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臨風:基督教與文化的互動

基督教與文化的互動

臨風

(題圖為紐約曼哈頓救贖者長老教會,講道者為提摩太-凱勒牧師)

【本文轉自「香柏領導力」微信公共號】

(香柏按:本文來自一個講座的講稿整理,曾刊登於《和聲Xy》公共號。經徵得該公共號授權轉載,特此致謝!講者:臨風,整理:Tony)

二十世紀初,大約1925年(猴子訟案)以後,福音派的基督徒跟文化接軌的議題基本上被拋棄後,福音派從文化當中退卻成為一種反智的洪流。這樣就使得整個福音派退出了主流文化,成為了基要派的大軍。這種情況對於基督教的傳播和基督教文化的影響都是非常不利的,相當接近民粹。與此同時,主流教會與基要派漸行漸遠,他們注重社會責任,而且願意跟現代化的思想更多的接軌。他們在神學上逐漸脫離了保守的陣營,以至於產生了兩大陣營:一個是福音派的變成基要派,一個是主流教會。

那麼我們講到文化的議題,就不能迴避兩個尼伯爾:雷茵霍爾德·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與他的弟弟:理查德·尼布爾(Richard Niebuhr)。他們就生長在這個變幻的時代。

萊茵赫爾德·尼布爾在協和神學院教書三十餘年,對公共神學的貢獻很大。自由主義和保守主義兩方都認為他屬於自己。他對葛培理牧師不是完全認同,他認為葛培理僅僅強調「個人的」罪和悔改,只要信主,世界上一切問題都可以解決。萊茵赫爾德·尼布爾不太同意這種狹窄的福音觀。

萊茵赫爾對美國的文化精英影響很廣,他是鼎鼎大。馬丁路德金牧師,美國參議員麥凱恩(John McCain)、奧巴馬,甚至希拉里,都受到他很深的影響。

他的弟弟理查德·尼布爾是位著名的基督教倫理學家。他1951年寫了一本巨著,叫做《基督與文化》,這本書將歷史上基督教與文化互動的模式分成五類。這是基督教界討論文化最經典的著作。

自從1925年以後,福音派就等於基要派,但福音派在美國的知識界是缺席的。到了1947年卡爾亨利出版了一本小冊子,叫做《現代基要主義不安的良心》。亨利向基要派宣戰:「我更關注的是,有些人把次要甚至偏僻的議題當作是我們信仰的主軸高調維護,以至於招來無謂的批評和嘲笑。」在這之後,「新福音派」開始面對文化的挑戰,其在文化上的影響力便逐漸加增。

到了1956年,在葛培理牧師大力推動下,「今日基督教」雜誌社成立了,它成為福音派在知識界的一個橋頭堡。60年代,正當嬉皮士盛行之時,薛華開始在美國做公開的演講並出版成書。他這一系列的演講和書籍對福音派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薛華的著作和演講讓福音派大開眼界,基督徒開始打開心靈,積極地跟文化對話,第一次感覺能夠討論藝術、音樂、哲學的——這些以前不敢碰的問題。此後在幾次的洛桑會議中,佈道與文化、信仰與文化都成為中心議題。福音派教會這時候真正看到文化跟教會、跟傳福音之間的關係是如此的重要。

70年代末期,所謂的道德大眾運動開始。法威爾牧師與宗教右派成為保守派用政治手段與文化接軌。這一重要模式成為保守派基督徒跟文化對話的唯一的模式,直延用到今天。這也是今天美國的一大特色。

什麼是文化?

「文化」這個概念是英國人類學家愛德華·泰勒在1871年提出的。他將文化定義為「包括知識、信仰、藝術、法律、道德、風俗,以及作為一個社會成員所獲得的能力與習慣的複雜整體」。

台灣的百科全書定義為:文化是指人類所創造的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在考古學上則指同一歷史時期的遺迹、遺物的綜合體。(似乎太狹窄了)

人類學家克利福德·格爾茨(Clifford Geertz)將文化定義為:一種經由歷史傳遞、藉著符號表達意義的模式。它是一套傳承觀念所組成的系統,透過符號的方式表達;透過這方式,人們便能溝通、延續、並發展他們對於人生的理解和態度。

