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篆刻技法:字法中的「配篆」與「印化」

現在的篆刻創作過程,通常情況下是這樣的:先定下來入印文字的內容,不管是詞語印,姓名印,齋館印 ,然後再去尋找這些字在篆書里正確的寫法,然後把這些字集中到有限的印章空間里,調整章法,最終奏刀施刻,鈐蓋成印。

但問題馬上就出來了:從字典里找到的字並不見得形式統一,而且還會有些字找不到!不統一和找不到怎麼辦?「配篆」!

沒辦法,篆書的發展史太長了。

我們通常會有這樣一個誤解,認為篆書只存在於秦漢以前,漢以後基本上就通行隸書、楷書、行書這些現在還日常使用的文字了,這個漫長的時期內,各種碑刻,各種法帖似乎都是隸、楷、行、草這些字體,於是我們覺得,這些至今仍在使用的隸體、楷體字體發展史更長。其實不是!

篆書的發展演變,在所有的漢字體系中,時間跨度之長,形式跨度之大,其他字體完全沒法比。

我們假設有文字記載的商盤庚之後算起(有甲骨文),即公元前1300年,篆書即開始發展演變,到隋唐末期,也即公元900年前後,篆書演變接近完成,時間跨度2200多年,更何況,隋唐以後的篆書依然在印章等形式內發展演變著(比如九疊篆和少數民族的篆書),如果算到明清不同印家的篆字,那歷史就更長,篆書由繁而簡,由簡而繁,其過程漫長而複雜,而篆書體系簡直就是《三國演義》的開篇詞:分久必合,合久必合,分分合合,來回了幾個周遭,形成了不同的體系。

(漢字的演進)

但演變複雜歸演變複雜,並不代表篆書的字數多、夠用。其實篆體文字的字數又遠遠少於隸書、楷書這些文字。就拿我們常用的漢印字典《漢印文字徵》及《繆篆分韻》里繆篆每種也只收字不到3000個。《說文解字》小篆也僅10000字上下,這比我們通常的《中華字海》里的85000漢字,要少得多。

本來字數就少,結果,戰國時期不同地區的篆書、戰國時秦的篆書,秦統一之後的篆書,漢朝的篆書等等又各不相同,同時期金文里的篆書又不同與石鼓文里的篆書,不同時期唐宋印里的篆書與明清印里的篆書又各有面目……

這就導致了分門別類的篆書又各自有各自的文字特徵,把不同文字特徵的篆書放在同一方印章里,顯然不合適,彆扭,也不符合審美。

(石鼓文與散氏盤寫法區別)

於是,存在一個「配篆」的事兒,就是把他們的風格統一化。

配篆是個難事,就連篆刻天才趙之謙也有遇到篆不易配的時候,他在刻「坦甫」印的時候就在邊款里說:「篆不易配,但求其穩……」因此,配篆一直是所有篆刻人心頭的一塊心病。我們這裡講的,也只是一些粗淺的配篆方法。

(趙之謙刻「坦甫」)

比如,我們現在就算是拿最簡單的漢印里的字來配一方名章:張遂,於是我們找來手頭能查漢印繆篆的字典《新編漢印分韻》(浙江古籍版),分別找出這兩個字(張字有兩頁,我只拍了一頁,說明問題就好):

(字典里的「張」的篆書不同寫法)

(字典里「遂」篆書的不同寫法)

是啊,每個字有好多種寫法,寬窄、長短,筆畫的粗細,筆畫的曲直等等完全不一樣,要把隨便兩個字放在同一方印章里,顯然不易達成風格上的統一。

查字典基本解決了字法的正確性,但這些長相不統一的字,如何搭配成風格統一的印章,又需要篆刻學習者自己去完成。於是我們就去選了筆畫粗細,寬窄程度,長短程度接近,風格類似的兩個字組成一方印:

(選這個「張」字)

(選這個「遂」字)

於是,合成了這樣一張印稿:

(「張遂」印稿)

