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來,我給你介紹個叫中文名、長本朝臉的韓服——毛褙子
本文全程丟我國人民的臉,我先道歉了,我又傷害民族感情了!下次我改名叫傳統服飾愛好者感情傷害專家(有點長)算了……
先提一嘴韓文和漢字的關係
「毛褙子」這個名字當然是翻譯過來的,是由表示「毛?」和「褙子??」的倆個片語成的。
很多人對「褙子」這個詞不會陌生,由於韓語誕生得比較晚,所以韓語中還存在著大量漢字詞。這個意思就是,這些詞只是被韓語做了拼音化的標記,其實它本身是有實打實的漢字對照的,比如「褙子」、「胚子」、「排字」等都是同樣的韓文??,所以一般會在後面標記中文。所以這倆韓文對應的漢字是「褙子」是確鑿無疑的。
只是,一樣漢字不代表是一樣的東西。可以這麼說,同樣的詞,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域,都會發生詞義的變化。(所以,不要以為我們同說中文就可以彼此理解)
所以,韓服里的「褙子」其實是我們漢語里類似背心、坎肩之類的服飾。
再說下「傳統服飾」復興這件事
因為冬天嘛,我們就主要談談「毛褙子」(還不是因為做韓式毛褙子的本朝商家太多,否則我至於專門寫個文打臉么!)。
冬天,就意味著寒冷,穿個所謂傳統服飾裝逼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了(等攝影師按好快門以後就趕緊把軍大衣套上暖暖)。很多人想的是,那我冬天該穿什麼呢?
關於冬天該怎麼穿?夏天該怎麼穿?下雨天該怎麼穿?等等問題,我接觸傳統服飾的這幾年了,簡直比大姨媽還頻繁地被問到!呵呵噠,一個問題暴露所有,該怎麼穿還怎麼穿啊,難道21世紀的你冬天就穿了特別的款式了么?羽絨服還不是兩個袖子一條拉鏈么?除了裡面充了羽絨外觀有點米其林了以外,它有什麼地方不一樣了?
雖然基本都是背心的節奏,但是韓服「褙子」的花樣還是不少的。有交領的,有對襟的,甚至還有奇怪的短袖。形制是什麼?人家好像根本沒在在乎啊!但是做出來的一件件全是韓(棒)服(子)風(味)啊,你敢說不是?
推薦閱讀:
※我把知乎的2018新年小禮物丟到了雪裡...
※自從買了榮耀V10,再也不擔心找不到遙控器了
※每種身型不同的冬日必備單品及穿搭套路,太直白!
※有哪些值得讓人一試的秋褲?
※凌晨4點半開車一個小時就為了來這裡吃羊肉!你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