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水牛到業績牛——2017年經濟和大類資產展望
正文:
我是2014年下海的,回顧過去這兩年提出過一些觀點,在市場上多多少少有一些流傳,比如,2014年我們提出「5000點不是夢」,2015年看空股市以後我們提出「一線房價翻一倍」的判斷。
站在現在這個時點,有幾個觀點給大家更新一下,展望2017年我想有這麼幾個判斷供大家參考:
第一,對中國經濟,我們曾經在2015年提出中國經濟可能是L型,在2016年中國經濟完成了觸底,我們大致判斷2016、2017到2018年,中國經濟處在波動觸底的時代,這是一個完全嶄新的時代。2017年大家留意會有二次探底,主要是因為房地產的二次回調。我要強調的是,今年中國經濟的宏觀可能會變差,但是微觀會變好,原因是什麼呢?因為房地產的回調需求是收縮的,但是我們看到大量的微觀調研表明,由於供給出清,中國的企業行業集中度在大幅的提升,行業的龍頭現在處在一個非常有利的位置上,隨著中國環保的壓力、安全的風險以及競爭格局的改變,加上銀行對傳統行業的限貸,大家將會看到在傳統行業里將會成長出一批巨頭,而這些企業很有可能醞釀大牛股,這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時代。所以我曾經在2014年提出「新5%比舊8%好」,就是行業的出清在接近尾聲,大家留意2016年已經展露了它的曙光,在2017年、2018年大家將會繼續看到在宏觀變差的背景下,微觀供給端的出清在繼續,微觀企業的效益在繼續的改善,這正是傳統行業的希望和出路所在,這是第一個對宏觀經濟的觀察。
第二,對中國公共政策,從2016年的下半年到2017年,大家留意中國的宏觀政策發生了系統的轉向,大家記得在2014、2015甚至2016年的上半年,我們面臨非常強烈的穩增長訴求,但是隨著通脹預期的抬頭以及經濟的企穩,大家將會看到在2017年,我們整個宏觀政策的導向,從穩增長轉向防風險和促改革,這會對我們的經濟以及對大類資產產生系統的衝擊。大家記住,防風險就是風險,比如說抑制資產價格泡沫、債市去槓桿、加強資本帳戶管制等。
促改革就是機會,今年主題投資的機會都將在下面的三大領域展開:
一是農業供給側改革,所帶動的綠色有機農業以及土地流轉相關的主題,今年很有可能是土改的一個大年。
二是國企混改,這一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混改是國企改革的突破口,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視,像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這些領域所醞釀的產權改革所帶來的投資機會。
三是去產能的加碼擴圍,我相信供給側改革在今年會繼續推動,今年絕對不會鬆懈,而且將從鋼鐵、煤炭向玻璃、水泥、電解鋁以及造船行業進行擴圍,部分行業也會迎來轉機。其他的,包括「一帶一路」的機會。
第三,談一下大類資產的看法,股市、房市、債市、匯市、商品。對於股市我們的判斷是,2017年可能沒有指數級的機會,但是結構性的機會非常多,大致圍繞著兩個主線展開,業績和改革。為什麼?大家爭論2017年主線是成長股、價值股還是周期股。我們認為股票市場實際上背後是風險偏好,是高風險偏好還是低風險偏好,風險偏好的背後實際上是投資者結構,比如說以前在牛市裡,有散戶的錢、加槓桿的錢,這些都是高風險偏好,喜歡故事、喜歡燒錢的行業。但是現在這個市場是以公募基金、保險、存量資金為主,而且未來潛在的增量資金又來自於銀行、保險,所以都是低風險偏好的,所以2017年務必重視業績不要炒作故事,故事會被殺得很慘,但是有業績的,無論是成長還是價值,都將被資本市場所尊重、認可,這是對於股票市場。
對於債券市場,大家可能還需要等待,因為經濟還在慣性上行,通脹還在高位,大概在二三季度會迎來轉機,傾向於還是交易性的機會。
對於黃金,請大家重視今年上半年可能黃金有機會,主要的邏輯是美元的回調。
對於匯率,央行最近在出手,抽干離岸市場的流動性,在岸加強資本帳戶的管制,我認為匯率短期能穩住,中期必將釋放高估的壓力。中國匯率為什麼要貶值,為什麼高估了?大家講了很多,我就講一個邏輯,那是因為2014、2015年人民幣相對於美元超發了,對內貶值股市、房市大漲,對外貶值就是匯率的調整。很遺憾我們在2014、2015年對內貶值,沒有對外貶值,終於在2015年8月份借著匯改的突破口,我們開啟了貶值之路,所以中國仍然在人民幣修正高估的進程中。如果看得更加長遠的話,人民幣匯率未來是走貶還是走升?取決於這個國家的增長前景,而增長前景的背後是否能夠重啟新一輪的改革?這是我們對匯率的觀察。
因為時間原因,我就重點給大家講講大家比較關心的房地產,為什麼要講房地產?大家可以看一下,在過去全球八年的貨幣放水中,我們製造了很多的泡沫,從股市、債市、房市包括匯率的貶值,其實都是跟貨幣放水有關。隨後流動性拐點出現,先後股市崩了、債市崩了、匯率貶了,現在就剩下最後一個最堅硬的泡沫—房地產,2017年會怎麼走?
