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有主見」和「固執」只是性格造成的嗎

工作中做一件事,十個人會給你十個建議,往往不知道聽誰的好。

這樣和搞裝修一一樣,你邀請十個人朋友來,十個朋友真的會給你十個建議,更蛋疼的十個的建議看上去都不錯,你也不能說他們的沒道理。

我有個日本同事辭職開日式料理店去了,邀請了我們這些前同事去試吃。我們發現他的裝修非常簡單,米黃色的牆上什麼都沒有。我們幾個同事你一言我一語給他出主意怎麼裝修,又是說要掛幾幅畫,又是說要放盆栽,也有說要參照其他日式料理店粉成深色一點的。還給他提各種主意做廣告的比如做團購、餓了么,大眾點評,微信公眾號,海報,發傳單,搞開業典禮什麼的,結果這日本人說,謝謝大家的好意,我不想做廣告,因為我不想讓自己的生意剛開始非常好,到後面就沒人了,我希望我的生意靠口碑一點一點好起來,這樣才會有持久。裝修的話,我覺得簡單一點好,因為大家來這裡更加會有一種溫馨的感覺。不過後天他還是採納了一些建議,在牆上放置一些簡單的植物。現在他的生意真是非常火爆,估計如果聽我們七七八八的建議,到現在可能都還沒開業。

生活中有四種人,固執的人,有主見的人,沒主見的人,還有中間群眾。

人年齡越大,中間群眾和沒主見的人會越變越固執。

很多人都認為固執和有主見是性格造成的,我覺得是閱歷和思維模式。

先從這幾種人的定義說起。

沒主見的人

就是腦袋一片空白,對事物沒什麼看法,易受別人影響,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什麼原因呢?見過的事物和經歷過的事情太少了唄,沒有橫向比較,所以難得出自己的觀點。

很多女生找對象沒主見,全聽父母的或者閨蜜的,為什麼呢?談過的男朋友太少了唄。芬哥讀初中的時候,班上有個女生,長相很普通,但是性格好,特別受大家歡迎,班上很多男生也把她列在美女之列,我那時雖然處於動物本能還是能夠分辨出是不是美女的,但是看到班上同學都說她是美女,心裡好像覺得也是那麼一回事,中學也一直把她當女神。為什麼呢?見過的女人太少了唄。讀大學後見過的女人多了,那時想起來,怎麼也不會把她當美女。

這個世界上,男人只要不醜,頭髮稍微做一下,都可以叫做帥哥的,這就是為什麼女生問自己閨蜜追自己的那個男的帥不帥,都會得到肯定的回答,然後就傻傻的上當受騙了。但是女人,就只有美女和非美女之分,這就非常不公平了。

扯了這麼多,解決方案就是多去了解。好比搞裝修,第一次搞裝修肯定是沒什麼主見的,如果你去看了十戶人家的裝修,或者認真看了一百幅裝修效果圖,你會慢慢得出自己的一些看法。當然,有些人對任何事情都沒主見,也有人只對自己不熟悉的事物沒主見。

固執的人

有兩種固執法,一種是從小沒形成自己世界觀的時候被洗腦了,所以一直某個觀點毫無理由深信不疑,比如封建迷信這一類,其次就是傳銷被洗腦了,也是變成了宗教信仰一樣沒有任何理由相信。

另外一種是基於自己經驗得出某個結論,然後深信不疑。這裡主要討論第二種。這種固執的人比沒主見的人多了豐富的經歷,能夠去總結然後得出一種結論,思維模式是經歷諸多事物->歸納總結->得出結論。

但是這種方法不好在哪裡呢?因為這種方法叫做不完全歸納法,不完全歸納法是有有邏輯缺陷的,高中數學相信大家都學過這種證明方法,文科生忘記了的也要硬著頭皮看下去。我們高中老師舉了個很形象的例子,比如看到馬有四條腿,狗也有四條腿,貓也有四條腿,看到一百種動物有四條腿,然後得出結論,噢,原來動物都有四條腿,所以雞也有四條腿,人也有四條腿,^_^。今天看到一隻天鵝是白色,明天看到另外一隻天鵝也是白色,看到了一百隻天鵝也都白色,噢,所以天下所有的天鵝都是白色。通俗的說,就是用過往的經驗去得出某個結論,不去想為什麼,然後深信不疑,也就是以偏概全。

比如一個女生談了三個男朋友,都把她甩了,然後她從此就相信天下男人沒有一個是好東西,這就是典型的用不完全歸納法來得出結論,這個結論得來時是沒有去想為什麼男人不是好東西的。人年齡越大,人生經驗越多,見到的事物和經歷的事情也越多,所以得出這樣那樣結論,而大部分人往往只是簡單粗暴的直接依賴這個結論,不去想為什麼,所以變得固執起來,這也就是為什麼老年人多固執。