克利福德·格爾茨的定義是今天討論文化問題的主要依據。

另外一位20世紀人類學家Robert Redfield,他定義文化為:眾人藉行為與製成品表現出來的共同想法。

三一神學院的卡森教授認為,文化應該有四個層次:屬於最表層的稱為語言和行為;第二層:神話,禮儀和象徵;再下一層是深層的思想;最底層就是世界觀。他認為西方社會在基督教的影響下接受神的觀念。這就是最深層的一種世界觀;而在神面前人人平等,則屬於第三層的深層思想。自由法則,現代化的思想則是第二層。(2008年,Christ and Culture Revisited)

五種模式

理查德-尼布爾在1951年《基督與文化》中,把基督與文化的互動分為五種模式:簡單地說:

第一種: 基要派的反文化的方式,中國大陸的小群派就屬此種。

第二種: 就是新派被文化同化的這種模式。很多主流教會完全被文化同化。

第三種: 是阿奎那的文化在基督之下的綜合模式,用薛華的話說,把上帝請到樓上,樓下是理性作主。

第四種: 是馬丁路德的兩國論的模式,基督和文化間存在永久的張力。

第五種: 最後一種是改革宗和約翰衛斯理都推崇的所謂「改造文化」的模式。我們在世上的使命不僅是傳福音。我們所工作的對象,我們生活的內容本身就是一種使命。

改革宗一般比較激進,他們強調神的主權,人的全然敗壞,但在歷史上缺少了欣賞文化中與創造中的美善,以及所有的真理都是上帝的真理的那份寬闊的視野。

基甸轉帖時插話:臨風老師關於改革宗的這句話我不完全同意。我想只能說是一部分改革宗的人會像這樣「激進」——或者說保守吧。改革宗本身是注重文化使命的,而「所有的真理都是上帝的真理」基本上就是加爾文的原話。另參陳宗清牧師《加爾文與文化使命》一文。而且改革宗裡面也不乏「兩國論」的支持者,如加州威敏斯特神學院教授萬准能/VanDrunen。這次美國大選,我看到一些改革宗人士對支持川普的「宗教右派」有所反思和批判,而時代論、靈恩派、尤其是成功神學的人似乎對「宗教右派」更熱情支持。參:基督徒如何看待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 - 基甸的回答

從這五個模式來看,宗教右派其實是最接近第五種模式的。但是它僅僅限制於政治上的奪權,只考慮到以政治的方式來改造世界。而沒有辦法應對今天的需要:包括美國的多元文化,後現代,所帶來的世界觀和道德觀的改變等等。

基本上我認為任何的一種模式都無法擺脫自身所受的文化的影響。不管你怎麼講。說基督徒不要討論文化,除非你是文化基督徒等等這種想法,是很荒謬的,——因為我們活在一個文化裡面,沒有辦法擺脫它對我們的影響。不管是正面的影響還是反面的影響。我們借著文化的合理架構來認識我們自己、來認識這個世界,所以我們不可能脫離文化來看問題。

那麼在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裡面,如何去發揮影響力呢?基督徒圈子本身就是眾多文化里的一個。我們想用「純福音」的文化來影響這個世界,其實是沒有這回事的。每一個基督徒都活在某種文化底下,他只會在這個文化之下來了解福音。在多元文化流行之後,不同的族群有不同的價值判斷和道德尺度。當這些價值判斷不能統一的時候,如何說服它族群接受我族群的價值?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所以不要說改造,能夠影響社會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幾個例子

1) 宗教右派和文化戰爭

單單依靠政治作為文化的手段,這是改造文化的思路,雖然比較狹窄。有一篇邁克·霍頓的文章批判文化戰爭不符合聖經。有興趣的可以從神學的觀點來看這個問題。

【彩蛋:美劇里的神學(「上帝讓你參選?」): 是他讓我去的 - 騰訊視頻 https://v.qq.com/x/page/z0365h3exkt.html

2) 美國2015年的同性婚姻合法化

這在基督徒中間產生很大的問題。這就是基督徒與文化互動一個很尖銳的例子。然而我發現很多基督徒只關心自己族群的公義和自由,並不關心社會共同的善和共同的公義,這是一種對抗文化的模式,對政教關係如何互動不是很清楚。尤其在已經合法化以後,如何共同生活,很少考慮?