同理,需要粗的,都選粗的,需要細的,都選細的,筆畫曲的都選曲的,筆畫直的就都選直的……類似於集字成印,重點是風格統一。

但這是運氣好的情況,運氣不好時,有些字,漢印里根本沒有,昨天講過,要拆字、組字。既然漢印里沒有出現過,查他的繆篆就困難些,從後人編的字典里來查相應的繆篆寫法(比如西泠出版的《篆刻常用字字典》),而查到的繆篆寫法,顯然沒有原有的「印化」原型可供參考,風格上怎麼辦?又需要創作者來統一處理,這時候又需要創作者具備一定的「印化」能力。

不僅要配篆,還要會「印化」。

對於配篆與「印化」,最傳統保守的說法,應當是甘暘在《印章集說》里說的:「如各朝之印,當宗各朝之體,不可混雜其文,以更改其篆,近於奇怪,則非正體。今古各成一家,始無異議耳。」別亂來,用甲骨都用甲骨,用石鼓文都用石鼓文,用金文甚至盡量用相同的器皿上的字……乖乖龍的東,要是用其他不同時代的字,就有「異議」了,就不合適了。

(散氏盤)

但這種要求嚴格的理論,顯然不適合創作實際,就像做格律詩,《紅樓夢》里林黛玉教香菱寫詩,說讓她有了佳句,甚至可以「第一立意要緊。若意趣真了,連詞句不用修飾,自是好的,這叫做『不以詞害意』」(四十八回)。格律詩不能「以韻礙意」,如果我們困守甘暘的這種說法,差不多大部分印章都別刻了,因為篆字體系千差萬別。

跟他相比,徐上達《印法參同》里的說法就稍合理些:「篆非不有本體,乃文武惟其所用,而卷舒一隨乎時,須錯綜斟酌,合成一個格局,應著一套腔板,才信停當。」放寬了標準了,只要是「合成一個格局」「應著一套腔板」就好,穿秦腔的行頭,唱崑曲的唱腔必然彆扭,用交響樂配京戲必然失去味道。總之是風格要搭配統一,豆漿配油條的,番茄醬配薯條,大江東去就大江東去,小橋流水就小橋流水,風格統一的字放在一起,不混雜風格就算符合字法,這樣似乎簡單多了。

但仔細想想就會發現,配篆的複雜性給篆刻創作者提出了不低的要求:

1、要熟悉整個篆書發展史,對篆字的所有用字體系全面了解和掌握(其實非常難做到)。只有這樣,當用到某個字時,創作者就知道所選字的用字體系,不出現學術風格上的衝突,不混雜不同用字體系內的字於同一方篆刻作品中;

2、要學會基本的「印化」手段。字選出來了,要對選中的字進行加工「印化」,對素材進行處理,比如對字的寬窄調整,線條重塑(比如粗細),筆畫增減(在「六書」原則之下)等操作,既使所選篆字風格統一,又符合創作作品的個性化要求,我們想創作一方風格野山荒原式的印章和一方風格精金美玉式的印章,對字進行「印化」的方式是完全不一樣。

(戰國璽)

(明末朱簡的印)

我們基本上可以把戰國古璽里的用字看成戰國文字的「印化」字,把秦印中的「摹印篆」,看成是小篆的「印化」字,把漢印中的繆篆,看成是漢篆的「印化」字,而這些「印化」字,又足以成為我們在以後對篆書進行「印化」的模板,所以我們要不停地臨摹秦漢印。同理,前人名家的印譜中的用字,也基本是「印化」過的字,我們也可以拿他們的字當作我們「印化」的模板,所以我們要不停地臨摹名家印,觀摩名家印譜。

如果我們把眼光放遠一點,再不知羞恥地做個假設,我們今天配篆而成的「印化」好的好作品,將來也會成為後人「印化」的模板。

(【老李刻堂】這119,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推薦閱讀:

篆刻實戰:趙之謙這一刀是如何切出來的?
陳巨來印風的祖師爺:汪關
篆刻學習:學元朱文,這個坑,你知道嗎?
漢印作業陸續放出:第101方,注意繆篆的書寫感

TAG:篆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