,第一,不要指望他們真能改變想法。接受他們就是這樣。當你放下要他們認同、理解你的想法後,你的失望難過會少很多。

第二,理解父母責怪你是因為他們內心需求落空。這需求里有對你能過上他們理解的幸福生活的希望,有對死亡對斷子絕孫的的恐懼、有對香火延續、生生不息的渴望……他們逼你、罵你,是因為他們內心有諸多恐懼和害怕。你看到他們的痛苦,也就會少一點對他們的不解。

第三,不要接受父母感情勒索。他們怪你因為不結婚而導致他們如何沒面子、如何難過時,你要清楚,你並沒有做錯任何事情。你不用自責、自我貶低。

也別怨恨他們,因為他們給你的愛是他們能力範圍內能給出的最好的愛。

第四,把說服父母以及因為無法改變父母而傷心難過的時間和力氣用到過好自己生活上。

第五,讓父母認清你的生活不會受他們的控制。

當然,和父母精神上分離的過程,往往伴隨陣痛,但如果不分離,長大的你也只是個巨嬰。這事越早做越好,越晚越難,雙方也越痛苦。

如果下不了決心,你可以想想:接受父母對你人生的掌控的唯一好處是當你過得不如意時,可以把責任推到他們身上。不過那些不如意還是得你自己消化啊。

如果父母無法給你精神上的支持和滋養,你可以做自己精神上的父母,把自己重新養育一遍。你已經長大了,完全有這個力氣和智慧。

第六,如果能力允許,帶父母去看更大的世界。教他們上網、送他們出去旅行,都是不錯的方式。如果他們的老年生活能有更多興趣,能在子女之外的事情上找到成就和歡樂,落寞和抓狂相應地也會少一些。

在你為父母逼婚而鬱悶時,而想要放棄「隨便找個人結婚算了」時,你可以想想,你現在具有的獨立的能力和覺悟,有一部分是因為父母昔日辛勞付出——他們讓你接受了好的教育,見到更大的世界,你才會形成了和他們不同的三觀。

你也因此有機會過和他們不同的、不再是「前半生為孩子活,後半生要求孩子按我意願而活」的人生。

你有機會讓自己的人生,和你孩子(如果你想要孩子的話)的人生都按自己而非任何其他人的意願而活。

不要浪費這個機會。

合作/勾搭請聯繫郵箱

yakicreator@foxmail.com


推薦閱讀:

TAG: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