「無官不貪、無商不奸」,「中國辦什麼事情都要靠關係」,「富二代都沒一個好東西」,這種就是典型的固執,你沒辦法和他去爭,他會和你舉一大堆親身經歷的例子去證明他觀點的是對的,但是舉再多例子又怎麼樣呢?始終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呀。地圖炮就是典型的歸納法,由於看到某個省份的人經常做壞事,就一棒子打死這個省所有人,沒有為什麼。腦殘粉也是,由於喜歡自己的偶像一些作品,就不問是非對錯,完全相信偶像所有的東西都是好的,你也沒辦法爭過他。

就好比你們喜歡芬哥的文章,但也不能盲目崇拜,因為芬哥的也不可能什麼都對,所以要明辨是非,知道哪些東西適用,哪些東西不適用,當然我相信關注我的人這些判斷還是有的^_^。

有主見的人

比固執的人多了一步思考「為什麼」。思維模式是:經歷諸多事物->歸納總結->思考為什麼>得出結論。如果思考不出為什麼,那就放棄這個結論。

想一想高中嚴謹的數學歸納法,先通過n=1,2,3等試探這個公式好像成立,然後假設n=k時成立,證明n=k+1也成立,這才是嚴謹的證明某個結論成立。說通俗一點,就是可以用幾個例子來試探,發現這個結論成立,然後再去從理論上證明,最後得出的結論。

上面的例子,比如看到一千隻天鵝都是白色,總結出來可能天鵝都是白色的,但是為什麼呢?可能是天鵝如果不是白色,那容易被天敵發現吧,於是做個實驗,抓200隻天鵝,把其中100隻天鵝染成黑色,把這200隻天鵝放到湖裡,然後放老鷹過來抓,發現黑色的果然最先被抓到,這樣就驗證了假設。所以說天鵝必須是白色的,這樣才說得通。

當然,社會科學的東西,不可能像自然科學一樣做實驗去證明是不是對的,但最起碼,要去思考為什麼。就算思考出了為什麼,但是始終相信這個結論是基於不完全歸納得出,不能代表全部,所以不會去下100%的定論,心裡有八九成把握就好了,剩下一兩成留給可能出現的例外情況。記住,經驗也基於不完全歸納法得出的,所以也是不可靠的,不能依賴。

比如得出「天下的男人沒有一個好東西」,現象是談了三個都被甩了,先思考一下男人為什麼要甩我呢?是不是男人天性喜新厭舊呢?為什麼會喜新厭舊呢?可能是因為想要把更多基因傳給下一代。這個邏輯思路就是對的(當然,這個是偽科學,不成立的,只是打個比方)。

比如得出「西方式民主不適合中國」的結論,你舉出印度、巴西、非洲這些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因為搞了西式民主而落後,不如中國,這樣就是不完全歸納法,沒有任何邏輯性,只可惜很多國人由於看到這些西式民主的反面教材就直接得出不適合中國的結論,這是非常固執的看法。如果站在有主見的看法,就是先觀察這些國家由於搞了西式民主而落後,發現可能有這麼一回事,然後再去分析原因,到底是因為發展階段原因呢,還是因為人口眾多,眾口難調,一旦搞了西式民主,就爆發諸多不穩定因素。當你哪天作為一個有主見的國家領導人時,如果真的想搞這種民主時,你會去想怎麼解決這些矛盾,而不是相信現成結論拒絕民主(固執)。

中間群眾

也就是大部分普通人,也就是沒有那麼極端,不討論。

工作中十個人會給你十個建議告訴你怎樣做最好。

沒主見的人,對自己的做法毫無把握,今天聽這個的,明天聽那個的。

固執的人,誰都不聽,覺得自己的是對的,因為基於過去的經驗得到的成見。

有主見的人,80%把握相信自己的這樣做的是對的(基於某個合理原因,而不是盲目堅持,隨著閱歷增加,越接近最完美的方案),剩下20%考慮一下別人給出的建議是不是有效,拒絕掉不合理的建議。

有主見的人,其實不會擔心別人議論自己,因為他知道自己這樣做還是合理的,而別人的議論哪裡是不合理的。


推薦閱讀:

如何破局職場逆境?[演講稿]
聽說你是玻璃心?這樣做,可以讓你更強大
如何判斷工作郵件抄送整組是「打擾」還是「必要的合作」?
焦慮、迷茫、壓抑?你繞不過去的「四分之一人生危機」

TAG:职场 |