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評判,不比較;只學習,只思考
最近收到很多私信和提問,希望我回答「如何超越競爭意識和比較意識」這樣的問題。我曾經寫過,一個人一生最重要的事情,是及早超越和別人比較、競爭的輸贏意識,知道自己來這個世界上有自己的使命,要做一點事,於是低頭做事,加緊行動就好。
人,太習慣與評判與比較,八卦和扒皮永遠是最好用的社交利器,同仇敵愾可以迅速拉近關係,把人綁定在一起。在任何社會環境和組織里,某方面總有1-2個人相對更突出,而其他人在這方面較為落後。很少有人能夠真正虛心謙卑地向這1-2個人學習,相反,落後的人最喜歡抱在一起人多力量大找各種理由來說:你看這個人怎麼怎麼滴各種有問題,透過否定和排除來取得心理平衡。
這種「壞學生集體排斥好學生」發生在所有人群中。它幾乎成為了一種社交天性,隱藏深刻到我們無法意識。你可以翻我前兩天寫的這篇《姑娘,聽說你沒有動力談戀愛了?》,不受歡迎的姑娘團結起來,共同排斥受歡迎的姑娘。由此類推,沒錢的人團結起來,共同排斥有錢的人。沒知識的人團結起來,共同排斥有知識的人。不努力的人團結起來,共同排斥努力的人。這種「標籤」和「排斥」,把某些人某些事定義為「共同敵人」,是百發百中的社交準則。
當人一個人靜靜的時候,人會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自己各方面都變得更好,這種對全方位進步的追求,根植於我們的天性之中。我們寫很多的日記,列很多的計劃,自己一次次地下定決心要突破。但只要回到日常的社交圈子裡,在大部分普通人的社交圈子裡,當你開始採取行動和變得不一樣時,一定會讓原有的所有朋友開始不舒服,你開始襯托出他們的不夠好。於是,幾乎是無意識地,出於一種安全感的本能,原來的朋友開始對你進行排斥和嘲笑,甚至有一種把你從這個社交圈除名的威脅感。為了不失去朋友,人常常擱置自己內心深處的渴望,而屈從於這個社交圈的一般標準。
自己內心認同的、催人進步的好文章,連朋友圈都不敢轉發,只敢暗搓搓收藏。這種心境,熟悉嗎?
由於成績還可以,我在高中的時候就接受了「被排斥」的這個設定。這和我是個nice person沒有關係,同學問我問題,我一定都會認真給他們講,所有的筆記作業,都會很慷慨地分享給身邊的同學看,所以,和身邊的同學,關係都很親近。然而,很快,和我關係好的同學,就會被安上「只和成績好的玩」,「別有用心」,「很功利的勢利眼」,「看不上成績差的同學」等各種名頭,以嘲諷的形式各種出現。以至於,他們不得不承受不必要的社交壓力,而在「想要向更好的人學習」和「不被其他同學討厭」的兩種壓力下,備受煎熬。摸摸啊,同學你辛苦啦。
失去了一些朋友,留下了一些朋友,年輕的時候會生氣,會覺得不被理解,讀了大學之後,更自由,更獨立的時候,也就坦然和徹底理解了。並沒有任何人想要作惡,也並沒有任何人想要針對我,或者排斥我。人們只是需要製造標籤和幻覺,製造對立,來和身邊的人團結。而選擇向前走得多一點點的人,容易被看見的人,自然要多承擔一點當「標籤」的工作和任務。這叫能者多勞,自己開開心心認命就好。
有趣的,不是「團體排斥」的行為,而是「被排斥者」們漸漸走到一起的故事。這些「被排斥者」幾乎都比較早地開始自己的事業,也比較早地能有一些被看得見的作品,基於彼此孤獨的「被排斥」經歷,開始形成了一種更深的共同關係。這樣的「被排斥者」的社交關係,不再是「朋友」,而更多的是「道友」、「戰友」,絕不評判人,絕不討論是非對錯,極為清醒地討論事情,分享洞察,真誠地希望并力所能及地幫助彼此,能夠變得更出色。有深度和質量的友誼,幾乎全是一對一的關係。幾乎不會出現人多的飯局和社交,那,沒法聊。
一個人不可能在方方面面都優秀,所以,一定會有很多自己不足的方面。比如,一些事業比較成功的朋友,可能還是對自己的外貌是不自信的,也會無意識地排斥圈子裡更有品更會打扮的人。這是人之天性,而我對自己的訓練是,時刻警惕和注意自己是否在某些方面,會無意識地落入」排斥「的另一端——尤其是面對創新,面對他人比我做的好的情況下,當我感到自尊心受到挑戰和威脅的時候,我會很傾向於否定和排斥他人的做法。其中一種武器,就是」道德審判「。
每天都應該提醒自己,」道德審判「」是非審判「是弱者唯一的武器,對強者毫髮無損,卻是將自己畫地為牢緊緊捆綁的武器。審判這件事,西方人說最終只有上帝可以做。寬恕和原諒,那也都是上帝的事。借基督教的話來說,上帝的事留給上帝做吧,人間的事,是修自己的心,干自己的活。
每個人都會對自己原來的朋友圈子,有一種迷之依戀感,被朋友圈排斥是我們都不喜歡的經驗。很多人的成長,往往這來自於換一個圈子,換一個地方,跳出來看看,才知道世界有多大,終於不再局限於一個一群人共同抱團的視野。
2014年年底,我決定要離開杭州。只是下定決心,不要再受大學同學和杭州小圈子狹隘視野的影響。任何群體只要人一多,智商直線掉落到最低水準,與教育水平無關。度過了非常孤獨寂寞的兩年,重新徹底梳理自己的觀念,跳出來看倒是把一些習以為常的觀念洗掉了,成為了一個相對更好、更理性的思考者。心智的健全,帶來真正的幸福,很感恩自己為自己掙得的這一份。
我越來越看見,每個人都有值得學習的點。各個領域的老司機自然有自己優秀卓越之處,而那些我們不喜歡的人,或沒那麼聰明的人,其實只是在用反面的例子,促進我們的思考和學習而已。照照鏡子,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還是蠻快樂的。
面對這個變化很快,各種新知識、新實踐、優秀的人不斷湧現的時代,我常常感到一種發自心底最深處的謙卑和喜悅。每一天,都有太多值得學習和探索的人與事,每一天,我都有機會找到自己心智上的缺陷和限制,並且破除它顛覆它。每一天,都可以增長新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不斷進步,可以越來越光明無限。
人不需要那麼多」朋友「,能好好跟自己做朋友的人,並不多。我想,當我們把自己當做一位很重要的朋友,好好為她考慮的時候,也許,不評判,不比較,只學習,只思考,是和這位朋友的最佳相處之道。
推薦閱讀:
※工位與墳墓,你差的不只是一個保溫杯
※為什麼你的年度計劃永遠執行不下去?
※我想學習醫學作為個人生活技能,請問我該選擇中醫還是西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