2015年我們預測「一線房價翻一倍」,毫無疑問過去的一年中國13.7億人討論最多的一個話題就是房地產。但是大家討論多了,經常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我對房地產的看法其實非常簡單,我們研究了十多年的房地產,我認為房地產大家記住一句話就行了「長期看人口、短期看金融」,長期因為人口的流入、流出以及年齡結構決定一個地方房價的基本面;短期看金融,因為利率和槓桿的調整使得居民購房支出提前或是推遲。金融問題我待會兒講,我們先說人口的問題。大家要判斷一個地方房價的基本面,五年、十年,其實就是判斷這個地方未來人是流入的還是流出的,人流入的地方房價會怎麼走?漲。人流出的地方呢?跌。不複雜。東北人口是流出的,瀋陽的房價已經五年不漲了,它也是二線城市。美國是發達國家,底特律的人口是流出的,房價一樣暴跌。所以我們關鍵判斷一個地方房價的基本面,是判斷人口的流入和流出。中國人未來往哪裡流動?
我們過去這幾年一直對這個問題充滿爭議,有人認為中國人未來往大城市流動,為什麼呢?因為大城市精彩、有活力,但是大家也說大城市有大城市的問題,交通壓力大,競爭壓力大,空氣差、霧霾。
大家在深圳根本就不知道什麼叫霧霾,我來給大家講講什麼叫霧霾。北京入冬那天發布了橙色警戒,發布橙色警戒那天有一個香港的朋友飛到北京著陸了三次沒著陸,又回去了,這就是橙色警戒,大家可以想像什麼是紅色警戒?
大家說大城市的問題很嚴重,那往中小城市去吧,中小城市天空湛藍,壓力也沒那麼大。但是也有人說中小城市好山、好水、好寂寞。所以過去一直對這個問題有爭議,而且我們在公共政策部門也一直爭議這個問題。過去經常的政策是控制大城市的人口規模、區域均衡發展、發展中小城鎮,大家都還記得吧,一會兒我們要搞大都市圈,划了幾個都市圈,人未來往哪兒流動?我們的公共政策也沒弄清楚。
我們研究了美國、歐洲、日本、韓國十幾個經濟體,它們的人口流動趨勢,時間的原因就講兩個,美國和日本。為什麼講這兩個?因為這兩個有代表性,美國是一個人地關係不緊張,它的國土面積和中國差不多,中國13.7億人,美國3.2億人。二是日本,人地關係緊張,日本相當於一個半山東省,日本多少人呢?1.3億人,所以人地關係非常緊張,所以大家可以看一下,兩個有代表性的經濟體人口流動的趨勢,日本過去一百年大都市圈佔日本人口的比重,大家看是什麼趨勢?是不斷上升的,這個規律從來沒有被逆轉過,日本1.3億人3600萬在東京,韓國5000萬人2500萬在首爾,大家會說因為日本、韓國人地關係緊張,所以大家都到了大的都市區。
我們看人地關係不緊張的美國,這是過去七八十年美國人口流動的趨勢,大家看我重點標紅的部分,美國大都市區佔美國人口的比重,大家看是什麼趨勢?不斷上升的,美國人地關係不緊張,人也繼續往大的都市圈遷移和集聚,這個規律也從來沒有被逆轉過。為什麼?因為大的都市區更節約土地、更節約資源、更有活力、更有效率,這是幾百年來城市文明的勝利,這是一種文明,這也就意味著我們過去搞的那些中小城鎮化戰略、區域均衡發展、西部造城運動都將為之付出代價,人是繼續往大的都市圈流入的。
我們再來看,中國過去五年人口流動的趨勢,也基本上從東北、西部往四大都市圈流入,所以我們對未來中國房價的預測就變得簡單了,這是我們預測房價的核心指標,我們檢驗了所有預測房價的指標,我們覺得這個指標是最可靠的。
什麼地方的房價會漲?人流入的、庫存低的。人流入的地方有需求,庫存低沒有供給,房價一定漲。什麼地方的房價漲不動?人口流出的、庫存高的。
大家又會問,為什麼像深圳這些地方不到一年就翻了將近一倍?下面講的這張圖也是一張很樸素的圖,但是將會改變你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和財富觀。為什麼?2014年到2015年,藍色的線是中國廣義貨幣供應量,紅色的線是名義GDP增速,在2014年、2015年我們發生了什麼,廣義貨幣是向上的,名義GDP是向下的,這意味著貨幣的超發,貨幣供應是向上的,名義GDP是向下的,這就是典型的貨幣超發,貨幣超發引發了廣義資產價格的上漲,股市、房市、商品,背後都是流動性的泛濫或是水牛,包括匯率的貶值,根本的原因是貨幣的超發,貨幣發多了又不貶值,可以通過印鈔票把世界買下來,這是不可能的,這是最基本的經濟學的規律。
大家回溯一下過去這三十多年貨幣供應增速長期在名義GDP增速的上面,意味著什麼?過去三十多年我們處在大的貨幣超發周期,我來問大家,貨幣超發的背景下拿什麼資產的人最吃虧?現金。很多人會說,我拿現金我一分錢沒少呀。房子漲了,不僅房子,物價漲了很多。
