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考古日報Vol.76]陝西鳳翔發現秦漢時期「皇家祭天壇」

陝西鳳翔發現秦漢時期「皇家祭天壇」

系國內發現時代最早的天壇遺址 「秦皇漢武」都曾在這裡祭天祈福

  大山之下,小山之上,封土建壇。近日,鳳翔縣城南一處秦漢遺址的發掘考古引起了考古界關注,專家據遺址所處的地理環境、遺迹特徵等,認為這是一處秦漢時期皇家國祭的場所,發現的圜丘封土遺址是目前國內發現的時代最早的天壇遺址。專家考證,這是在秦漢時期使用長達700多年的「皇家祭天台」。

  雍畤遺址見證秦漢700多年祭祀活動

  雍山血池遺址位於鳳翔縣柳林鎮半坡鋪村五組(血池小組)。今年7月初,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由陝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國國家博物館和當地文博部門聯合組隊,對該遺址進行了針對性的發掘。

  隨著發掘工作的進行,一批重要的遺迹與古代祭祀文物呈現在考古工作者眼前。最顯著的遺迹就是封土壇,另外還有壝(wéi,古代祭壇四周的矮牆)、壇場與三垓、建築遺址、道路、馬牛羊祭祀坑等,還發掘出土了1900餘件(組)諸如玉人、玉璜、玉琮、小型偶車馬、車馬器等專門用於祭祀的文物,以及秦漢時期的建築材料如板瓦、瓦當等。

  專家考證,這是一處使用長達700多年,用於祭祀的雍畤遺址。從公元前220年秦始皇到漢成帝最後一次前往雍地開展祭祀活動,古雍地見證了秦漢長達700多年顯赫的祭祀活動,成為秦漢帝王祈願神靈保佑的福澤之地,也就是說,秦始皇、漢武帝這些一代帝王都曾在這裡做過祭祀活動。

  雍畤文化遺存作為秦漢時期的國家最高等級祭祀典禮的產物,是中華禮制文化的組成部分,對雍畤文化遺存的探索成為幾代考古學者共同關注的問題。然而,史書上雖然有祭祀的記載,但「畤」的位置究竟在哪裡?幾十年來,考古工作者雖然在鳳翔縣進行多次找尋,但是,始終沒有找尋到「畤」確切的位置。而就在考古工作者在調查雍地漢代建築遺址鄰近的一處圜丘封土時,由於其所處的特殊地理環境,引起了高度關注,隨後展開針對性的發掘。

  時代最早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皇家祭天台」

  雍山血池遺址是近年來在雍城城外探尋有關秦漢「畤」遺存的重大發現之一。從目前發現的雍山祭祀遺址整體結構和面貌特徵來看,畤必建於大山之下、小山之上的一處平坦台地,其後依附於山上封土圜丘壇場,而且發現的圜丘封土遺址是目前國內發現的時代最早的天壇遺址。

  根據遺址所處的地理環境、遺迹特徵、古今地名的啟示等線索,同時結合文獻資料,專家認為血池遺址就是史料記載漢高祖劉邦所置的北畤,是一處秦漢時期的皇家國祭場所。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長、著名考古學家劉慶柱日前專程前往雍山血池遺址考察。他認為血池遺址作為雍城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且長期以來被考古人一直寄望探尋的一處郊外祭祀功能區終於被找到,此標誌著這座從列國都城到秦漢沿用「聖都」的過程得到考古遺存線索的交互印證。

  劉慶柱認為,就目前血池已發掘出土的各類遺迹和遺物來看,它在《史記·封禪書》、《漢書·郊祀志》等歷史文獻中有大量記載,且為秦漢時期國家最高祭天禮儀活動的「畤」結構特徵相吻合。因此,血池遺址的考古工作意義非常重要,它作為秦漢時期國家專門設在雍城郊外的固定祭祀場所,是迄今為止考古所發現時代最早、規模最大、遺存性質最明確、持續時間最長的「皇家祭天台」。

  作為考古學上首次大規模開展的國家祭祀遺存考古,對血池遺址的發現和發掘,不僅是正史記載中關於在雍地開展的一系列國家祭祀行為之印證,而且成為從東周諸侯國到秦漢大一統國家祭祀活動的最重要物質載體和實物體現,劉慶柱認為,從「透物見人」的角度,此次考古發掘出的實物資料,對於深化秦漢禮制、秦漢政治、中國古代禮制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均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圖據陝西省考古研究院)

(原文刊於:《華商報》2016年12月4日第A3版)
推薦閱讀:

[考古日報Vol.91]山西陶寺北墓地發現2座大型春秋晚期墓葬 均為大夫一級的貴族夫人墓
直觀與創造(中)
鎖子甲的防禦力大揭密,面對刀劍比防彈衣還可靠?
[考古日報Vol.33]江西吉水縣出土一批青銅器 或為春秋戰國時期文物

TAG: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