3)《血戰鋼鋸嶺》影評

最近對於《血戰鋼鋸嶺》,很多基督徒寫了很多有關於它的影評。從這些影評我發現,很多基督徒不會用常人的語境來看待藝術作品,把神學絕對化、偶像化。其它例如批評《指環王》、《哈利波特》有巫術、神怪,不應當閱讀,都是同樣的問題,把文學表達用狹義的神學觀來解讀。

4) 基督教錫安主義

這種錫安主義在美國的保守派陣營裡面非常的普遍:就是以時代論的末世觀,來解讀現實社會,認為實現預言重於一切,所以常識,道德,公義的判斷都不能高於預言的實現。這種情況下你怎麼去跟文化對話?你連公義,道德常識,等普世價值都不接受了。

一種新的接軌思維

最後讓我講一位在維吉尼亞大學任教的亨特教授(James Davison Hunter)提出的主張,叫做「faithful presence」,「活出真理」的模式。這個模式是比較實際,提倡用信心的生活去影響社會、影響文化。——不是去改造文化,或者是救贖文化。而是主動地活出信仰,不訴諸權力鬥爭。

他認為耶穌影響社會有四個特色:

第一、祂的力量是「延伸」 (derivative)的,源自他對上帝的順服,從自己的生命裡面延伸出來。

第二、祂的力量來自謙卑,拒絕名位所帶來的虛榮,以喜樂面對侮辱。

第三、祂的力量來於發自同情的服務,不僅是服務有信仰的族群,更是服務大眾。

第四、祂的力量來自「非強制性」的特質,從他對待撒瑪利亞人和羅馬人的態度我們看出,他用祝福代替咒詛。不把我們的上帝當做一中tribal God 部落神,或者家神domestic God。

拉到現實來說,我們不僅是關心人的靈魂,不僅僅是把人撈到教會,讓教會增長,讓「殿」成了信仰生活的中心。更進一步,我們走入社會,無論在職場、娛樂、社區和家庭都盡量積極地活出耶穌的特質:對人有愛,對他們關心的事物關心,參與公益,關心社區的福祉。走入人群,走入社區,用對耶穌基督信仰的熱誠來服務周圍的人群。

我用兩首詩歌來做比喻:一首叫做《這個世界非我家》,我剛信主的時候很喜歡唱的一首歌,感覺我不屬於這個世界。另外一首是什《這是我天父世界》。我可以說,我自己就是從「世界非我家」的心態走到「這是我天父世界」的心態。

亨特的所謂的活出信仰,活出真理的角度,對基督教界是一個很大的啟發。凱勒牧師在紐約曼哈頓的救贖主教會就是採取這個模式,(凱勒跟他是好朋友。)

但是從他的模式裡面也有一些缺陷,第一是他好像強調「個人」在文化里跟人對話;其實單單用個人主義的這種方式的力量是很有限的。最重要的是我們的教會,基督教群體如何在文化裡面與之對話、服務。能夠影響它。這個是很重要的。

第二個就是,到現在為止我們好像討論到的都是一些做法的問題,其實有一個最基本的態度,他並沒有提出來,那就是:我們只靠自己是不能夠做到這些的。我們要時時感受到耶穌基督的同在,讓他的靈來充滿我們,來主導我們的動機,我們要真正體會到上帝與我們的同在,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有這樣的感受,才能夠活在真理的裡面。

我用出埃及記里兩段聖經來跟大家講為什麼上帝與我們的同在是這麼的重要:

「領你到那流奶與蜜之地。我自己不同你們上去,因為你們是硬著頸項的百姓,恐怕我在路上把你們滅絕。百姓聽見這凶信就悲哀,也沒有人佩戴妝飾。」 (出埃及記33:3-4)

「耶和華說,我必親自和你同去,使你得安息。摩西說,你若不親自和我同去,就不要把我們從這裡領上去。人在何事上得以知道我和你的百姓在你眼前蒙恩呢,豈不是因你與我們同去,使我和你的百姓與地上的萬民有分別麽。」 (出埃及記 33:14-16)

你看,以色列人當年知道,上帝如果不與他們同去,他們就滅亡了!

我們能夠跟別人有分別並不是因為我們的虔誠或者信心,因為我們信主了所以我們比別人好。我們的信心和態度都是不完全的,但是就是由於上帝與我們的同在所以我們可以做一點事情。這也是種「道成肉身」,但是,必須先有「道」!

