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30萬+人次的用戶做理財服務後,這位理財達人的話值得你聽一聽!
我是菜導,今天寫這篇文章是菜鳥理財做投資理財服務將近三年來的一些感悟,我發現裡面有很多的共性問題,很多理財人群都會遇到,也是很多人的毛病。
什麼共性問題呢?大家在投資理財時都要收益高、低風險和短期。試問行嗎?肯定不行。我先問大家一個問題:在投資理財中,你最看重什麼?
有人說是收益,有人說是風險。畢竟,收益與風險成反比,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低風險只能回報低收益。但是,還有一個因素常常被忽略,其實在理財中作用非常大,那就是時間。
收益、風險、時間,構成了投資理財中最關鍵的三大因素。事實上,我們選擇的任何一種理財方式都要從這三個維度去考量,而對這三個維度的輕重取捨最終構成了理財可獲得的收益有多少。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收益、風險、時間三者構成的「不可能三角」理財原則。
什麼叫理財中的不可能三角?
收益、風險、時間,也可對應收益性、安全性、流動性,這也是投資理財中的不可能三角。
從字面上理解,不可能三角就是以上三者不可能同時滿足某一條件。簡單來說,就是任何一種理財方式不能同時滿足:收益性高、安全性高、流動性好。大白話來講:你不可能買到一個收益高、風險小、時間短的理財產品,任何理財產品最多同時只能滿足其中兩項。
大家可以想想,現實生活中的理財產品是不是這樣?
同時滿足收益高、風險低的理財產品,從純粹理性的角度來講沒有,或者說是犧牲極大的流動性,以時間換空間,從而累積較高的總收益,比如說5年期的國債;
同時滿足收益高、時間短的理財產品,最常見的是炒股,但是風險大;
同時滿足風險低、時間短的理財產品,最常見的是貨幣基金,但是收益低。
由此可見,收益高、風險低、流動性好的完美型理財產品並不存在。要是你聽說了這樣的產品,菜導送你一句話:事出反常必有妖。
這時候往往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極小的可能性是短期階段性市場反常,長期來看依然逃不過「不可能三角」;還有一種非常大的可能性就是你碰到騙子了,或者產品銷售對你隱瞞了其它真實信息。
理財流動性管理很重要
在文章開頭,菜導也說了,大家在投資理財中往往很關心收益和風險,常常忽視流動性,也就是投資期限,其實,流動性風險管理也是投資風險管理的核心環節。
前段時間,有菜友質疑菜導總是主張P2P投短標,也就是投3個月的標,在這裡也是一個很恰當的例子。為什麼建議投3個月的短標呢?
因為目前P2P行業還在逐步規範、P2P平台還在整改的過渡期,投資風險不可忽視,而從流動性上選擇短期投標,顯然有助於應對投資風險,避免因時間太長流動性限制而只能被動面對風險。
事實上,流動性管理包含了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在計算投資回報時,這兩者都十分重要,特別是機會成本常常被忽視(點擊閱讀《理財的成本到底有多少?看完這篇文章你才明白!》)。
比如說,有人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喜歡購買1年期甚至更長時間的,除去本身銀行理財產品收益較低不說,如今銀行理財產品收益往往出現倒掛,特別是這年末時候,3月期的年化收益率反而高過1年期,投1年期就更不划算了。
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講,同樣投資一年,選擇銀行理財、P2P、股市、黃金等,結果可能各不相同,而一旦選擇長期的單品種投資,可能錯失其他投資機會,這也就是流動性管理中的機會成本。
對此,在做資產配置的時候,建議先考慮流動性,提高流動性並進行合理配置,是投資者財富增值的重要手段,大家不妨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選擇。
換句話說,任何投資的資金占用時間都不能太長。錢如果長期困在一個投資項目里,即使表面上看來有比較高的收益率,但算上時間成本的話,仍然是不合算的。
保持一定的流動性,可以讓投資者能夠更靈活地配置資金。而對普通居民來說,隨時有可能用錢,也是必須保持資金流動性的重要原因。
理財是「不可能三角」的綜合選擇
在投資理財中,不管你是看中收益,還是顧忌風險,還是強調流動性,你都不可能忽視「不可能三角」中其他兩個因素,你總要在要在盈利、風險和流動性之間做出取捨。
這也是為什麼在投資理財之前,一般會先你的測試風險承受能力和意願,就是為了更好地匹配「不可能三角」的維度,從而選擇適當的投資組合,實現與承擔風險相匹配的合理回報。
對於各位菜友而言,今後購買理財產品,不妨從「不可能三角」綜合衡量考慮:
一是要制定合理的收益目標。「不可能三角」就是告訴大家,獲取高收益是要付出相應的代價,無論是承受高風險還是犧牲流動性,你都要衡量代價是否在你的承受範圍內。如果不能,那就降低自己的預期收益目標;
二是要重視流動性風險管理,千萬不要為了看上去的高收益極大犧牲自己的流動性,結果可能影響生活質量、錯失其他投資良機,甚至無法及時應對風險。
總之,無論市面上的理財產品如何迷亂人眼,在選擇的時候都可以從「不可能三角」原則去研究,看看其收益與風險、流動性之間的關係,再對比自身需求,大概就知道該如何選擇了。
菜鳥理財微信公眾號(ID:cainiaolc)
推薦閱讀:
※誰想虧錢啊,看看外匯理財怎麼理!
※推薦幾本優質的理財入門書籍
※重疾險保障到60歲,過了60歲怎麼辦?
※又聰明又窮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金融無非「借貸」二字
TAG:个人理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