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來,我給你介紹個叫中文名、長本朝臉的韓服——毛褙子

本文全程丟我國人民的臉,我先道歉了,我又傷害民族感情了!下次我改名叫傳統服飾愛好者感情傷害專家(有點長)算了……

先提一嘴韓文和漢字的關係

「毛褙子」這個名字當然是翻譯過來的,是由表示「毛?」和「褙子??」的倆個片語成的。

很多人對「褙子」這個詞不會陌生,由於韓語誕生得比較晚,所以韓語中還存在著大量漢字詞。這個意思就是,這些詞只是被韓語做了拼音化的標記,其實它本身是有實打實的漢字對照的,比如「褙子」、「胚子」、「排字」等都是同樣的韓文??,所以一般會在後面標記中文。所以這倆韓文對應的漢字是「褙子」是確鑿無疑的。

只是,一樣漢字不代表是一樣的東西。可以這麼說,同樣的詞,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域,都會發生詞義的變化。(所以,不要以為我們同說中文就可以彼此理解)

所以,韓服里的「褙子」其實是我們漢語里類似背心、坎肩之類的服飾。

肯定會有人問,那我們為什麼不直接叫背心、坎肩呢,免得有人誤會呢!不知道別人是什麼操作這件事的,但是我個人是與其怕一小撮不看上下文的人誤會,更怕表述無法更接近原貌,本來人家是個專有名詞,非得加入主觀理解扭曲成一個只有寫文的人自己生造或附會的詞,還是回家歇著別寫了。

再說下「傳統服飾」復興這件事

因為冬天嘛,我們就主要談談「毛褙子」(還不是因為做韓式毛褙子的本朝商家太多,否則我至於專門寫個文打臉么!)。

我知道很多怨恨於日韓的傳統服飾還活著,而中國的已經死了,所以漢服也好、旗袍唐裝也好,都是出於某種尷尬以後的填充(以及某些商家迎合裝逼買家的傻多來需求)。然而,一種服飾是死的還是活著,不是生造什麼辭彙活著開幾家店就可以解決的問題,隨便一個細節就可以看出來了!尤其,現在是冬天……

冬天,就意味著寒冷,穿個所謂傳統服飾裝逼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了(等攝影師按好快門以後就趕緊把軍大衣套上暖暖)。很多人想的是,那我冬天該穿什麼呢?

關於冬天該怎麼穿?夏天該怎麼穿?下雨天該怎麼穿?等等問題,我接觸傳統服飾的這幾年了,簡直比大姨媽還頻繁地被問到!呵呵噠,一個問題暴露所有,該怎麼穿還怎麼穿啊,難道21世紀的你冬天就穿了特別的款式了么?羽絨服還不是兩個袖子一條拉鏈么?除了裡面充了羽絨外觀有點米其林了以外,它有什麼地方不一樣了?

所以,其實「毛褙子」對於普通韓服「褙子」差別在材質上,並且它不是簡單只加了一圈毛而已。只加毛的後果請見《琅琊榜》里被凍死的梅長蘇,韓服「毛褙子」基本都是真的有毛皮里子,至少也是有夾棉的(留意絎縫的痕迹)。

防寒這件事,要武裝就武裝到手指尖,還有號稱寒從頭頂起的腦袋。所以儘管我收集到的照片打算是非生活性的,但是在裝逼這件事上造型師還是很接地氣的。手上的「吐手」(類似護腕的毛邊袖套),頭上的各種帽子甚至是「護腮」真是該有的都有了。

不管效果如何,至少看著是「真心實意」地在保暖了。某些只會兜風的斗篷黨,真的好意思么?買什麼梅長蘇同款,妥妥就是上當的節奏啊!

雖然基本都是背心的節奏,但是韓服「褙子」的花樣還是不少的。有交領的,有對襟的,甚至還有奇怪的短袖。形制是什麼?人家好像根本沒在在乎啊!但是做出來的一件件全是韓(棒)服(子)風(味)啊,你敢說不是?

在長袖外套穿短袖,在長衣外套穿短衣,儘管非常不想給我國古代服飾總結單一的規律(單一就以為著以偏概全),但是不得不說這樣的習慣真心不多。比如皇后禮服穿得多吧,但是人家大多數都是藏在裡面了,層層疊疊還非得均勻地露出來,往往是受了日本十二單的影響。

類似韓服「毛褙子」這種,在衣裙結構服飾的上衣外面不套一件無袖或短袖不舒服斯基的,真的不是電視劇看多了,就是韓服的影子。對了,別忘了清朝就是個特別喜歡這麼搭配便服的時代,真是永遠都逃不開的清朝的審美陰影。

(所有文章都搬運自公眾號「傳統服飾」,非授權嚴禁轉載,本文原址《【毛褙子】來來,我給你介紹個叫中文名、長本朝臉的韓服》)
推薦閱讀:

我把知乎的2018新年小禮物丟到了雪裡...
自從買了榮耀V10,再也不擔心找不到遙控器了
每種身型不同的冬日必備單品及穿搭套路,太直白!
有哪些值得讓人一試的秋褲?
凌晨4點半開車一個小時就為了來這裡吃羊肉!你敢信?

TAG:韩服 | 服饰文化 | 冬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