給大家打一個比方,貨幣的貶值程度究竟有多大?我們經常說萬元戶很了不起,假如1980年你有1萬塊錢,1980年的1萬元財富量和購買力大致相當於現在的多少?大家算一下,北京1980年一個很好的工人月薪20元,掙一萬元大致要工作二三十年。現在北京一個工人二三十萬年薪,他要掙二三十年大概是五六百萬,所以幾百萬這是保守估計,上千萬要和房子比,要有千萬量級。1980年的1萬元購買力和財富的地位大致應該是有幾百萬的,要和房子比是有上千萬的。
假如在1980年你有1萬元,覺得自己了不起,然後你把它存銀行,存了36年的今天,你把它取出來,請問你能取多少錢?1980年的1萬塊錢存36年到今天,取出來能取多少錢?1萬存36年,按負利計算,能取出5.7萬元,1980年相當於幾百萬財富量級的1萬元你存銀行,今天只能取出5.7萬元,所以貨幣的貶值是驚人的,我們很多經濟學家動不動說現金為王,賣房炒股。我告訴你,現金是最危險的資產配置,千萬不要賣房炒股,要炒股買房。過去三十多年因為貨幣超發,實際上給我們帶來大量的投資機會,財富增值的機會。
很多人說房子漲多了,1998年開始商品房改革,2015年全國房價相當於1998年的3.5倍,但是我們廣義貨幣供應量增長了13.3倍,大致相當於一線房價的漲幅。是房子漲多了還是貨幣發多了?大家會說,像大的都市,北京、上海都在控制人口,人口控制住了,是不是人不來了,房價就漲不動了?我們來看北京、上海是不是人口控制的問題。我們比較了北京、上海、東京和首爾,包括紐約這幾個大的都市圈。北京的面積大致跟東京差不多,東京比北京多10%的都市區面積,東京多少人?東京3600萬人,北京2200萬人,上海2400萬人,東京同樣的面積比北京多了1400萬人口,首爾2500萬人,首爾的面積只是北京的一半,所以你會看到這些大的都市區它的人口密度比我們還高,人比我們還多,大家都會問,人家的交通壓力沒我們大,空氣比我們好,我們看究竟是什麼問題?
北京的軌道交通,稀稀拉拉的,東京3600萬人,人均軌道交通的里程是北京的四倍。我們現在的城市規劃太粗糙,車多了限號、人多了就控制人口,應該改善我們的城市規劃、增加公共交通的供給。我們大致測算,如果北京、上海的城市規劃能夠改善,軌道交通能夠改善的話,未來十年北京將新增1000萬人,上海新增600萬人,十年以內這兩個城市都將超過3000萬。
人繼續往大的都市圈流入,貨幣超發,而我們土地用途管制,一線房地產的土地又供不上,那一線房價會怎麼走?
終於迎來了轉機,在2016年12月份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房地產調控將會發生變化,除了10月份以後的限購限貸控制需求之外,我們開始轉向建立長效機制,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有這麼幾個亮點:
一是對房地產的定位,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說得非常好,這句話實際上是否定了投資、投機需求,確立了消費和居住需求,思想非常先進,確實是給大家帶來了很多的希望。
二是實行人地掛鉤,什麼叫人地掛鉤?就是過去人往大的都市圈流入,但用地指標沒有調過來,導致了我們一線房價過高、三四線庫存過高,這跟我們整個城鎮化的導向是一樣的,因為我們過去是小城鎮化導向,這一次我們終於提出了人地掛鉤。
三是對大都市圈戰略的確立。大家看這句話,大城市疏解部分城市功能,帶動周邊中小城市的發展,這句話什麼含義?就是都市圈的確定。
轉機在於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長效機制,如果這個長效機制在2017年、2018年能夠實施的話,中國的房地產將會平穩健康發展,中國的轉型也將迎來轉機,如果我們不能建立長效機制,還通過刺激房地產穩增長,加重霧霾,讓舊經濟死灰復燃,讓新經濟、新金融都被壓抑的話,那麼我們的轉型就越走越遠了。
我們深信市場經濟的理念已經在這個國家紮根,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展現了推動改革的勇氣和決心,改革是最大的紅利,改革是唯一的出路,謝謝。
推薦閱讀:
※【姜超重磅】逃不開的美元周期:從歷史上的危機看當前大類資產配置
※你被資產配置忽悠過嗎(二)
※『資產配置模型』Black-Litterman初探
※當今世界經濟形勢下,身家 1000 萬以上的高凈值客戶該如何進行全球資產配置?
※美元資產配置到底有哪些方式?
TAG:资产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