一個活出真理的見證

最後我講一個例子,就是所謂「活出真理」的例子。

在芝加哥西郊有個羅頓區,大概有幾千人,住的多是貧民。這裡的犯罪率很高,非常貧窮、生活非常艱苦。有位弟兄,他的名字叫做戈登,戈登一個很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能夠通過教會幫助這個羅頓區的窮人們。戈登於1975年來到羅頓區,找了一份在高中裡面教歷史、做足球教練的高中教師的工作,他成為了社區的一員。

在做老師的時候,他在自己的樓下開了一個健身房。找了一些足球隊員,大家一起來查聖經、學習。他花時間了解他們的故事,聆聽他們所遭遇的困難。一方面幫助他們鍛煉身體,一方面跟他們有很深的交通。逐漸地,更多人參與這個小團體。這群人就想要為這個社會做點事情。後來發現這個社區洗衣服成為一個問題,於是就開了一個很簡單的洗衣設施,每一個參加的人也都提供服務。

這群人從這裡出發,慢慢地,他們接觸的人越來越多,到了幾百人。因為當人們來洗衣服就有更多的交通,更多的了解這群人,人們深深體會到了上帝的臨在。這群人的影響就更大了,許多的奇事開始發生。這種地方有很多黑社會的勢力,問題很多,這群人他們在一起禱告,求神趕逐邪惡的權勢。人們開始和好,彼此饒恕,戒除不良習慣,經濟上也互相扶持。逐漸地把這裡的文化氣息慢慢改善,人們感受到上帝在這裡動工。

這個變化是個漫長的過程,到了三十幾年之後,這個地方就變得很有名了,從一個很差的地方到人們都跑來參觀。房屋被修繕,社區完全改觀。他們開了間醫院, 每年大概有四十五萬人次前來就醫。比較貧窮的人都是按照能力付費。他們也開辦了一個「恢復中心」,讓各種「癮君子」有一個可以療養恢復的避難港。

他們的教會大概有一千人,每周來聚會,而且教會與社區里的生活關係相當密切。這個是一種非常健康的模式。

上帝雖然早早就在羅頓動工,但是,直到戈登和那幾位足球隊員開始聚集,開始為社區禱告、行動,上帝的臨在,和他的工作才開始逐漸明顯。可以說,這就是我們講的在社會中活出真理,服務社會的一個例子。(故事采自David Fitch的新書)

結語

我們不把精力完全投在向內看,以為教堂四壁之內就是基督教的世界。今天的教會希望影響這個多元的社會,必須把目光放大、放遠。

我們也不要把重心放在批評他人的身上,認為只有我們是聖潔的國度,要向世界誇耀。我們要記住一點,因為神救了我們,我們都是靠著神的恩典活著。就是在這樣的一種態度上來服務社區。

在這種模式中做的最成功的教會或許就是紐約曼哈頓凱勒牧師的教會。他們的教會能夠吸引華爾街的精英跑來不但是聽道,而且歸信主。就是因為能夠跟他們有部分的共同語言、有對話;能夠進入他們世界的裡面、跟他們關心同樣的問題。不僅如此,他們教會在社會中也發揮很大的影響力,無論是救貧也好,幫助人就業也好,他們與世俗的機構合作成立一些服務機構幫助這個城市的人,改變他們的生活。

凱勒牧師曾經說:我們傳的福音,所講的真理,他人並不一定贊成,甚至是很反對的。但是當我們對這個社會的貢獻是如此之大,無論是市政府還是社區的人民都覺得我們是不可缺少的一員,絕對不希望我們離開這個地方。我覺得這種態度,就是關心共同的福祉,普世的公義。而不只是關心教會成長。這種的態度使得他們在全美國,發揮了很大的影響力。他們教會在美國各處植堂也是全國之冠!

我今天就講到這裡。

謝謝大家!

參考文獻

1、王崇堯:尼布爾《基督與文化》類型之探討,信仰之門。

2、陳宗清:歷久彌新的話題──基督與文化,恩福雜誌。

3、James Davison Hunter, 「To Change the World: The Irony, Tragedy, & Possibility of Christianity in the Late Modern World,」 2010,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David E. Fitch, 「Faithful Presence: Seven Disciplines That Shape The Churh For Mission,」 IVP, 2016. (戈頓,Wayne L. Gordon 是 Lawndale Community Church的創建人,教會網址:Lawndale Community Church is a nondenominational Christian Church that seeks to provide a place to worship Jesus Christ )


推薦閱讀:

《山海經》中預示大災的八個妖怪,你知道幾個?
你有沒有覺得中國的龍很醜呢?
仍然「活在世上」的貢茶園
偏傳統的中餐招待國際賓客合適嗎?
你聽(讀)到過的,表面看起來樂觀向上,背後卻無比悲涼的一句話(一件事)是什麼?

TAG:基督教 | 文化 | 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